乌蕨

乌蕨(学名: 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是真蕨目鳞始蕨科乌蕨属植物。植株高达65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密被赤褐色的钻状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25厘米,禾杆色至褐禾杆色;叶片披针形;羽片15-20对,互生,密接。叶坚草质,干后棕褐色,通体光滑。孢子囊群边缘着生,每裂片上一枚或二枚,顶生1-2条细脉上;囊群盖灰棕色,革质,半杯形,宽,与叶缘等长,近全缘或多少啮蚀,宿存。 
分布于热带亚洲各地如日本、菲律宾、波利尼西亚,向南至马达加斯加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安徽南部、江西、广东、海南岛、香港、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墨脱和错那)。生长于海拔200-19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中阴湿地。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乌蕨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广泛用于室内的装饰和美化。 
(概述图参考来源:  )

乌蕨基本信息

中文名 乌蕨 拉丁学名 Odontosoria chusana (L.) Ching
别    名 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细叶凤凰尾、乌韭等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    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陵齿蕨科 乌蕨属
乌蕨 分布区域 亚洲各地
命名者及年代 (L.) J. Sm.,1857 [6] 

分布于热带亚洲各地如日本、菲律宾、波利尼西亚,向南至马达加斯加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安徽南部、江西、广东、海南岛、香港、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墨脱和错那)。

乌蕨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富贵 株高100cm,冠幅100cm(乌毛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韶顺然花木场

13%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乌毛蕨 高65-70cm冠幅60-65cm密度9株/m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漳州市普邦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狼尾 狼尾;狼尾规格型号:种类:狼尾 130#精品苗自然高×冠幅:25-30cm×25-30cm品牌:绿态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绿态

13% 深圳市宸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度35-45cm,冠幅15-25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瀚艺

13%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高度25-35cm,冠幅15-2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瀚艺

13%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株高150cm,冠幅100-13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韶顺然花木场

13%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胸径30-40cm,高度6-7m,冠幅4-5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瀚艺

13%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圆叶 胸径18-20cm,高度4.5-5.0cm,冠幅2.5-3.0m,容器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瀚艺

13%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1月信息价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5月信息价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2月信息价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6月信息价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4月信息价
金刚石板 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汕尾市2008年3月信息价
肋骨 【自然高】×冠幅20-30×20-30,容器直径10,容器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肋骨 【自然高】×冠幅30-40×30-40,容器直径15,容器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高0.8-1m|0株 1 查看价格 厦门芊蕙种苗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0-04-16
烟灰 烟灰|1kg 1 查看价格 福建省永安铭嘉钙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4-14
烟灰 烟灰|19kg 1 查看价格 福建省永安铭嘉钙业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市 2021-10-25
富贵 1.种类:富贵2.高度50-60cm、冠幅30-35cm|155m² 3 查看价格 广州南粤园林景观绿化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0-14
铁线 (1)种类:铁线(2)规格:0.2-0.25m,冠幅0.2-0.25m(3)株数:49株/m2|100m²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花栈园林绿化苗木场 广东   2021-02-03
波斯顿 (1)波斯顿 (2)高度30-35cm,冠幅25-30cm|672m² 1 查看价格 广东易尚园林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6-27
波斯顿 (1)波斯顿 (2)高度30-35cm,冠幅25-30cm|672m² 1 查看价格 中山青莲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2018-06-27
波斯顿 (1)波斯顿 (2)高度30-35cm,冠幅25-30cm|672m²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中艺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6-27

乌蕨可用孢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乌蕨孢子

乌蕨的叶脉在小裂片上,孢子囊群位于裂片的顶端,囊群盖杯状,5-11月孢子成熟。收集孢子时,应选取具有成熟孢子囊的叶片,装入干净的纸袋中或塑料袋中,微晾以后,轻轻地将孢子弹入袋中,在收集的过程中,要防止污染或不同品种的孢子互相混杂。孢子收集后,要随采随播。

