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涉及的三个基础问题:电压矢量、定子磁链和电机转矩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研究。电压矢量方面,提出了基于“导通相相电压合成矢量”的电压矢量定义方法,澄清了全关矢量是零矢量的误区,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零矢量,分析了所提电压矢量对转矩的作用规律;定子磁链方面,研究了两相导通条件下定子磁链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定子磁链幅值给定方法,指出了由于两相导通条件下电机磁链和转矩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转矩控制结构中应省去磁链环以实现对转矩的直接控制;电机转矩方面,基于所定义的电压矢量,提出了转矩优化控制方法;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本项目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13篇,其中EI检索9篇,SCI检索1篇,授权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5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00433B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上得到了成功应用,而在无刷直流电机上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理论对无刷直流电机在非正弦和关断相条件下零矢量的定义,定子磁链的控制存在误区,对转矩调节器的优化设计缺乏理论指导。本申请以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指出现有理论中对零矢量的定义存在错误,对定子磁链的控制方法乃至是否需要控制等关键问题存在认识模糊,理论依据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矢量,并对不同转速,不同负载条件下零矢量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全面比较现有理论中的“单闭环方案”和“双闭环方案”的优缺点,确定定子磁链的控制依据,提出定子磁链的控制方法;提出该系统中转矩调节器定量优化设计的方法,以达到电机转矩动态性能好,转矩脉动小的目的。本申请的成功研究有助于建立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新理论。
无刷直流电机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来实现电子换向的,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有刷直流电机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也因此被称之为“无刷直流电机”。它具有可靠性高、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
1 属于直流电机2 调速主要靠电压来控制,力矩主要由电流来控制,一般会带一个配套的电机驱动器,改变驱动器的输出电压 就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如果没有驱动器,想自己直接控制电机的话,需要看电机的功率和工作...
直流电机,只不过没有电刷和换向器,应该是内部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位置,使驱动电路换向,保证电机朝一个方向转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速度环节存在的非线性饱和特性,引用新型变结构抗饱和Anti-windup PI控制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是否饱和,对积分状态进行控制。当控制器进入饱和状态,通过调节可以有效地退出饱和;当控制器处于线性区,保证系统渐进稳定。同时利用模糊理论对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实时性。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饱和现象,减少超调量,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第 1 页 共 41 页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一个多世纪以来,电机作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 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机的主要类型有同步电机、异步电机与直流电机三种。直 流电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调速系统中, 但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均以机械换相方法进行换相,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因此带来噪 声、火花、无线电干扰及寿命等致命弱点,从而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相比有 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是以电力电子电路取代传统有刷直流电机的电刷,故 其既具有有刷直流电机运行效率高、 运行性能好等优点, 又具有交流电机运行结构简单、 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进步与永磁材料的新发现, 高性能、低成本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已成为调速领域的领军力量,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 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无刷直流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国外的原文有的也称为Direct self-control--DSC,直译为直接自控制,这种"直接自控制"的思想以转矩为中心来进行综合控制,不仅控制转矩,也用于磁链量的控制和磁链自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是,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控制,其实质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以定子磁场定向方式,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进行直接控制的。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坐标变换,而是直接在电机定子坐标上计算磁链的模和转矩的大小,并通过磁链和转矩的直接跟踪实现PWM脉宽调制和系统的高动态性能。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变频调速,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又一新型的高效变频调速技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nbrock教授和日本的I.Takahashi教授分别提出了六边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和圆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1987 年,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又被推广到弱磁调速范围。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Band)产生PWM 波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省去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简化处理,没有通常的PWM 信号发生器。它的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明确。直接转矩控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即:转矩和磁链脉动。针对其不足之处,现在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相对于早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速度传感器会增加系统成本,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速度传感器不实用于潮湿、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下。因此,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便成了交流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转子速度估计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卡尔曼滤波器位置估计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磁链位置估计法、状态观测器位置估计法和检测电机相电感变化法等。有的学者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出发,利用转子磁链方程构造了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只要选择适当的参数自适应律,速度辨识器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辨识出电机速度。
(2)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
直接转矩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定子磁链观测,而定子磁链的观测要用到定子电阻。采用简单的u-i 磁链模型,在中高速区,定子电阻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考虑,应用磁链的u-i 磁链模型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在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变化将影响磁通发生畸变,使系统性能变差。因此,如果能够对定子电阻进行在线辨识,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定子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参考模型自适应法、卡尔曼滤波法、神经网络以及模糊理论构造在线观测器的方法对定子电阻进行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辨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3)磁链和转矩滞环的改进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一般对转矩和磁链采用单滞环控制,根据滞环输出的结果来确定电压矢量。因为不同的电压矢量对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调节作用不相同,所以只有根据当前转矩和磁链的实时值来合理的选择
