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是201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贻忠,李保国。
书名 | 土壤学实验 | 作者 | 吕贻忠,李保国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12-1 |
本教材对有的实验项目介绍了多种测定方法,以供使用者参考;有的实验为定性实验,主要验证课堂讲授的土壤学基本原理和现象,可加强学生对土壤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有的实验为土壤学常规分析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土壤分析的技能,为将来从事土壤科学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本教材可为本、外专业的土壤学实验通用。本、外专业土壤学实验具体实验项目,可由任课教师从中指定选用。本教材也可供从事与土壤科学研究相关的科研人员、分析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土壤学实验课程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 土壤调查与采样
实验1.1 岩石、矿物和土壤标本的观察
实验1.2 不同土壤母质类型及其特性的野外考察
实验1.3 野外土壤剖面调查和土壤标本采集
实验1.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实验2.1 土壤颗粒分析与质地鉴定
实验2.1.1 感官法
实验2.1.2 比重计法
实验2.1.3 吸管法
实验2.1.4 激光粒度分析仪法
实验2.2 土粒密度测定--称重法
实验2.3 土壤容重与紧实度测定
实验2.3.1 土壤容重测定
实验2.3.2 土壤坚实度(硬度)测定
实验2.4 土壤含水量测定
实验2.4.1 烘干法
实验2.4.2 中子测水仪法
实验2.4.3 时域反射仪法
实验2.5 土壤持水性能测定
实验2.5.1 吸湿水含量测定
实验2.5.2 萎蔫系数测定
实验2.5.3 田间持水量测定
实验2.5.4 毛管持水量测定
?实验2.6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
实验2.7 土壤水吸力测定
实验2.8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
实验2.9 土壤温度与热参数测定
实验2.9.1 土壤温度测定
实验2.9.2 土壤热导率测定
实验2.9.3 土壤热容量测定
实验2.9.4 土壤热扩散率测定
实验2.10 土壤结构特性
实验2.10.1 土壤团聚体测定
实验2.10.2 土壤微团粒测定
实验2.10.3 土壤微形态观察
实验2.11 土壤结持性分析
实验2.11.1 土壤可塑性测定
实验2.11.2 土壤黏着性测定
实验2.11.3 土壤黏结性测定
实验2.11.4 土壤膨胀性测定
第三章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实验3.1 土壤胶体制作及其特性观察
实验3.2 土壤吸附性能的观察
实验3.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3.4 土壤腐殖质分组与特性观察
实验3.5 腐殖质组成测定
实验3.6 土壤阳?子交换量(CEC)的测定
实验3.7 土壤酸度和石灰需要量
实验3.7.1 土壤活性酸度(pH)的测定--电位法
实验3.7.2 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1 mol/L KCl交换中和滴定法
实验3.7.3 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测定
实验3.7.4 石灰需要量的测定--0.2mol/L CaCl:交换中和滴定法
实验3.8 土壤EC与Eh
实验3.8.1 土壤EC的测定
实验3.8.2 土壤Eh的测定
实验3.9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实验3.9.1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
实验3.9.2 土壤水溶性盐组成测定
……
作 者:吕贻忠,李保国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版 次:1页 数:238字 数:275000 印刷时间:2010-1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109151253包 装:平装
土壤全磷的测定标准 土壤全磷量即磷的总贮量,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两大类。土壤中的磷素大部分是以迟效性状态存在,因此土壤全磷含量并不能作为土壤磷素供应的指标,全磷含量高时并不意味着磷素供应充足,而全磷含量...
土壤结构类型有团粒、核状、块状、柱状、棱柱状、片状。 适宜的土壤团聚体直径和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因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多雨和易渍水的地区,为了易于排除土壤过多的渍水,水稳团聚体适...
请输入您的回1.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尽量考虑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2.定期进行土壤消毒.(1)药剂法.可用拌土或用粉熏蒸的方法杀菌.(2)日光法....
地质地貌与土壤学 实习报告 学 院: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姓 名: 颜玺钰 班 级: 201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学 号: 2010102278 指导老师: 唐春 程洪 南昌工程学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课本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 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学会野外 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 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土壤学野外实习,主要是认识土壤主要类型,了解土壤类型,掌握土壤剖 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学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二、实习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 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
通过岩石与土壤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构建岩石与土壤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和科研人才.
本书是专门针对环境土壤学理论教学体系而设计编写的实验教程,主要侧重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行为过程的实验表达,同时兼顾土壤基本性状的测量描述,旨在强化学生对土壤环境介质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教材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环境地质、生物科学、生态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土壤环境问题研究以及土壤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及其生成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它对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以至分布都起着重要影响。 从农业角度来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
环境土壤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下列特点:
综合运用环境地学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土壤学研究涉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因此在实验手段方面,近来越来越多地运用微宇宙方法,采用土壤-植物系统开放式渗漏器、抽汲式渗漏器和受控环境污染模拟实验系统。
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工作中经常要在局部、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过野外布点采样,或采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取得大量资料信息和分析数据,用宏观的数理统计方法去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迁移的时空规律,计算土壤环境对某些污染物的容量;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反应过程的微观机理,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上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应用环境分析化学的测试技术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需要对土壤、植物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和超微量元素以及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有机物进行分析测定,最低检出限要求达到ppb或ppt数量级。此外,需要分析的样品数量大,时空观念强,因此,要求有灵敏准确、自动连续的测试手段。
建立数学模式
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发生过程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恢复性的特点。土壤的形成和进化要经历很长的年代,但可以因人为污染毁于一旦,因此土壤污染的防治对策,应当特别重视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从污染源的调查,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开始,结合其他变化条件,将土壤-植物系统及其边界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归宿的物理化学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式和电子计算机语言程序,以便预测土壤环境中某些主要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