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广东、广西、台湾;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疏林、密林或灌丛中,或在山谷溪畔林中。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和加里曼丹)等地有分布。
乌材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6米,胸高直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色,灰褐色至黑褐色,幼枝、冬芽、叶下面脉上、幼叶叶柄和花序等处有锈色粗伏毛。枝灰褐色,疏生纵裂的近圆形小皮孔,无毛。冬芽卵形,芽鳞约10片,下部的成两列,覆瓦状排列。
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8-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钝,有时近圆形,边缘微背卷,有时有睫毛,上面有光泽,深绿色,除中脉外余处无毛,下面绿色,干时上面灰褐色或灰黑色,下面带红色或浅棕色,中脉在上面微凸起,在下面明显凸起,侧脉每边通常4-6条,在上面略不明显,平坦或微凹,下面明显,斜向上方弯生,将近叶缘即逐渐隐没,小脉很纤细,结成疏网状,两面上均不明显;叶柄粗短,长5-6毫米。
花序腋生,聚伞花序式,基部有苞片数片,苞片覆瓦状排列,卵形,总梗极短或几无总梗;雄花1-3朵簇生,几无梗;花萼深4裂,两面有粗伏毛,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外面密被粗伏毛,里面无毛,4裂,花冠管长约7毫米,裂片覆瓦状排列,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约4毫米,急尖,雄蕊14-16枚,着生在花冠管的基部,每2枚连生成对,腹面1枚较短,花药线形,顶端有小尖头,退化子房小。雌花单生,花梗极短,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花萼4深裂,裂片卵形,先端急尖,两面有粗伏毛;花冠淡黄色,4裂,外面有粗伏毛,里面无毛;退化雄蕊8枚;子房近卵形,密被粗伏毛,4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裂,基部有粗伏毛;柱头浅2裂。
果卵形或长圆形,长1.2-1.8厘米,直径约8毫米,先端有小尖头,嫩时绿色,熟时黑紫色,初时有粗伏毛,成熟时除顶端外,余处近无毛,有种子1-4颗;种子黑色,其形状因果内所含种子多少而不同,单生时为椭圆形,长约1.3厘米,直径约6毫米,如含种子4颗时,则每颗呈近三棱形,背面呈拱形;宿存萼增大,4裂,裂片平而略开展,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疏被粗伏毛,近基部被毛较密。花期7-8月,果期10月至翌年1-2月。
木材材质硬重,耐腐,不变形,可作建筑、车辕、农具和家具等用材。
乌材未成熟果实可提取柿漆供涂雨具,渔网等用。
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阴坡灌丛中,抗寒性强,喜欢湿润的气候。它较为喜光,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果。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山东、江苏有栽培)、土耳其、意大利、西...
繁殖地: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小兴安岭,汤旺河,南岔河,长白山,泰来,红花尔基 越冬地:中国的江苏沿海,洞庭湖,贵州平塘,都匀,掌布,台湾屏东。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nb...
【凉粉草的功效介绍】: 凉粉草 (《纲目拾遗》) 【异名】仙人草(《职方典》),仙人冻(《纲目拾遗》),仙草(《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凉粉草一年生草本。 ...
乌材物种区别
根据GB/T18107—2000(红木)标准识别。
放大镜下几不得见;疏环管状数少。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未见;射线组织主为异形单列,2列数少。香气无;结构甚细;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气干密度0.85-1.17 g/cm³。
乌材( 阴沉木)为炭化木之属,故其树身多为全身乌黑,呈现碳化状(一般年限越久其碳化程度越高),其碳化外观类似被烧烤过的焦炭,碳化开裂;用其碳化的木头在白纸上描画并不会产生与普通木炭的黑划痕;某些有经验的师傅,一般都是从外观碳化程度、打磨后的横切面状况、手感等来综合评估其大体的形成年限及可能的形成树种,判断是否属于阴沉级别;一般完全进入阴沉级别的树木,起码需经历上千年的时间浸润(氧化碳化);其他未到年限的(碳化不足)有时只算是水沉木(部分水沉木只是沉泡在水下多年形成,并未具备“缺氧、高压状态下”的一些形成条件)。
乌材(阴沉木)本质坚硬(其中铁力阴沉木最硬,红椿阴沉木较软;其形成阴沉木并返阳(自然阴干)之后能否沉于水下,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树种的不同,能沉能浮的均有;特别是一些成品小件一般都浮于水面,因此不能以能否沉于水来鉴别是否为阴沉木,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乌材(阴沉木)与普通木头相比则显得较为奇特,一般木头(水沉木也是,特例除外)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黄灰。其遇水颜色加深,水干后恢复本色;涂上少许菜油则乌黑锃亮,不褪色。大部分阴沉木出土时树心已腐朽,只剩下树头及树干中层;已严重碳化的表面无法当做一般材料使用,一般需刨去其外层,而留下木心使用。
以中优950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分析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灌溉下方式下冬小麦根系生长与分布状况。在根系发育达峰值的开花期,在0~30cm土壤表层,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大于地面灌溉,在土壤中下层(30~100cm),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小于地面灌溉。在根系逐渐衰老的灌浆期,在土壤表层,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仍大于地面灌溉。结果表明:在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喷灌有利于根系在土壤表层发育,地面灌溉则促使根系在土壤中下层发育较多。在根系衰老过程中,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 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a后将林分密度分别调控为1 000株·hm-2(P1)、1 300株·hm-2(P2)和1 600株·hm-2(P3)的3个不同样地,于2012年各设置1个50m×50m典型样地,细分成4个25m×25m样方,调查测定林木的测树因子、空间结构和树芯结构,分析林木生长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林木枯死率升高,林木分化程度增强;P1、P2、P3样方个体最大径级分别达25.7、28.6cm和23.9c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17。在4~25m空间尺度上,P1、P2样方个体呈随机分布,P3样方个体呈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现象。各龄级林木胸径生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越高林木径向生长量越小,而现存生物量以P2样方最高,达17 392.21kg·hm-2。因此,上海地区10a左右的香樟幼林合理密度约为1 300株·hm-2,采用动态密度管理机制,使林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该种近似乌材D. eriantha Champ. ex Benth.,但侧脉较多,每边约7-10条,叶片基部稍呈心形,很少圆形,叶下面被粗伏毛。
|
|
长柄梭罗为热带常绿季雨林和山地雨林常见树种。适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中下部及在静风的山谷溪流两岸,分布多为散生。混生树种有细子龙、盘壳栎、乌材、海南刷空母、大叶紫金牛等。喜生于湿润温暖的密林环境,幼林耐荫蔽但时问过长则长势不良。在潮湿的山谷密林中,常为复层林中上层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