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毛草本,高20-25厘米。
须根多数成簇,纺锤状肉质增粗,长0.5-1.3厘米,粗2-4毫米,先端骤然变狭成细长的柄。
茎不分枝,上部具叶,下部裸露,基部变线形。
基生叶1-2枚,小,叶片4全裂,全裂片近圆形;茎生叶2枚,互生于茎上部,叶片指状5全裂,全裂片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有7-12花,狭而长;苞片披针形,全缘;花便粗壮并向下弯曲,花期长2-4毫米,果期约5毫米,均短于苞片。
萼片鳞片状;花瓣鲜蓝色,上花瓣长2-2.2厘米.花瓣片舟状卵形,背部具矮鸡冠状突起,距圆筒形,稍长于花瓣片,下花瓣舟状倒披针形,长0.8-1厘米,基部具1下垂小距,内花瓣长0.7-0.8厘米,瓣片倒卵状长圆形,具1侧生囊,爪狭楔形,略短于瓣片;雄蕊束长约6毫米,花丝狭披针形,蜜腺体贯穿距的2/5;子房线形,具多数胚珠,花柱长1-1.5毫米,柱头双卵形,上端具2乳突。
果未见。花期6月前后。
生于海拔3900-4250米的草坡或小石砾坡。
产云南西北部(宁蒗),模式标本采自宁蒗。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
本种是狭域分布的特有种,其花梗短、自梗基下弯(非从梗顶以锐角直出)和具长柄的块根而极易识别。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