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微放电效应发生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介质;
2.表面情况;
3.通风情况;
4.表面材料。
微放电通常是由部件中传输的射频电场所激发,在射频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能量的电子,撞击表面产生二次电子而形成。发生的条件根据微放电类型而有所不同。对金属表面之间的微放电,其发生条件是:电子平均自由程必须大于两个金属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并两个表面之间的电子平均渡越时间必然是射频电场半周期的奇数倍。而对于在介质单表面上发生的微放电,其表面电荷产生的直流电场必须能够使电子加速返回到介质表面,从而能够产生二次电子。
1.使谐振类设备失谐 ,导致所传输的微波信号失调;
2.导致金属内部气体的逸出 ,产生更严重的气体放电;
3.产生靠近载波频率的窄带噪声;
4.部件表面会被微放电效应产生的电子侵蚀 ,造成部件性能下降或系统的总体功能失效;
5.微放电效应是高功率部件中重要的非线性因素 ,是引起部件无源互调现象的原因之一。
径流系数主要受集水区的地形、流域特性因子、平均坡度、地表植被情况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径流系数越大则代表降雨较不易被土壤吸收,亦即会增加排水沟渠的负荷。
摇床运动的不对称性它对矿粒沿纵向的选择性搬运及床层的松散影响很大。适宜的不对称性,要求既能保证较好的选择性搬运性能,又保证床层的充分松散。对较难松散和较易搬运的粗粒物料,不对称性可小些,对较易松散,但...
主要是指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两方面。矿物成分:膨胀土含大量的活性粘土矿物,如蒙脱石和伊利石,尤其是蒙脱石,比表面积大,在低含水量时对水有巨大的吸力,土中蒙脱石含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土的胀缩性质的大小。微观...
1.微脉冲枪;
2.微放电合金法。
通过供需理论分析,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收入、开发商实力、盈利能力、贷款利率及水平等,构建时间序列/截面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住宅价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收入、开发商实力、销售面积、土地购置成本、建安成本,在考虑消费惯性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发现短期内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主要是销售面积、土地购置成本和建安成本,且住宅价格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存在地区差异。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压电式微滴喷头,并在微滴喷射平台上进行了微滴喷射实验,用CCD相机拍摄到了液滴形成的整个过程。通过激光位移测量平台测量了压电片的振荡曲线,并将位移曲线输入流体模拟求解器,用两相的方法模拟出了微滴形成的过程。模拟显示液滴的形成时间,大小,形状和速度与实验结果拟合得很好。通过对比液滴的形成过程与压电片的振荡曲线,发现主液滴在压电信号为高电平时,已经脱落了微滴喷嘴,基于此提出了通过改变高电平时间和增加压电片的自由振荡衰减阻值提高微滴喷射最高频率的方案。通过微滴喷射行为模拟,解释了微滴喷射实验中出现两条液滴的原因,并通过改变喷腔结构和改变液体黏度,找到了减少额外液滴出现的途径。
本项目针对基于振动声调制效应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旨在研究结构微缺陷在随机共振系统下的振动调制超声效应,从而建立利用随机共振增强结构微缺陷振动声调制检测的新原理与新技术。围绕以上目标,我们从非线性结构模型与随机共振理论、结构缺陷超声成像基础、结构微缺陷振动调制超声效应、结构微缺陷振声调制增强检测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以下有特色的创新性成果:(1)通过悬臂梁磁铁耦合物理建模研究,创新性提出包括三稳态势阱的多种新型势阱模型,揭示了其增强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动力学机制;(2)在缺陷声源定位和成像方面,通过时频分析和声阵列研究,提高了声源成像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3)利用磁铁耦合结构系统,发现了非共振区振动声调制以及频移振动声调制等新的非线性超声效应,并揭示了其动力学原因;(4)利用双稳结构振动的宽频响应和特殊滞回现象,实现微缺陷的振动声调制增强检测,成功用于微缺陷的定量评估和定位成像。四年来,在《Appl. Phys. Lett.》、《J. Sound Vib.》、《Mech. Syst. Signal Process.》、《Rev. Sci. Instrum.》