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VOCs污染预防 | 外文名 | Pollution prevention of VOCs |
---|---|---|---|
分 类 | 工业产生卤代烃等 | 措 施 | 预防性措施等 |
加强石化企业VOCs排放控制
加强石化生产过程、原料油和有机溶剂输配及储存过程的全过程控制。对工艺单元排放的尾气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应采用焚烧或其他有效方式处理。针对储存和运输过程,建议对储存和接卸设备严格要求,包括采用密封性好的储罐,如带特殊密封装置的浮顶罐、固定罐或其他等效措施,对储罐排气进行回收处理,建立油气回收系统等。加强石化企业厂界等VOCs在线监测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积极推进表面涂装业VOCs排放控制
针对表面涂装提出具体排放限制要求及控制措施建议,积极推进汽车制造、船舶制造、集装箱、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电线电缆、家具制造等行业表面涂装工艺VOCs污染控制;逐步提高水性等低VOCs含量涂料的使用比例,优化喷漆工艺与设备;配备VOCs废气收集系统,安装高效处理设施并做好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净化设施正常运行。
加强包装印刷VOCs排放控制
建议通过调整原料配方或采取环保产品替代降低VOCs排放,如降低润版液醇类含量;采用替代物或无醇润版液;控制清洗剂VOCs含量等。同时,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推进水性柔性版印刷、无水胶印、数字印刷等清洁生产技术设备以及采用密封的储存溶剂设备、溶剂管道输送系统、自动油墨传送系统、润版液循环净化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以提高设备部件的自动化和密封程度,从而降低VOCs的逸散。
加强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VOCs排放控制
建议通过提出VOCs重点整治企业名录及年度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以推进企业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完善企业物料储存与装卸、生产过程、废液废渣逸散及生产设备密封点泄漏等环节VOCs收集及处理,推广设备和管阀件泄漏检测维修程序(LDAR)技术,确保VOCs排放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建立企业VOCs处理装置监控方案及污染治理绩效档案,化工园区基本建成VOCs监控预警和应急体系。
调查VOCs污染源,颁布排放标准,制定长期控制目标
1991年许多工业大国国会签了UN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草案,以控制VOCs排放,各国按照该草案制定了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削减目标。我国有关部门应结合总体目标,根据具体情况,摸清空气中VOCs的主要排放源,从中选择代表性物质,进行监测分析。汇总测试结果,并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制定环境质量及排放标准,配合提供可实施技术,使VOCs污染在一段时期内达到削减目标。
采取削减技术,减少VOCs排放
(1)改善过程控制,减少源排放的VOCs
对排放VOCs的行业、部门、工艺等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造,减少VOCs的排放。如在溶剂使用厂注意贮存、运输中的无组织排放,在管理汽车尾气时注意车的使用年限、保养状况等都可以大幅度减少VOCs的排放。
(2)通过更新材料,减少VOCs的排放:如在装修业、喷涂业引入无苯涂料,水溶性涂料,以减少VOCs的排放。
(3)改进设备,更新过程,减少VOCs排放:使用溶剂的工艺可以实现密闭,循环,减少VOCs排放;在某些设备中加入回收溶剂系统,也可以降低环境中VOCs浓度,大多数加油站使用的溶剂回收装置就属此例。
(4)末端治理:此种治理是将已产生的含VOCs的废气通入某一设施,通过一定手段,使其中VOCs分解吸附,再将气体排出。具体方法包括:焚烧法、吸附法、生物降解法、浓缩法等。末端治理方法效果较好,但造价高,对无组织排放源没有效果。
政策激励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减少VOCs的排放。如采用排污收费、对于使用“环境友好”技术给予税收减免,推行“排放补偿”,实行“排污交易”等,从而在企业与管理部门间建立一种灵活的合作机制,对于促进排放达标及推广有效的削减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VOCs按不同来源分工业产生卤代烃,不完全燃烧所致不饱和烃类及苯系物,以及油品挥发所产生的酯系物、烷烃类、苯系物、醇系物和醚系物等,成分复杂,种类较多,气味特殊,多数物质伴恶臭,易引起不适,并有刺激性毒性及致癌作用。空气中VOCs含量及浓度增加,可导致抽搐、头痛、昏迷及恶心症状,并损害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肝等”。