播种苗床可用大口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2份、泥炭土2份、干苔藓2份、粗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制。基质配好后,要进行曝晒,然后整细过筛,再用30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喷酒,密封24-36小时后,再放置几天,待药味完全散失后便可上床播种。播种用的花盆要用清水浸泡,待其完全失去火性后,用数块碎瓦片棚盖花盆底孔,盆底再填一层细碎瓦片,上面填入准备好的培养土,刮平压实,基质应低于盆沿2厘米。苗床准备好了以后,再将收集的孢子用硬纸壳雄开,均匀地把孢子弹播在苗床内,盆口用白色玻璃覆盖,然后将苗床置于盛清水的盆中,使水分从花盆底孔渗入基质中,直到整个基质湿透为止,置于荫蔽温暖的地方。

乌蕨分株

乌蕨根系发达,根状茎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将其适当分为数株,分别栽培,是乌蕨植株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乌蕨植株的根状茎分株繁殖容易成活。乌蕨的分株繁殖,可在每年的3-4月进行,无论是野生植株,还是家养2-3年后的母株,都可根据其长势和根茎蘖芽的情况,进行分切。每块根状茎上各带数枚叶,操作时,按照根茎的长短,切断根茎,切口涂抹草木灰,稍微晾一下便可进行分株栽培。乌蕨分株栽培,可用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也可挑选适宜生长的阴湿环境,制作育苗床,将分株苗种植于苗床中,集中莳养管理。

无论采用什么苗床,都应配制适宜生长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可用森林腐叶土2份、泥炭土2份、肥沃的砂质菜园土2份、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制。配好后充分曝晒数日,再整细过筛,再经严格的药物消毒处理,便可上床使用。露地育苗床,要进行翻整耙细,理厢制床。床的大小可根据分株苗的多少而定,床上填放准备好的培养土,厚度为20-25厘米。栽培时,花盆苗床要做好排水层,再填培养土,无论盆栽或地种,栽培都不宜过深,一般以稳住植株为宜。分株栽培,要经常淋水,保持基质和空气的湿润,注意保持土壤的通透性,荫蔽培育,待分株苗生根后,就可进行定植栽培。

植株高达65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密被赤褐色的钻状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25厘米,禾杆色至褐禾杆色,有光泽,直径2毫米,圆,上面有沟,除基部外,通体光滑;叶片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不变狭,四回羽状;羽片15-20对,互生,密接,下部的相距4-5厘米,有短柄,斜展,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部三回羽状;一回小羽片在一回羽状的顶部下有10-15对,连接,有短柄,近菱形,长1.5-3厘米,先端钝,基部不对称,楔形,上先出,一回羽状或基部二回羽状;二回(或末回)小羽片小,倒披针形,先端截形,有齿牙,基部楔形,下延,其下部小羽片常再分裂成具有一、二条细脉的短而同形的裂片。叶脉上面不显,下面明显,在小裂片上为二又分枝。叶坚草质,干后棕褐色,通体光滑。孢子囊群边缘着生,每裂片上一枚或二枚,顶生1-2条细脉上;囊群盖灰棕色,革质,半杯形,宽,与叶缘等长,近全缘或多少啮蚀,宿存。

乌蕨常见问题

  • 波斯顿蕨肾蕨怎么养殖?

    一般放置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培养,不能受强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阴暗处培养。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 虽然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过湿或过干,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季每天...

  • 巢蕨的介绍

    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亦称鸟巢蕨、山苏花 ,其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故名。植株高100-120厘米。叶阔披针形,革质,两面滑润,锐尖头或渐尖头,向基部渐狭而...

  • 肾蕨是什么

    肾蕨,学名: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又名:圆羊齿、篦子草、凤凰蛋、蜈蚣草、石黄皮...

生长于海拔200-19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中阴湿地。 性喜温暖和半阴环境,要求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乌蕨播后管理

乌蕨播种以后,要保持基质的绝对湿润,土表不能发白,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只要基质湿润,温度适宜,孢子萌发也快,一般播种后15-20天,孢子便开始萌动,成原叶体(单叶体),如发现原叶体过密,莳养者可进行一次分植,扩大株行距。原叶体期间,要保持基质的绝对湿润,以利单叶体(雌雄配子体)受精过程的顺利进行。单叶体受精后,大约还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原叶体才能逐渐发青长出真叶。这段期问要精心管理,基质在渗透性良好的前提下,还要保持湿润,待其小苗基部长出3-4片叶子后,便可进行幼苗栽培。

