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墙式报警器简称微波墙。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即经反射后的微波信号与发射波信号的频率会产生微小的偏移。此时可认为报警产生。
微波墙使用的是电磁波,这种电磁波是人眼看不见的。在需要警戒线的地面上将收发两端分置,其中间就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墙壁厚可达一米,高两米,人从中走过将吸收或反
射微波,使接收端接收微波能量发生巨变而引起报警。在商场和武器弹药库内用于封锁通道、柜台、货架。在别墅区封锁大门和过境河湖,在住宅可封锁阳台和外窗,都很有效。
但在室外应用时一定要注意狗或比狗更大些动物越过封锁线,以免造成误报警
微波墙式报警系统分为微波发射单元和微波接收单元两部分组成。安装时,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开相对而立其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微波场,用来警戒所要防范的周界地带,微波墙式报警器利用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来探测入侵者,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无阻挡物时,接收机可收到微波发射机发送的稳定的微波信号;一旦有人闯入这个微波建立起来的警戒区,微波场受到干扰,微波接收机就会探测到一种异常信息,当这个异常信息超过事先设定值时,便会发报警。
红外报警器,它是根据人体红外光谱原理,由发射端主动发射多束红外光线,在接收到红外线射束时,形成红外的网状,并进入防卫状态,当防卫射束被完全阻断超过40毫秒时,接收端的蜂鸣器会产生现场提示音,报警微波防...
独立式报警器(又叫声光)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防爆声光报警器适用于安装在含有ⅡC级T6温度组别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场所,还可使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
GSM彩信报警系统也被称为GSM彩信相机,是相机利用GSM移动通信技术(GPRS)并集成了入侵检测的报警装置。随着GPRS和GSM技术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覆盖地区。但由于传输速率较低,其市场也正...
·探测距离: 最远达200m
·工作温度范围: -40 C to +65 C
·电源输入: 10.2 ~ 30 Vdc
·可探测入侵人的行走,快跑,爬行;
·快速容易安装在立杆或者栅栏围墙上;
·免维护设计;
·可以抗高的射频和电磁辐射干扰(RFI/EMI).
·适合保护如下情况:太阳直射,风速不高于30 米/秒,下雪和下雨情况,小动物活动的场所,地面反射变化的环境,积雪或者草木不超过30cm的环境。
·当在如下情况下探测器会报警:入侵人行走,跑步,以及爬行,速度在0.1~10 米/秒范围内;从控制箱到反射器的TEST 端子提供电压在5~30V 范围的情况,探测器供电电压低于10.2V,发射器和接收器外壳打开或者被损坏,以及接收器受到电磁干扰屏蔽时;
本报警器的警戒区相当于一堵无形的"窄墙","墙"厚0.5-1米,"墙"高从地面起至2米"墙"长可从12米至200米,凡是穿越警墙的人与车辆均可引起报警。受外界干扰小,虚警、漏警率低,抗恶劣天气影响,可保证全天候工作.本警报器适用于前沿阵地、重要军事设施、公安部门、港口、机场、物资仓库、大型展览馆、博物馆、工矿厂区等。
微波探测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种。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的波长很短,在1mm~1000mm之间,因此很容易被物体反射。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微波墙式探测器利用了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是一种微波收、发分置的探测器。
微波探测器的特点有:1.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对警戒区域内活动目标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防范空间,范围比较大,可以覆盖60°至90°的水平辐射角,控制面积可达几十到几百平方米。2.墙式微波探测器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微波电磁场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警戒线,可以长达几百米、宽2到4米、高3到4米。
微波通信通信方式
地面上的远距离微波通信通常采用中继(接力)方式进行,原因如下:
A、B两地间的远距离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如下图所示。
在微波传输过程中,有不同类型的微波站,如下图示。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例如: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观点来看,微波这段电磁频谱具有不同于其他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穿透性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微波能与介质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以微波频率2450兆赫兹,使介质的分子每秒产生24亿五千万次的振动,介质的分子间互相产生摩擦,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加热均匀一致。
选择性加热
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由于各物质的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物质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
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升温速度快。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似光性
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上。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较长的波相似,即所谓的似长波性。例如微波波导类似于无线电中的接收器;喇叭天线和缝隙天线类似于无线电中的发射器;微波谐振腔类似于无线电共振腔。
非电离性
微波的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部分物质除外:如微波可对废弃橡胶进行再生,就是通过微波改变废弃橡胶的分子键)。再有物理学之道,分子原子核在外加电磁场的周期力作用下所呈现的许多共振现象都发生在微波范围,因而微波为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另一方面,利用这一特性,还可以制作许多微波器件。
信息性
由于微波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兹。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无例外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另外,微波信号还可以提供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这在目标检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