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主要的有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和气体组成、pH以及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数量和组成等。农业技术措施,包括耕作、 栽培、 施肥、灌溉、排水和施用农药等,也能影响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通过接种等措施有目的地增加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及其生化强度。

土壤生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壤生物 定    义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植物
参    与 岩石的风化和原始土壤的生成 分    类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土壤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土壤中肉眼无法分辨的活有机体。只能在实验室中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作为测量单位。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

土壤中肉眼无法分辨,只能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活有机体。多为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5大类群。大部分微生物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靠现成的有机物取得能量和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参与土壤有机物的矿化和腐殖化,以及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根际微生以及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能为植物直接提供氮、磷和其他矿质元素及各种有机营养;能为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提供有效菌种;某些抗生性微生物能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危害;降解土壤中残留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降低残毒为害;某些微生物可用于沼气发酵,提供生物能源、发酵液和残渣有机肥料。

土壤生物类群和数量

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5大类群。是土壤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细菌  单细胞生物。个体直径0.5~2微米,长度1~8微米。按体形分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按营养类型分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按呼吸类型分好气性细菌、嫌气性细菌和兼性细菌。细菌参与新鲜有机质的分解,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尤强(氨化细菌);并参与硫、铁、锰的转化和固氮作用。每克表层土壤中约含细菌几百万至几千万个,是土壤菌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

放线菌  单细胞生物,呈纤细的菌丝状。菌丝直径0.5~2微米。土壤中常见的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放线菌属(Actinomyces)、诺卡菌属 (Nocardia)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等。放线菌具有分解植物残体和转化碳、氮、磷化合物的能力。某些放线菌还能产生抗生素,是许多医用和农用抗生素的产生菌。每克表层土壤约含放线菌几十万至几千万个,是数量上仅次于细菌的一个类群。

真菌  大多为多细胞生物,部分为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大,呈分枝状丝菌体,细胞直径3~50微米。土壤中常见的真菌有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镰刀菌 (Fusarium)和毛霉(Mucor)等属。真菌参与土壤中淀粉、纤维素、单宁的分解以及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每克表层土壤只含真菌几千至几十万个,是土壤菌类中数量最少的一个类群,但其生物量〔指每平方米面积中菌体的重量(克)〕高于细菌和放线菌。

藻类  土壤中的藻类大都是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丝状体。直径3~50微米,喜湿,多栖居于土壤表面或表土层中,数量较菌类少。土壤中常见的有绿藻、蓝藻和硅藻。蓝藻中有的种类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原生动物  单细胞生物。以植物残体、菌类为食料。土壤中常见的有根足虫、纤毛虫和鞭毛虫等。

大部分微生物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需依靠现成的有机物取得能量和营养成分。它们在土壤中的数量常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因而在表层土壤中的发育量常高于其他层次。中国主要土类中的微生物数量见表1。

土壤生物主要功能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①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生物量及其生命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密切关系。同时,土壤作为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也影响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消长和活性。②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化过程;同时通过同化作用合成多糖类和其他复杂有机物质,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耕性。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对营养元素的有效化也有一定作用。③参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包括碳素循环、氮素循环和矿物元素循环,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④某些微生物有固氮作用,可借助其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分子转化为固定态氮化物。⑤与植物根部营养关系密切。植物根际微生物以及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等能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营养以及各种有机营养,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刺激素等。⑥能为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事业提供有效菌种,培育高效菌系,如已在农业上应用的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和抗生菌剂等。⑦某些抗生性微生物能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危害。⑧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降低残毒为害。⑨某些微生物可用于沼气发酵,提供生物能源、发酵液和残渣有机肥料。

土壤生物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生物土壤滤池 1、处理气量:22000m3/h;土壤滤池占地面积:120m2;滤池深:1.8m;设计接触时间不小于40s;辅助设备及相关工艺系统; 2、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 3、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杭州楚环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处理气量:7000m3/h;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喷头、PPR连接管)等材料,滤池填料、喷淋系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苏博恩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1、处理气量:65000m3/h;2、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3、除臭系统4、其他配套系统5、技术服务包,不含设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杭州楚环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1、处理气量:20000m3/h;辅助设备及相关工艺系统;2.含送风系统3.布气系统4.生物土壤及生态系统5.滤池填料及除臭系统6.喷淋系统7.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苏博恩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1.处理气量:6000m3/h ;2.含送风系统3.布气系统4.生物土壤及生态系统5.滤池填料及除臭系统6.喷淋系统7.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桂润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1、处理气量:22500m3/h;占地130m2;设计接触时间不小于40s;辅助设备及相关工艺系统;2、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3、除臭系统4、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桂润

