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贵州乡土建筑的生态境域
贵州干栏建筑的历史叙事
贵州干栏建筑的文化生态学描述
贵州干栏建筑生态文化圈内的其他民居
后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观念,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贵州山地民族至今还在使用的干栏建筑可以说这两种性质都具备了。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说,在今天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和制度保证,要把干栏建筑的物质形态,即具体的干栏建筑本身保护下来,这项工作本身不会有太大难度;比较困难的倒是干栏建筑的非物质的这一个层面,这涉及到干栏建筑的工艺、功能以及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还有它内在的文化理念、文化记忆等等方面。如果说贵州干栏建筑真的是一种值得人们保护的文化遗产的话,那么,这项保护工作理所当然的就应该包括它的非物质性的这一层面,而只有这种保护才能够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
可以。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的传统风土建筑,具有民间浓厚的乡村农家小院气息。乡土环境中的所有建筑都可以称为乡土建筑。保罗.奥立佛在《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指出了“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本土的、匿名的...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工程安全资料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5、安全检查 6、安全教育 7、班前安全活动 8、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9、工程事故处理 10...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各族人民因山就势,因地制宜,遵循各自的传统习俗,修建多姿多彩的乡土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其乡土建筑中的公共建筑,不仅造型各异,文化内涵尤其丰富有趣,是中华乡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面对我国地域习俗和文化传统正悄悄消失的危险,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建筑空间,认为建筑环境、都市的多种选择性源自于不同的民俗文化。建筑空间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同构的关系。
据2021年7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共出版文献量998篇。
据2021年7月1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共出版文献量846篇,基金论文量329篇。
据2021年7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总被下载次数285714次,总被引次数4691次,(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0.746,(2020年)综合影响因子0.486。
据2021年7月1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总被引量为4422次,总被下载量58420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6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第2670名。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等收录。
2004年,《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发行,为内部期刊。
2009年3月,《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正式创刊,刊期为季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5年12月16日,《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报告厅召开。
2016年起,《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的刊期变更为双月刊,逢双月末25日出刊。
01
绪论
了解建筑学、文化人类学两个学科的大致背景;思考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结合的优势;了解关于建筑起源的早期讨论。
课时
1. 建筑学的两种任务
2. 什么是文化人类学
3. 早期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02
化石隐喻: 进化论与乡土建筑研究
了解文化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思考文化进化论对乡土建筑研究的影响,尤其是二十世纪中期的情况。
课时
1. 乡土建筑:20世纪中后期的时尚
2. 文化进化论的产生与复兴
3. 进化论影响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03
各美其美: 文化相对论与建筑的多样性
了解文化史学派的主要人物与思想;对文化多样性、建筑多样性建立基本的理解;形成对地方性知识的正确态度。
课时
1. 进化论的批判者
2. 文化与建筑的多样性
3. 常识VS误识:关于建筑的地方性知识
04
见微知著: 结构主义与建筑的意义
了解结构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盛行,思考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中两股结构主义思潮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课时
1. 结构主义理论
2. 结构人类学与建筑研究
3. 建筑学的结构主义潮流
05
身临其境: 空间与身体
了解“身体”这个话题,在空间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的角色,并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语境。
课时
1. 空间与身体的早期讨论
2. 空间的离身化
3. 空间的涉身化回归
4. 空间与身体的研究
06
由物及人:建筑与社会
了解“家屋社会”理论”以及在此启发下开展的乡土建筑研究,了解建筑作为一种过程,在社会与文化建构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课时
1. 理论先导:家屋社会
2. 社会过程中的乡土建筑
3. 过程性视角与整体建筑观
07
经纬天下:城市与权力
了解物质空间作为一种手段,在权力的获得、执行与彰显中可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课时
1. 仪式的空间实践:权力的获得
2. 机构与建筑类型:权力的执行
3. 城市形态的塑造:权力的彰显
08
我们是谁:遗产与认同
了解遗产保护发展的大致历程与基本原则,并且对新兴的遗产批判理论的视角形成理解。
课时
1. 现代性与遗产保护的发端
2. 历史观与遗产保护的原则
3. 国族认同与遗产保护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