乌蕨上盆基质

乌蕨的栽培主要根据植株的生态习性,和室内美化需要,挑选大小适当的宜兴紫砂盆。土壤和基质,原则地讲,可用中性或微酸性砂质菜园土加少量细砂即可。这种基质比其他耕地的土壤要肥沃得多,而且有较好的通透性,是栽培乌蕨的主要基质。如果没有这种土壤,莳养者就根据乌蕨生长习性和对土壤的要求,用分株繁殖的培养土进行栽培。栽培时,要带土团取苗,栽培于花盆中央,置于荫蔽的地方,把水喷透,保持基质、放置场地和空气的湿度,一般经过5-7天的缓苗处理,植株就能恢复生机。

乌蕨水肥管理

施肥:乌蕨性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不喜欢太浓的肥沃液体,用培养土栽培的植株在两三个月内,都不需要追施肥料。如果发现栽培的植株,出现淡绿或黄绿色时,说明土壤亦缺乏肥力,需要向其补充养分了。在栽培实践中得知,乌蕨喜欢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共同配制的营养液,这种营养液可用动物质发酵肥500克,植物质发酵肥100克(草木灰也可),过磷酸钙10克,硼砂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锌0.25克,钼酸铵0.25克配制。配好后即可使用,但要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每次施肥的浓度一般不超过0.3-0.5%,在生长季节每15-20天追施次,当植株叶片色泽转为亮绿色时,可以每月追施一次即可,一般冬季不施肥。

浇水:乌蕨喜欢混润的土壤和空气环境,在生长季节,要求大气和土壤都要有较高的湿度,就其在室内莳养的实际来说,空气相对湿度在65u%以上,尤其是旺盛生长期,最好白天置于室内观赏,夜间移至湿润庭院,让其充分饮露。如果室内过于干燥,还可进行雾状喷水,增加小范围的空气混度,减少植株体内水分蒸发,这对植株在室内的生长特别有利。夏季可每隔3-4天将整个植株完全浸泡于水中一次,使其栽培基质完全湿透。秋季每周1-2次。冬季数周一次。同时,还应在花盆底部垫一盛水盘,让水分通过花盆底孔,不断渗入水分以保持土壤混度,切勿将盆栽植株的根系长期浸泡在水中,这样,也会造成烂根死亡。总之,给乌蕨浇水,既要保持土壤绝对湿润,又要使其通风透气,这样植株才能长好。

乌蕨温度光照

光照:乌蕨原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雨林中,因此喜欢温暖和荫蔽凉爽的气候环境。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植株不需要阳光照射,长期荫蔽于室内,因为任何植株都必须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创造本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也就是说,即便是生长在雨林中,它也需要适宜的阳光照射,只不过它不能忍受夏季的强阳光直射。如果夏季蕨叶在强阳光直射下,会使植株体内的温度升高和水分的丧失,严重的会导致叶片被烈日灼伤,边缘和叶尖干枯,这不但影响植株的观赏,而且也影响它的正常生长。莳养者在知道了乌蕨的这种生长习性后,晚春至早秋,在一些阳光较为强烈的地区,要给予植株比较柔和的非直射的光照,通常室内由东面或北面窗口照射进来的阳光是较为理想的光源。就乌蕨的生长习性来看,同样的植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生长的抽芽期应加强荫蔽,而冬季休眠期则要求阳光充足,不能将其长期放在荫蔽的地方,这对植株采光越冬大有好处。

温度:乌蕨喜欢温暖而又凉爽的气候环境,不耐寒,越冬温度要求在12-15℃。冬季要注意保护植株的叶片,因为蕨叶为掩护根状茎的良好覆盖物,叶片要避免大风(特别是过堂风)的吹袭,一般可用屏风或竹帘遮挡风吹。其他季节,既要要求湿润的环境,又要有适量的新鲜空气,因此,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这样乌蕨才能旺盛生长。

药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观赏:乌蕨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多年生常绿蕨类植物,形状奇特美丽,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宜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盆栽观赏。 2100433B

乌蕨文献

乌蕨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乌蕨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格式:pdf

大小:86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6

1一般资料46例系1986年以来门诊及住院病人,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衰患者。男、女比例为28∶18,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为35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肾盂肾炎6例、肾囊肿3例,所有病例除部分加用降压药、碳酸氢钠外,一般都未用其...

立即下载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格式:pdf

大小:86KB

页数: 4页

评分: 4.3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立即下载

鳞始蕨科(全世界共有4属)

中文名称

拉丁文

主要特征

鳞始蕨属

Lindsaea Dry.

