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汶川地震中地基基础破坏形式调查研究 | 项目类别 | 专项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黄雨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大量的财产损失。本项研究拟通过对汶川震区典型建筑物、堤防、桥梁等设施的地基基础,以及隧道、地下结构等建(构)筑物地震破坏形式展开广泛的现场调查,结合震区地质条件分析,开展基于结构、地质条件的地基地震破坏形式的分类与安全性能评估,研究工程结构-地基-基础系统在强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及破坏过程,建立地基、基础破坏特征与岩土动力特性关系,提出合理、可靠的地基抗震加固和恢复重建措施,并紧密依托同济大学目前正在开展的灾区重建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为灾后重建、以及我国抗震防灾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研究成果将有效补充与完善我国工程地质抗震分析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2100433B
批准号 |
40841014 |
项目名称 |
汶川地震中地基基础破坏形式调查研究 |
项目类别 |
专项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D0705 |
项目负责人 |
黄雨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6-01 至 2009-03-01 |
支持经费 |
20(万元) |
三种:1整体剪切破坏,有塑性破裂边界,地面隆起;2局部剪切破坏,微隆起;3冲剪破坏,骤陷。地基破坏均为剪切破坏
你好,剪力墙破坏形式有4种,其中包括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滑移破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1、过水面常见的破坏现象是出现麻面、骨料乃至钢筋外露、疏松脱壳和出现沟坑等;2、水位变化区及与水经常接触的部位常见的破坏现象是疏松脱壳或成块脱落;3、非过水面常见的破坏现象是裂缝和成块脱落等。针对表层...
以5.12汶川地震楼梯结构实际震害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地震层间位移条件下楼梯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指出梯段及平台板受到层间剪切变形引起的拉力和压力作用,可能引发楼梯断裂、板底钢筋锚固失效及平台扭转等问题,对装配式楼梯则可能造成楼梯坍塌;提出了将梯段板上端整体连接、下端简支的构造作法,可以消除层间位移引起的梯段轴力。
汶川地震中部分建筑构件破坏的探讨——以汶川特大地震为出发点,通过整理地震灾区的震害资料,分析了大量房屋建筑的倒塌破坏情况,总结了建筑构件震害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计算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物抗震设计。
震源
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震中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震中距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震源深度
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极震区
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2008年05月16日星期五07:555.5-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 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6.5-6.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7.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
震级234567≥8
震中烈度1~234~56~77~89~1011~12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而震级最高的地震为9.0级,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海域的东日本大地震。(另一说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近海太平洋里的大地震,美国地质局将其调整为里氏9.5级)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