13%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LoRa智能土壤采集器 ZHCJ-0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绿粤

13%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测试仪 45*30/TRF-4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农创

13% 北京盟创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6年5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5年12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5年9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5年8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5年7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5年2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4年11月信息价
抗微生物水晶保护盾 内墙多功能涂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珠海市2014年10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生物土壤滤池除臭设备 规格:Q=17000m/h3风机含进出口软连接、隔音罩、电气控制柜,等材料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10-21
生物土壤滤池除臭设备 规格:Q=19000m/h3风机含进出口软连接、隔音罩、电气控制柜,等材料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10-21
耕作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回填用素土 耕作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回填用素土|1m²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顺德方通渣土运输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21-10-27
土壤监测设备 监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EC值、土壤PH值, 氮磷钾测量范围:0-2000,10000,20000uS/cm测量精度:±3%FS(≤10000uS/cm);±5%FS(≤20000uS/cm|30台 3 查看价格 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9
土壤检测仪 LNY-WLW-SQ11|1台 1 查看价格 绵阳市稻田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2021-09-17
土壤酸性调理剂 酸性调理剂|188t 2 查看价格 深圳市惠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市 2018-11-06
土壤膨胀仪 WZ-2|8434台 2 查看价格 北京慕湖外加剂厂 北京  北京市 2015-07-19
土壤 Ф300镀铬10只|3882套 4 查看价格 北京慕湖外加剂厂 北京  北京市 2015-03-31

土壤中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加速土壤生化反应速率功能的一类蛋白质。土壤中的一切生化过程,包括各类植物物质的水解与转化、腐殖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某些无机物的氧化与还原,都在土壤酶的参与下进行和完成。土壤酶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也来自土壤动物和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根据其存在部位,可分为脱离活体的酶和胞内酶两大类。土壤质地和结构等物理因素、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的营养状况,土壤一系列化学性质以及农业技术措施和工业废渣、废水等,都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强度。

存在于土壤中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加速土壤生化反应速率功能的一类蛋白物质。土壤中的一切生化过程,包括各类植物物质的水解与转化、腐殖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某些无机物质的氧化与还原,都是在土壤酶的参与下进行和完成的。土壤酶在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专一性,在反应前后自身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同的土壤酶类多以酶-有机质复合体存在,故具有共同的作用底物。不同土壤酶类的活性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土壤生物来源与存在

土壤酶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也来自土壤动物和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根据它的存在部位,可将其分为脱离活体的酶和胞内酶两大类(表 2)。前者存在于非增殖的和死亡的细胞内、土壤固体颗粒表面或土壤溶液里;后者则存在于土壤生物的活细胞组织中。

土壤生物种类与功能

在已知的生物体内的近2000种酶中,现已发现约有40余种存在于土壤内。其中,研究得最多的土壤酶类是氧化还原酶类和水解酶类;对转移酶类和裂解酶类研究较少;异构酶类和接触酶类则尚未涉及。人们曾从土壤中提取出了脲酶、尿酸盐氧化酶、蛋白酶、磷酸二酯酶、β-葡糖苷酶和某些氧化酶类;最近,又提取出了具有蔗糖酶、纤维素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以及β-葡糖苷酶活性的复合酶制品。土壤中最常见的酶类及其功能列于表3。

土壤生物影响因素

主要有: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的质地和结构性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物理因素。同一土类的粘重土壤比轻质土壤具有较高的酶活性。良好结构的土壤因其适宜的水、热状况和较好的通气条件而使酶活性较高。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酶的主要生成者──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的营养状况。土壤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通过激活或抑制作用来影响胞外酶的功能。酶在土壤中的固定情况与活性强度还较多地取决于土壤的一系列化学性质,如pH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腐殖物质的特性以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特征等。③农业技术措施。施肥、耕作、灌溉、排水、轮作、连作等农业技术措施常能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较大改变, 从而使土壤-微生物- 作物这一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发生变化并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土壤酶的活性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④有害物质。许多重金属、农药、工业废渣和废水等有毒物质都是土壤酶的抑制剂,受其污染的土壤,其酶活性通常都较低。