、《ASME J. Vib. Acoust.》、《Meas.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25篇(SCI检索24篇),另外发表国际会议论文5篇(EI检索4篇),在Google Scholar被引用近200次,单篇引用最高36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已获授权1项。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4 名、硕士学位研究生4名。项目负责人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人才计划。该项目研究揭示了非线性动力学对结构微缺陷超声检测的促进作用,拓展了传统振动声调制的坏境适应性,能够显著改善结构微缺陷振动声调制检测的抗干扰能力,为工程结构微缺陷的可靠诊断提供了新的原理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00433B
结构微缺陷是工程结构服役的重大安全隐患,内部微缺陷的有效检测对于及时预测结构损伤、保障结构健康服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非线性超声检测显示了对微缺陷的一定敏感性,但在检测效果上也存在很大的挑战。本项目针对基于振动声调制效应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致力于研究利用随机共振增强结构微缺陷振动声调制检测的新原理与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结合随机共振和振动声调制两种非线性效应探讨随机共振增强结构共振从而增强振动声调制效应的原理;构造一种具有振动双稳态的双稳结构系统,研究宽带振动激励下双稳结构振动声调制的增强效应;系统地研究双稳结构微缺陷振动声调制检测的量化和定位技术。该项研究将揭示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微缺陷检测的影响,能够显著改善结构微缺陷检测的抗干扰性。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构建一种有效的双稳结构微缺陷振动声调制增强检测技术,为工程结构微缺陷的可靠诊断提供新的原理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1章绪论
1.1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电晕放电
1.2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电磁环境效应和限值
1.2.1交流输电线路地面电场
1.2.2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
1.2.3交、直流输电线路相互接近时的离子流场
1.2.4无线电干扰
1.2.5可听噪声
1.3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1.4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输电线路电晕特性及环境效应的测试
2.1电晕放电环境效应的测试
2.1.1电晕放电的观测装置
2.1.2电晕电流测量系统
2.1.3可听噪声测试
2.1.4无线电干扰测试
2.1.5地面电场测试
2.1.6地面离子流密度测试
2.1.7平行平板离子流发生器及其应用
2.1.8直流线路离子流场的空间电位测试
2.2电晕放电环境效应研究的试验线段
2.2.1实验室缩尺线段模型
2.2.2户外真型试验线段组成
2.2.3试验场测试设备布置
2.2.4户外真型试验线段与输电线路的等效关系
2.2.5我国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
2.2.6我国的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
2.3电晕放电环境效应研究的电晕笼
2.3.1电晕笼原理与基本结构
2.3.2电晕笼设计
2.3.3我国特高压交流电晕笼基本参数
2.3.4我国特高压直流电晕笼基本参数
2.4直流电晕笼与直流输电线路的等效
2.4.1直流等效原理
2.4.2直流等效原理的理论证明
参考文献
第3章电晕放电的条件和离子的迁移特性
3.1工程常用的电晕放电的条件
3.1.1导线电晕放电的伏安关系
3.1.2工程上使用的电晕放电起始条件
3.1.3工程上使用的电晕放电边界条件
3.2电晕起始和自持的机理
3.2.1导线电晕放电的起始判据
3.2.2正电晕的起始和自持
3.2.3负电晕的起始和自持
3.2.4电晕起始判据表达式中的面积因子
3.2.5考虑光子吸收函数的电晕起始判据
3.3电晕的起始条件计算
3.3.1计算参数取值
3.3.2计算流程
3.3.3计算结果
3.3.4起始条件讨论
3.4离子流场的边界条件
3.4.1全空间电晕模型
3.4.2电离区的作用
3.4.3电离区与离子流区的关系
3.4.4大电晕电流下导线表面场强的作用
3.5空气离子迁移率
3.5.1常用离子迁移率和预测公式
3.5.2不同湿度、温度、气压下空气离子迁移率的测试结果
3.5.3考虑湿度、温度、气压影响的空气离子迁移率公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