电压矢量,才能有可能使转矩和磁链的调节过程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显然,转矩和磁链的偏差区分的越细,电压矢量的选择就越精确,控制性能也就越好。
(4)死区效应的解决
为了避免上下桥臂同时导通造成直流侧短路,有必要引入足够大的互锁延时,结果带来了死区效应。死区效应积累的误差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失真,于是又产生电流失真,加剧转矩脉动和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低频低压时,问题更严重,还会引起转矩脉动。死区效应的校正,可由补偿电路检测并记录死区时间,进行补偿。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软件实现的方法,即计算出所有的失真电压,根据电流方向制成补偿电压指令表,再用前向反馈的方式补偿,这种新型方案还消除了零电压箝位现象。除了以上几种最主要的方面外,一些学者还通过其他途径试图提高系统的性能。
直接转矩控制的特征是控制定子磁链,是直接在定子静止坐标系下,以空间矢量概念,通过检测到的定子电压、电流,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化成等效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也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从而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而只需关心电磁转矩的大小,因此控制上对除定子电阻外的所有电机参数变化鲁棒性良好,所引入的定子磁链观测器能很容易得到磁链模型,并方便地估算出同步速度信息,同时也很容易得到转矩模型,磁链模型和转矩模型就构成了完整的电动机模型,因而能方便地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如果在系统中再设置转速调节器,即可进一步得到高性能动态转矩控制了。
需要说明的是,直接转矩控制的逆变器采用不同的开关器件,控制方法也有所不同。Depenbrock最初提出的直接自控制理论,主要在高压、大功率且开关频率较低的逆变器控制中广泛应用。目前被应用于通用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是一种改进的、适合于高开关频率逆变器的方法。1995年ABB公司首先推出的ACS600系列直接转矩控制通用变频器,动态转矩响应速度已达到<2ms,在带速度传感器PG时的静态速度精度达土0.001%,在不带速度传感器PG的情况下即使受到输入电压的变化或负载突变的影响,同样可以达到±0.1%的速度控制精度。其他公司也以直接转矩控制为努力目标,如富士公司的FRENIC5000VG7S系列高性能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虽与直接转矩控制方式还有差别,但它也已做到了速度控制精度±0.005%,速度响应100Hz、电流响应800Hz和转矩控制精度±3%(带 PG)。其他公司如日本三菱、日立、芬兰VASON等最新的系列产品采取了类似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设计,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第1章绪论
1.1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1.2交流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
1.3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3.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
1.3.2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现状
1.3.3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展望
1.4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应用
1.4.1直接转矩控制在挖掘机行业中的应用
1.4.2步进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在芯片显微自动拍照系统中的应用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2.1电压空间矢量
2.1.1逆变器的开关状态
2.1.2电压空间矢量的定义
2.1.3电压空间矢量对定子磁链及电磁转矩的影响
2.2直接转矩控制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3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2.3.1转矩直接自控制(DSC)系统
2.3.2近似圆形磁链DTC系统
2.4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4.1系统仿真环境
2.4.2DTC中的通用单元
2.4.3转矩直接自控制系统仿真
2.4.4近似圆形磁链控制系统仿真
2.5DSP在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应用
2.5.1控制系统的组成
2.5.2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5.3控制系统的实现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改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的措施
3.1定子磁链的观测
3.1.1异步电动机的全阶磁链观测器
3.1.2磁链观测器的求解方法
3.2死区效应分析及其补偿方法
3.2.1死区问题概述
3.2.2死区效应分析
3.2.3死区效应软件补偿方法一
3.2.4死区效应软件补偿方法二
3.3低速转矩脉动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3.3.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转矩脉动问题
3.3.2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变化规律
3.3.3定子磁链和转矩的双滞环控制
3.3.4转矩脉动最小化控制器
3.3.5无死区逆变器及三点式磁链调节器
3.3.6转矩控制器
3.4直接转矩控制的启制动方法
3.4.120°电压空间矢量对电动机运行的作用
3.4.220°电压空间矢量在启动过程中的应用
3.4.3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启动方法
3.4.4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制动方法
3.5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应用
3.5.1基于电动机模型的速度估计
3.5.2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速度自适应观测器
3.5.3与磁链观测器相结合的速度估计器
3.5.4基于神经网络的速度辨识原理
3.5.5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实现
3.6统一磁链误差矢量控制器
3.6.1异步电动机模型的简化
3.6.2运行模式及统一磁链误差矢量
3.6.3统一磁链误差矢量控制方式
3.6.4系统仿真结构图
3.6.5仿真结果及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4.1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4.1.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1.2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4.1.3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实现
4.2改进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4.2.1改进型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空间电压矢量选择方法
4.2.2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信号和单位反电势的关系
4.3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3.1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的建模仿真
4.3.2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实现
4.3.3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4.4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
4.4.1系统硬件概述
4.4.2系统软件实现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5.1永磁同步电动机概述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特点
5.2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5.2.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5.2.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实现
5.3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的实现
5.4PMSMDTC滑模变结构控制
5.5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5.1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
5.5.2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6.1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6.1.1开关磁阻电动机简介
6.1.2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6.1.3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
6.1.4开关磁阻电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运行特性
6.1.5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6.2开关磁阻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策略
6.2.1空间电压矢量的产生
6.2.2开关磁阻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优化
6.2.3SR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本章参考文献2100433B
《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及应用》适合于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及其控制专业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