土壤中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一般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 蜈蚣、千足虫等)、节肢动物(昆虫 主要是昆虫幼虫)、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线形动物(钩虫、蛔虫和蛲虫)和原生动物(阿米巴、草履虫等)等。根据个体大小、栖居时间和生活方式可分为若干类型,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和分解,将其转化为易于植物利用或易矿化的化合物,并能释出许多活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动物积极参与物质生物小循环。某些环节动物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发育及通气透水性能等均有较好作用。但某些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有一定危害。

土壤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栖居于土壤中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一般都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

土壤生物类群

根据个体的大小,土壤动物可分3个类群(区系):微型动物区系,个体长度在0.2毫米以下,主要是原生动物;中型动物区系,个体长度在0.2~10毫米之间,主要有线虫、蜱螨目(Acarina)以及弹尾目(Collemb-ola)、烛"para" label-module="para">

根据栖居的时间,土壤动物可分为永久栖居和暂时栖居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有原生动物、线虫、环节动物、多足类动物、蜱螨、软体动物和某些无翅昆虫;后者主要有双翅类昆虫的幼虫、鞘翅类和鳞翅类等。

土壤动物还可按生活方式分为:以植物残体或与植物残体相缔合的微生物区系为食料的嗜腐动物、以活的植物体为食料的食植动物、以其他动物的排泄物为食料的食粪动物,和以其他土壤动物为食料的食肉动物。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则多以捕食细菌为生或营腐生生活。

土壤生物数量

土壤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其区系组成也较复杂。许多研究者认为蚯蚓是构成土壤动物群体总重量的主体。据测算,英国的一些牧场中,每万平方米中土壤动物的总活体重为1.9吨,其中蚯蚓占1.4吨,线蚓占0.15吨,大蚊科幼虫占0.36吨。丹麦几种土壤中所测得蚯蚓的重量为每万平方米550千克,而森林土壤中达1700~2000千克;而其他土壤动物的重量每万平方米仅40~190千克。若以数目计,则以微型动物为最多。每平方米中,一般大型动物约几十至几百,中型动物约几万至几十万,而微型动物在一克土壤中就高达几十万个之多。

土壤生物作用

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着强烈的破碎和分解作用。它们不仅能水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能水解纤维素、角质或几丁质,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易于利用的可给态化合物或易矿化化合物(尿素、尿酸、鸟尿嘌呤);还能释出许多活动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动物是物质生物小循环的积极参与者。某些环节动物,尤其是蚯蚓,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剖面的发育以及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等,均有较好的作用。还有人认为,某些蚁类的活动对改善土壤通气、排水和促进植物生长,与蚯蚓具有类似的作用。但某些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有一定危害。如某些土壤线虫常寄生于块根类、块茎类或禾谷类作物中;某些腹足动物(蛞蝓、蜗牛)以及节足动物中的蜱螨和环节动物中的某些蚯蚓常为畜、禽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某些白蚁或蚂蚁以及鼠科动物(如中华鼢鼠等)常给作物造成危害等。

土壤生物常见问题

  •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是属于哪个领域

    农学里面的土壤学理学里的微生物学、生态学工学里的环境工程

  • 怎么弄,才能让土壤变成碱性土壤

    (1)施用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掺入100~200g的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维持2~3年。 (2)施用亚铁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亚铁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对于特别粘重的土壤,用量...

  • 土壤分层

    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层也不一样。一般人为地把他们分为A,B, C三个层,即表层,淋溶层,母质层,接下来再细分。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

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总称为土壤生物(soil organism)。土壤生物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原始土壤的生成,对土壤的生长发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变,以及高等植物营养供应状况有重要作用。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很大影响。