除上述危害外,VOCs还能引起二次污染。VOCs在植被较密集的地方不易发生氮氧化物作用,而在工业密集区及城市,人为排放VOCs及氮氧化物经紫外线照射,可与大气游离原子H2O、O、OH和O3等起到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此烟雾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季节性明显,夏秋季中午或午后阳光强烈,光化学烟雾经大气输送扩散到污染源的下风向,可达数百公里之外,导致偏远地区受到污染。O3为光化学烟雾主要的成分,此外,还有酮、PAN和醛等。分析显示,低浓度O3可起到杀菌、净化水体、去除残留的农药及除臭作用;空气O3浓度不断增加,可使皮肤维生素E受到破坏,人体吸人呼吸道,呼吸系统受到刺激,引起神经系统中毒,甚或影响机体免疫。VOCs组分及浓度、NOx浓度变化等,均可导致O3浓度改变,故控制前体物可使O3消减。VOCs除了为O3前体物外,能在大气颗粒物及特定条件下形成SOA。人为源排放VOCs和倍半萜烯类、萜烯类、异戊二烯等天然源,都是SOA形成前体物。在植被密集区、工业密集区及城市,SOA含较多致突变性、致癌及致畸有机化合物,包括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SOA对大气能见度有极大影响,为酸沉降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贡献者,可长距离传输,对全球及区域环境构成影响。
吸附是一个将气体污染物分子积淀在沸石或活性炭等活性表面上的物理过程,与氧化相对比,污染物分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吸附法可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组合工艺。柏美迪康优化了吸附脱附技术 固定床吸附:通常采...
装修污染来源于装修所用的各种材料,这些有毒物质不仅刺鼻,同时更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家庭装修中,危害最大的是甲醛和VOC,而装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天花板、墙面、地面及家私,它们多以批灰腻子、混凝土、墙纸...
你好!装修污染的来源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不当造成的,包括甲醛、苯、二等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因此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从根源上预防减少装修污染的产...
围绕暖通空调(HVAC)系统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产生与控制过程中的"三个关键",从建筑物及室内物品、室外污染、人类活动及空调系统四个方面总结HVAC系统环境下VOCs污染产生的关键来源,从空调系统部件、所处工况环境及结构、布局、运行和维护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HVAC系统对VOCs污染产生或传播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以人、机、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为保障,采取高效智能化控制、节能低成本控制、分类模式化控制等关键技术措施。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
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或者消除,过程、产品或者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者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因此污染预防迫在眉睫,有限的避免污染和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冷凝法是将冷凝温度设置在VOCs的沸点以下,利用低温将VOCs冷凝下来,达到净化有机废气的目的。常用的冷凝法主要分为:表面冷凝,即VOCs蒸汽与冷凝管的外壁进行接触冷凝,形成的VOCs液体进入收集槽储存或处理;接触冷凝,VOCs蒸汽与冷凝液直接接触,VOCs蒸汽被冷凝为液体后与冷凝液以废液的形式排出。
接触冷凝是指在接触冷凝器中,被冷凝气体和冷却介质(通常采用冷水)直接接触而使气体中的VOCs组分得以冷凝,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以废液的形式排出冷凝器。接触冷凝有利于强化传热,但冷凝液须进一步处理。常用的接触冷凝设备有喷射器、喷淋塔、填料塔和筛板塔。
表面冷凝也称间接冷却,冷却壁把冷凝气与冷凝液分开,因而冷凝液组分较为单一,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常用的间接冷凝设备有列管冷凝器、翅管空冷冷凝器、淋洒式冷凝器以及螺旋板冷凝器等。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