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
《农学名词》第一版。
土壤结构类型有团粒、核状、块状、柱状、棱柱状、片状。 适宜的土壤团聚体直径和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因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多雨和易渍水的地区,为了易于排除土壤过多的渍水,水稳团聚体适...
辣木子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mm的地区也可以种植,满泽辣木能适应沙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pH9的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
改善土壤结构其基本途径有:(1)水利土壤改良, 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黏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团粒是由多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黏粒矿物以及铁、铅的氢氧化物和腐殖质等胶结而成的。这种结构体表现为团粒间为大孔隙,团粒内为小孔隙,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总孔隙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形式。但学术界关于土壤结构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苏联学者H.A.卡钦斯基认为土壤结构是土壤中不同大小、形状、孔隙性、力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综合。美国学者L.D.贝弗则认为土壤结构是土壤中原生颗粒和次生颗粒(包括孔隙)排列成的一定形式。
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不同排列形式,使土壤孔隙呈各种几何学特征,从而影响土壤中水、热、气的保持和运行,植物根系的穿插,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养分的有效性和供应速率,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生产性能。
土壤颗粒的排列形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单粒(又称原生颗粒)为单位的排列;另一类是以复粒(又称次生颗粒)为单位的排列。根据结构体的形态、大小或性质还可分成若干类型。1927年,苏联学者C.A.扎哈罗夫根据结构体形态提出了土壤结构的分类方案并几经修改。1951年美国农部提出的土壤结构分类表(表3)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分类系统。在此系统中,按土壤结构体的形态特征将土壤结构分为4个类型;根据结构体的大小每种类型又分为5级;根据结构体自身和结构体之间粘结力的大小每级又分为 4个发育程度。土壤结构还可根据受水浸泡或外力作用后的不同反应而分为水稳性、力稳性或非水稳性和非力稳性结构。前二者统称为稳定性结构;后二者统称为非稳定性结构。稳定性结构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对土壤颗粒具有较强的胶结力的物质的存在。
主要指土壤中团聚体(耕层以下通常称结构体)的形成,通常有3个途径,原生颗粒通过凝聚等作用形成次生颗粒(或称微团聚体、复粒或有机无机复合体);次生颗粒再经有机质等胶结物质的作用而进一步形成团聚体,或原生颗粒直接由胶结物质粘结成团聚体;致密的土体通过根系活动、干湿交替、结冻融冻等各种外应力的作用而崩解成团聚体。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多糖和多价阳离子在形成稳定性团聚体中也有重要作用。近年又提出粘团学说,认为粘团是粘粒的小集团群,由粘粒本身定向排列而成,形如片状,其直径一般小于 5微米。粘团彼此间可通过铝键和有机聚合物的作用使团面与团面、团边与团边以及团面与团边相结合而形成团聚体的基本单元,再由基本单元聚合而成团聚体。图 6表示团聚体中粘团-有机质-砂粒的结合形式。
土壤结构除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中空气、水分和养分的协调外,还影响土壤的一系列机械物理特性。20世纪30年代,苏联土壤学家B.P.威廉斯提出团粒结构学说,认为由胡敏酸钙结合的直径为10~0.25毫米的水稳团聚体(又称团粒)含量达70%以上时,即为有结构的土壤。这种土壤同时具备团聚体之间的非毛管孔隙和团聚体内的毛管孔隙,因而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养分的保持与释放的矛盾;同时可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但以后的研究者认为,土壤中0.25~10毫米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和最佳粒径应依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而异。在湿润多雨地区,为便于通气排水,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宜略高,直径也可略偏大;而在干旱少雨地区,图7则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略低、粒径略小的有利保墒。近期的研究还认为,在评价土壤结构时,除团聚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外,还要考虑与土壤结构密切有关的其他一些性质,如土壤孔隙的大小分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以及不同水分吸力时的土壤持水量和生物活性等。 结构的改良 由于土壤表层经常受到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的影响,土壤结构易被破坏,从而导致土壤物理性质恶化。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合理耕作,改多耕为少耕或免耕;合理灌溉,改漫灌为喷灌、滴灌或底土渗灌;合理轮作、施肥,在轮作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绿肥或牧草,以及增施有机肥料等。施用结构改良剂则可达到快速改善土壤结构状况的目的。已知的土壤结构改良剂有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脂,水解聚丙烯,聚丙烯酸,醋酸乙烯脂 -嘎丁烯二酸共聚物,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盐以及聚丙烯酰胺等。其中聚丙烯酰胺已开始在西欧较大面积上使用。此外,沥青乳剂和各种类型的胡敏酸盐制剂也有明显效果。
按结构体直径的大小,一般把土壤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颗粒之间互不连接,结构完全松散的土壤结构称为单粒结构(Single structure),这种土壤结构主要分布在粗粒土壤和未固结的漠境尘暴沉积物中,主要由粗的砂砾,粉砂砾和石砾组成,有的研究者称其为无结构的土壤(Structureless),它是土壤荒漠化的主要标志与特征。土体由紧密堆砌的、大的粘结土块构成的结构称为整块结构(Massive Structure),这种结构在干燥的有机质贫乏的粘土中分布较多,我们经常所讲的块状、核状、柱状及片状结构均属此类型。
在单粒结构和整块结构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的土壤结构类型称为团聚结构(Aggregate),其土壤颗粒相互连接成半稳定的直径较小的土团,它内部的松紧程度比块状结构疏松,结构孔隙多样,它是植物生长最理想的结构状态,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结构体形状,一般把土壤结构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块状结构体(Block cloddy):其特点是长、宽、高大体近似,形状近似于立方体形;棱角不明显,基本上是浑圆形;内部较为紧实。主要形成于质地较粘、有机质缺乏、耕作不良的耕层或在土壤的B层的上半部,俗称坷垃。坷垃形成后在块与块之间易形成大孔洞,易跑风漏墒,使作物根系产生“吊死”现象,影响幼苗出土,即如农谚“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所述。它是农业生产中一种不良性状的结构。块状结构直径大于10cm时会对作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大于4cm时危害程度较为明显,在2 至4cm之间的危害程度不是很大。表层块状结构层可抑制土壤反盐。可见块状结构体大小与松紧性是评价其质量的主要指标。在我国黄土地区农田土壤耕层,块状结构体经常产生,进一步研究它的大小,紧实性等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核状结构(Concretionary):其特点是长、宽、高大体近似,类似于块状结构;棱角非常明显;内部非常紧实;一般情况下比块状结构小。主要形成于质地比较粘重、有机质极其缺乏的土壤中,一般在耕层以下的底土中。这种结构的紧实是由于胶结质CaCO3、Fe(OH)3,Al(OH)3的胶结作用形成的。是农业生产中一种不良的结构。对黄土地区揭示CaCO3 等无机胶体作用对于探求土壤结构形成机理非常重要。
由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团粒结构约需要400年时间,所以对因受耕作和施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极易遭到破坏的土壤团粒结构,必须进行合理的土壤结构管理,以保护和恢复良好的结构状况,在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1.增施有机肥:有机物料除能提供作物多种养分元素外,其分解产物多糖等及重新合成的腐殖物质是土壤颗粒的良好团聚剂,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有机物料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取决于物料的施用量、施用方式以及土壤含水量。
2.实施合理轮作:作物根系活动和合理的耕作管理制度对土壤结构性可以起很好的影响。
3.合理的耕作、水分管理及施用石灰或石膏:在适耕含水量时进行耕作,可避免烂耕烂耙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4.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是改善和稳定土壤结构的制剂。按其原料的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自然有机制剂和无机制剂三类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