栖居在土壤中的活的有机体。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类群;后者主要为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因个体很小,故也可视为土壤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土壤生物除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原始土壤的生成外,对土壤的生长和发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变以及高等植物的营养供应状况均有重要作用。其具体功能有:①分解有机物质,直接参与碳、氮、硫、磷等元素的生物循环,使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从有机质中释放出来,重新供植物利用。②参与腐殖质的合成和分解作用。③某些微生物具有固定空气中氮,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分解含钾矿物等的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氮、磷、钾的营养状况。④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物如生长刺激素和维生素等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⑤参与土壤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所有这些作用和过程的发生均借助于土壤生物体内酶的化学行为,并通过矿化作用、腐殖化作用和生物固氮作用等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此外,菌根还能提高某些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过程的总称。矿化作用在自然界的碳、氮、磷和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中十分重要。矿化作用的强度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还受被矿化的有机化合物中有关元素含量比例的影响。土壤中复杂含氮有机物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氨基化作用逐步分解为简单有机态氨基化合物,再经氨化作用转化成氨和其他较简单的中间产物。氨化作用释出的氨大部分与有机或无机酸结合成铵盐,或被植物吸收,或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土壤中部分有机态磷以核酸、植素和磷脂形式存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植物吸收的无机态磷化合物。

土壤生物有机氮

主要分2个阶段:

氨基化作用阶段  指由复杂的含氮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有机态氨基化合物的过程。其反应式可简略地表述为: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酰胺、胺等。参与该作用的微生物有多种类群的细菌和真菌;每一类群参与反应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每一步骤的产物为下一步骤提供作用底物。

氨化作用阶段  即经氨基化作用产生的氨基酸等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在另一些类群的异养型微生物参与下,进一步转化成氨和其他较简单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醇、醛等。其一般的水解过程为:

RCHNH2COOH H2O→RCH2OH CO2 NH3

RCHNH2COOH H2O→ RCHOHCOOH NH3

在充分通气条件下的过程为:

RCHNH2COOH O2→RCOOH CO2 NH3

在嫌气条件下的过程为:

RCHNH2COOH 2H→RCH2COOH NH3

RCHNH2COOH 2H→RCH3 CO2 NH3

氨化作用中释出的氨,除一小部分挥发和淋溶或被微生物用以合成其躯体的蛋白质以外,在土壤中大部分与有机或无机酸结合成铵盐,或被植物吸收,或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

由于土壤中绝大部分的氮以有机物质的形式存在,不能为植物直接利用,氨化作用对于植物的氮营养十分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氨化作用会导致氨以气态挥发或以铵盐淋溶损失,农业上宜采取措施调节其作用强度。

土壤生物有机态磷

土壤中部分有机态磷以核酸、植素和磷脂的形式存在。核酸可通过微生物泌出的核酸酶分解为无机磷酸盐。植素在微生物泌出的植素酶的作用下,经由植酸等阶段分解成无机磷酸和肌醇。较简单的磷脂类化合物可分解成无机磷酸、甘油和脂肪酸;复杂的磷脂在微生物作用下除生成上述产物外,还有胆碱或胆胺等产物。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磷脂态磷也能通过纯化学反应转化成为无机态磷。

土壤生物有机硫

土壤中的有机硫多以半胱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也以硫酸酯(磺酸多糖、酚磺酸、胆碱硫酸酯、磺酸类脂等)的形式出现。半胱氨酸(或胱氨酸)在各种类群的微生物作用下,经由胱氨酸二亚砜、胱氨酸亚磺酸、磺基丙氨酸等途径,转化成硫化物或硫酸盐。甲硫氨酸则被某些细菌分解成为硫酸盐或硫化氢。硫酸酯也可被酸或碱水解成为无机硫酸盐。

特定真菌菌丝与植物根联合组成的共生体。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类。外生菌根指真菌菌丝只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外皮层细胞间隙,露在根外的真菌菌丝则形成鞘包。受侵染的根分支增加,形成较多的侧短根。内生菌根由真菌菌丝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内形成,并有菌丝向根外生长和伸入土壤中。菌根中伸出根外的菌丝具有与植物根毛相似的吸收能力,其伸长范围常超过根毛,扩大了植物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面。

特定真菌菌丝与植物根联合组成的共生体。具有这种能力的真菌称菌根真菌或菌根菌。已知能在根部形成菌根的植物有2000多种,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能在植物根部形成菌根的真菌种类也很多,分属于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亚门。