叶片1-2间羽状,羽片或小羽片通常为对开式或近圆形,基部不对称,无主脉。

双唇蕨属

Schizoloma Gaud.

叶为一回羽状,羽片披针形,全缘或有时下部为羽状分裂,孢子囊群为线形

,结合许多条叶脉的顶端,羽片主脉两侧的叶脉多少为网状,少有分离。

乌蕨属

Stenoloma Fee

叶片3-4回羽状细裂,小羽片短细,为楔形或狭线形,无主脉,孢子囊群生

于末回羽片或裂片的顶端。

达边蕨属

Tapeinidium (Presl) C. Chr.

叶片一回羽状或2间羽状深裂,羽片为长线形,有明显的主脉。孢子囊群生于主

脉两侧的羽片的边内。

现存的蕨类植物,除热带树蕨外,大多数是生于山区的多年生草本,在经济上有多种用途,现简要的介绍如下:

1、药用:

蕨类植物中,有许多种类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的用于医药上,为人民治疗各种疾病,如杉蔓石松能祛风湿,舒筋活血;节节草能治化脓性骨髓炎;乌蕨可治菌痢、急性肠炎,长柄石韦可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绵马鳞毛蕨和其许多近亲种可治牛羊的肝蛭病等。

2、食用:

蕨类植物可供食用的种类也多,如在幼嫩时可做菜蔬的有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毛蕨(Pteridium revolutum),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紫萁(Osmunda japonica),西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等,不但鲜时做菜用,亦可加工成干菜,以供食用;许多蕨类植物的地下根状茎,含有大量淀粉,可酿酒或供食用,如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 esculenta),其地下茎之重,可达二、三十公斤,蕨莱(Pteridium aquilinum)的地下茎以及其他许多种类,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另外,我国亚热带地区(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的山林中,产多种高大的树蕨,如桫椤树(Cyathea spp.),其圆柱状的树干内含有一种胶质物,可供食用,其树干磨光后呈现出美丽的花纹,可做装饰品,干部的厚壁组织细长而坚牢,如钢丝,能编织各形篮筐和斗笠。

3、绿肥和饲料用:

水田或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它通过与篮藻的共生作用,能从空气中吸取和积累大量的氮,成为一种良好的绿肥植物与家畜家禽的饲料植物。

4、指示植物:

不同的植物种类要求不同的生长环境,有的适应幅度较大,有的较小,后者只有在满足了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下,才能够生存下去,这种植物相对地指示着当地的环境条件,叫做指示植物。蕨类植物,对外界自然条件的反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不同的属类或种类的生存,要求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如石蕨、肿足蕨,粉背蕨、石韦、瓦韦等属(少数例外)生于石灰岩或钙性土壤上;鳞毛蕨、复叶耳蕨、线蕨等属生于酸性土壤上;有的种类适应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有的耐旱性强,适宜于较干旱的环境,如旱蕨、粉背蕨等;相反地;有的只能生于潮湿或沼泽地区,如沼泽蕨(Thelypteris palustris),绒紫萁(Osmunda claytoniana)。因此,从生长的某种蕨类植物,可以标志所在地的地质、岩石和土壤的种类,理化性、肥沃性以及光度和空气中的湿度等,借此判断土壤与森林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助于森林更新和抚育工作。 其次,蕨类植物的不同种类,可以反映出所在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借此我们可以划分不同的气候区,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提高产量,如生长着桫椤树、地耳蕨、巢蕨的地区,标志着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宜于栽培橡胶树、金鸡纳等植物,生长刺桫椤树(Cyathea spinulosa)的地区,标志着南温带气候,其绝对最低温度经常在冰点以上,生长绵马鳞毛蕨(Dry-opterlscrazsirhizoma)、欧洲绵马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的地区,标志着北温带气候等。另外,生长石松的地方,一般与铝矿有密切关系。 蕨类植物可以检测当地环境是否被污染。

5、绿化和观赏用:

有不少种类的蕨类植物,由于具有独特、美观、整雅、别致等体形和无性繁殖力强,可作盆景,绿化庭园和住宅。有些藤本种类,还可制作各种编织品。我国是世界蕨类植物种类最多的一区,资源极为丰富,对它们的研究利用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乌蕨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