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河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吉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上海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浙江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2100433B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文集》是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这一成果是全国环保、农业、统计及有关部门和几十万普查工作人员,在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历经3年时间,不懈努力、辛勤劳动获得的。及时整理、编辑出版这些成果资料,使政府有关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科研人员及社会各界了解普查情况、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是十分必要又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大事。
因您的提问缺少必要的要素,所以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不过,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过程中,登记表中内内容不知如何填写的,可以请教本部门领导或有经验的老,也可以请示上一级民政部门,更可以询问下兄弟县市(兄弟镇、...
点污染源:是指集中由排污口排入水体的污染源。它又分为固定的点污染源(如工厂、矿山、医院、居民点、废渣堆等)和移动的点污染源(如轮船、汽车、飞机、火车等)。造成水体点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食品工业、...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下五方面: 1〕工厂、作坊排出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排出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
2019年1月6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产排污系数核算》任务验收会,我协会参与承担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产排污系数核算项目通过验收。龙少海会长、张艳会副秘书长和科技发展部张恒、武亚雄参加会议。我协会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废弃资源综
i. 污染源视频取证系统 1. 实时视频监控 对污水排污口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时监督涉污企业污水排放口的颜色、 浑浊度、漂浮物状况及周围环境情况,防止部分企业偷排及对污水采集设备的 传感器进行破坏,有效遏制作假行为。支持多画面同时监视,支持 4 屏、9 屏 或 16屏显示。 2. 污染物参数关联(叠加)显示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的对接以及图像与数据的叠加和关联 特性,可在监控图像上关联或叠加显示监控点采集到的污染物数据参数等信息, 可以直观地进行参照比对。在查询历史录像及数据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地在 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从图像关联到数据,从数据直接调出图像。通过视频和数 据的结合,可以有效防止虚假数据,并及时直观地发现现场问题。 图、视频叠加显示 3. 告警联动 当前端检测到告警或当污水参数超标时,系统将自动触发相应的联动操 作,包括切换该监控点图像到监控大屏幕,发出声光报警、启动
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6〕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内容
普查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
本次普查的具体范围和内容,由国务院批准的普查方案确定。
三、普查时间安排
本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资料。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为普查前期准备阶段,重点做好普查方案编制、普查工作试点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2018年为全面普查阶段,各地组织开展普查,通过逐级审核汇总形成普查数据库,年底完成普查工作。2019年为总结发布阶段,重点做好普查工作验收、数据汇总和结果发布等工作。
四、普查组织和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污染源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普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普查。同时,按照信息共享和厉行节约的要求,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统计、监测和各专项调查等相关资料,借鉴和采纳国家有关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成果。
为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部,负责普查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协调落实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染源普查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要求,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
五、普查经费保障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按照分级保障原则,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中央财政负担部分,由相关部门按要求列入部门预算。地方财政负担部分,由同级地方财政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
六、普查工作要求
污染源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按照要求填报污染源普查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迟报、虚报、瞒报和拒报普查数据,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附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国务院
2016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张高丽 国务院副总理
副组长:陈吉宁 环境保护部部长
宁吉喆 国家统计局局长
丁向阳 国务院副秘书长
成 员:郭卫民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
张 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黄 明 公安部副部长
刘 昆 财政部副部长
汪 民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翟 青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倪 虹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戴东昌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陆桂华 水利部副部长
张桃林 农业部副部长
孙瑞标 税务总局副局长
刘玉亭 工商总局副局长
田世宏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
钱毅平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副部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兼任。
——问题解读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就开展普查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和社会人口结构,以及污染源的类型、分布、规模和性质等都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农村面源、非道路移动源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显现,亟须对其排放情况开展系统性调查。
依法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问: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答:《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并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均属普查对象。具体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
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何时开始,时间怎样安排?
答: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资料。本次普查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开展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做好普查方案、技术规范的编制和完善、开展普查工作试点以及培训和宣传等工作;第二阶段,从2018年初开始,各地组织开展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年底完成普查工作;第三阶段,2019年,组织对普查工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和结果发布。
问: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应该承担哪些义务?
答:污染源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污染源普查机构和污染源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应当如实、按时填报污染源普查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普查对象应当及时提供与污染源普查有关的资料。
普查对象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普查数据准确性是衡量普查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请问如何保障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
答:此次普查将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技术规定和相关工作细则等制度,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通过设计科学的调查方法,提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调查手段和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将普查数据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关联数据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保障普查数据的质量。
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普查的要求,依法追究各类主体数据造假责任,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不敢造假”的制度环境。在普查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数据相比对,使各类主体“不能造假”。
国务院和各省(区、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核查结果将作为评估各地区普查数据质量和普查工作成效的依据。 2100433B
污染源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按照要求填报污染源普查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迟报、虚报、瞒报和拒报普查数据,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文集7: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上)》收录服装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内容。全书包括第一篇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第二篇城镇生活源产排系数、第三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