根据生物学特征,菌根可分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类。外生菌根指真菌菌丝只穿入高等植物(主要是林木)根组织的外皮层细胞间隙,露在根外的真菌菌丝则形成鞘包。受菌根菌侵染的根分支增加,形成较多的侧短根。此类菌根菌多属担子菌亚门;亦有少数属子囊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能形成此类菌根的林木主要有松科、桦树科和山毛榉等树种。内生菌根由真菌菌丝穿入高等植物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内形成,并有菌丝向根外生长和伸入土壤中。有些内生菌根真菌的菌丝侵入根组织的皮层细胞后,菌根末端在根组织细胞内反复分枝,形成类似寄生真菌吸器的丛状枝;在细胞间或细胞内的菌丝顶端则常形成囊状的泡囊。这类菌根称为泡囊-丛枝状菌根,简称VA菌根,分布很广,且对植物种类无严格的选择性,从只具有原始维管束的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可形成。VA菌根的菌根菌属藻状菌中的内囊霉科。

菌根中的菌根菌伸出根外的菌丝具有与植物根毛相似的吸收能力。由于其伸长的范围常超过根毛,菌根实际上起了扩大植物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面的作用,对于增大植物对在土壤中迁移缓慢的磷以及铜、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尤有意义。一些菌根化植物(指不与相应的真菌共生便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在新区生长时,常因土壤中缺少相应的菌根菌不能形成菌根而影响生长,可用相应菌根菌的纯培体接种加以改善。菌根化植物对重金属的毒害、根部病菌的侵染以及干旱、高温、高含盐量和不适宜的土壤酸碱度等都有较大的耐性。现外生菌根中的某些菌根菌已可通过人工培养基扩大繁殖;但内生菌根的菌根菌和一部分外生菌根的菌根菌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而只能通过植物根部富集扩大。

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广泛发生于土壤、水体底部的淤泥、堆肥、沤肥等环境。腐殖化作用的进行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由于植物残体的性质和数量不同,形成的腐殖质也各异。影响土壤中腐殖化作用的因素是生物残体的化学组成,环境的水热条件和土壤性质。

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广泛发生于土壤、水体底部的淤泥、堆肥、沤肥等环境。腐殖化作用的进行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

土壤生物机理

关于腐殖化作用的机理,现有4种假说:①木质素蛋白质假说,即植物物质转化假说。认为腐殖质是植物残体中耐分解的木质素与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相结合的复合物。因而植物残体的化学组成对所形成的腐殖质的性质影响极大。②化学聚合假说。认为植物残体首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各种酚类和氨基酸化合物,再通过氧化和聚合作用而形成腐殖质。因而腐殖质的性质与植物残体的化学组成无关。③细胞自溶假说。认为腐殖质是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自溶产物(糖、氨基酸、酚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等)通过自由基团的缩合和聚合作用而形成的。④微生物合成假说。认为微生物以植物残体作为碳源和能源,在体内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当微生物死亡后,这类高分子化合物就释放到土壤中,并首先降解为胡敏酸,进而降解为富啡酸。这4种假说的内容不一,但都认为微生物在腐殖化作用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并都认为低分子量的腐殖物质是由高分子量的腐殖物质降解而成的。

至于植物残体转化为腐殖质的详尽步骤,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大致是:植物残体首先被微生物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后者与微生物的再合成的产物及代谢产物都是构成腐殖质分子结构单元的基础物质,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氨基糖以及由木质素、单宁等物质降解而成的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被微生物分泌的酚氧化酶氧化为醌类化合物后,在酶的参与下(可能还有化学反应),再与氨基酸、多肽等化合物一起合成为腐殖质分子的结构单元。其反应式大致如下: 由于腐殖质分子的结构单元具有某些活性基团(如羧基、氨基和羟基等),故能相互键合而形成具有三向立体结构的复杂的腐殖质分子聚合物。

植物残体在土壤中转变为腐殖质的全过程可大致图解如下:  一般认为,腐殖化过程是一个生物化学的或(和)氧化的过程。由于参与这一过程的植物残体的性质和数量不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质也各异。

土壤生物量度指标

量度腐殖化作用强弱的指标是腐殖化系数,即定量加入土中的植物残体(以碳量计)腐解一年后的残留量(以碳量计)与原加入量的比值:  中国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残体的腐殖化系数各异。一般而言,植物残体和绿肥的腐殖化系数通常变动于0.18~0.65之间。在环境条件(指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木质素含量较高的植物残体如绿萍、稻根、麦根以及树叶等的腐殖化系数通常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的植物残体,如紫云英、稻草和水葫芦等的腐殖化系数则较低。同一植物残体腐殖化系数因分解环境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水田条件下的腐殖化系数常较旱地条件下的大,而以绝对嫌气以及低温条件下的腐殖化系数为最大。

土壤生物影响因素

影响土壤中腐殖化作用的因素有三:一是生物残体的化学组成;二是环境的水热条件;三是土壤性质,特别是pH和石灰反应。这些因素常相互联系,影响整个过程。植物残体的化学组成决定它们分解的难易,从而影响其残留量的多少和新形成的腐殖质的性质。由森林凋落物形成的腐殖质常较简单,而草本植物残体形成的则较复杂。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由稻草形成的腐殖质为最高;紫云英次之;绿萍最少。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异,从而也影响到腐殖质的性质。此外,在石灰性土壤条件下形成的腐殖质,其胡敏酸与富啡酸的比值略高,胡敏酸的芳香度也略大;熟化程度高的土壤有利于胡敏酸的积累和芳香度的增大。

土壤生物对土壤性质有重大影响,也影响土壤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它们的作用是嚼细、分解动植物残体,使之不断降解;翻动、搅拌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生物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有一定忍受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便会削弱甚至危及它们的生命活动和生存,因此就降低或破坏土壤的净化功能。2100433B

土壤生物文献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格式:pdf

大小:60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4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的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目前各项技术的研究重点。

立即下载
土壤生物工程在沿河公路护坡中的初期水土保持效应 土壤生物工程在沿河公路护坡中的初期水土保持效应

格式:pdf

大小:60KB

页数: 5页

评分: 4.4

为了研究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在护坡中水土保持作用,选择北京郊区琉璃河河段裸露岸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坡面存在着溅蚀、面蚀、沟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扦插、灌丛垫和梢捆3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每种措施分别栽种毛柳和金丝柳进行边坡治理。分别对施工后1个月、4个月后植物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观测。同时,对施工后4个月的3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观测其削减地表径流和泥沙含量。测定岸坡施工前后坡形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柳树生长状态良好,适宜用做土壤生物工程材料;削减地表径流的能力梢捆最强,扦插次之,灌丛垫最弱;泥沙含量梢捆最小,灌丛垫次之,扦插最大;对边坡坡形的影响:梢捆有缩短边坡坡长,使坡面形成复式断面,灌丛垫和扦插不能改造坡形。土壤生物工程对边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坡形,减轻径流和雨滴的侵蚀作用,有利于边坡保持稳定。

立即下载

土壤生物链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平衡。土壤中的动物包括:大型动物(鼹鼠、土拨鼠、蚯蚓、千足虫)、中型动物(弹尾虫和螨虫)。 是生物链中一个节点,同样有天敌和食物,不管是天敌没有了,还是食物缺乏了,都会对整个生物链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

中文名称
土壤有机碳-有机氮比值
英文名称
organic carbo-nitrogen ratio in soil
定  义
土壤有机碳量与土壤全氮量扣除NO3-N、NH3-N、固定态铵等无机氮素量后的比值。
应用学科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生物与土壤生物化学(二级学科)

根据研究目的来划分,土壤生态学分为理论土壤生态学和应用土壤生态学。前者主要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态现象(如土壤生物的区系组成、土壤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如能流、物流等)所遵循的总体规律。后者主要是根据土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区域性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为生产实践等提供可行的手段和途径。二者相互促进,使土壤生态学得以迅速发展。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土壤生态学可分为土壤生物个体生态学、生物群落(体)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三个层次。土壤生物个体生态学主要研究土壤生物与土壤肥力及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土壤生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前两者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土壤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土壤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主流,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学几乎成了土壤生态学的代名词。

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划分,土壤生态学可分为森林土壤生态学、农田土壤生态学、草原土壤生态学、湿地土壤生态学、旱地土壤生态学、稻田土壤生态学、污染土壤生态学等。根据土壤性质划分,土壤生态学可分为红壤生态系统生态学、黄壤生态系统生态学、棕壤生态系统生态学等。根据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还可进一步划分出库区土壤生态学、流域土壤生态学等。可见,土壤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尽管许多研究尚未展开,却非常有意义。 2100433B

土壤生物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