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瓶草(学名:Cephalotus follicularis Labill.)是土瓶草科,土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卵形,且末段尖状。叶子的寿命通常为一年,木质地下茎。花淡黄色,其下位叶瓶状,用以捕捉昆虫。平均叶长度为3厘米。瓶盖上多毛并且有漂亮的条纹,瓶口有辐射状的突起形成沟状物,并在瓶口内部伸出,形成刺状物。荫蔽处叶笼成绿色,光照下呈现出斑斓的红紫等颜色,过多的光照会影响叶笼的尺寸。
原产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世界各地作为栽培观赏植物引种。土瓶草如果在阳光直射下,颜色鲜艳;如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阴影中,则成为绿色。
中文学名 | 土瓶草 | 拉丁学名 | Cephalotus follicularis Labill. |
---|---|---|---|
别称 | 澳大利亚瓶子草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酢浆草目 | 科 | 土瓶草科 |
属 | 土瓶草属 | 种 | 土瓶草 |
分布区域 | 原产于澳大利亚西南部 |
对光照要求不是很严格,半阴到全日照都可以,温度5-35℃,如果湿度90%,短期适温可达40℃。
使用2份泥炭加1份珍珠岩,盆器至少15公分高度。 用浸盆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将盆栽放于水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盆高的1/ 4 处,定期补水。虽然土瓶草是沼泽生食虫植物中根系耐盐性最强的一种,但还是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种植。
土瓶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木质地下茎。花淡黄色,其下位叶瓶状,用以捕捉昆虫。在原产地春天发叶,叶呈卵形,平且末段尖状。叶梗平且短。叶子的寿命通常为一年,待新叶发出后老叶枯萎。某些叶子可超过8厘米,但平均长度为3厘米。捕虫器梗与捕虫器的连接处在背部的上端,瓶盖上多毛并且有漂亮的条纹,瓶口有辐射状的突起形成沟状物,并在瓶口内部伸出,形成刺状物。叶笼长度从4毫米到4.5厘米不等,在荫蔽处叶笼成绿色,光照下呈现出斑斓的红紫等颜色,过多的光照会影响叶笼的尺寸。
土瓶草生有两种叶子,一种和普通叶子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另一种为捕虫用的瓶罐形叶子,内有消化液,外面有一个盖子,防止雨水流入稀释消化液,盖子上有透明的斑点,类似蓝天的效果,以迷惑虫子。
麦瓶草,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全草。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具有养阴,清热,止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虚痨咳嗽,咯血,尿血,月经不调。
土壤:适宜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须特别注意选择排水良好的介质,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后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时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将土堆高成畦后再种植。
最好不要只用水养,纯水培一般效果不太好 半水半土比较好,就像养睡莲荷花一样,这样是很好养的 如果只用水,要添加水培营养液,还要用河沙或卵石压底
原产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湿地中。世界各地作为栽培观赏植物引种。
阳光:温度在 18℃以下,湿度在90%以上则可全日照,捕虫袋呈红色,但较小,湿度低时则需遮阴30-50%。温度在18-35℃时,遮阴50%,捕虫袋较大些,但颜色呈绿色。可逐渐增加光照使捕虫袋转成紫红色。
湿度:在高湿度,捕虫袋较大型,低湿度下也可生存,但捕虫袋。较小。在干热季节,囊袋盖子似乎较闭合。平常应保持在透明罩或水族箱内。
浇水:以雨水、蒸馏水最佳,山泉水(EC<0.2)也可以。自来水和酸雨水不能使用,盆底置水盘装约0.2厘米水,以利盆底吸水。避免浇水淋到植物心芽,以免腐烂。
肥料:千万不可施用任何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
休眠:不会休眠。如植物突然枯萎,检视根部状况仍然良好时,应立即将枯萎老叶消除,将植株种回原介质,保持介质湿润,约2个月后即能恢复生长势。如情况未改善,则考虑增加日照或湿度。春季长出的叶子不会形成捕虫袋,只有夏季多虫季节才会长捕虫袋。
协同应用——房地产瓶瓶解决之道——房地产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自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消除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许多壁垒,经济前景看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对住房也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为适应...
简介
汉米尔顿毛毡苔生长在潮湿凉爽的环境。栽培时须注意本种畏惧高温。土瓶草是本种在原生地的伴生植物。2100433B
包括下列各科: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牛栓藤科 Connaraceae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火把树科 Cunoniaceae
土瓶草科 Cephalotaceae
西印度黄栌科 Brunelliaceae
根据以前克朗奎斯特分类法,酢浆草科是分到牻牛儿苗目,其余各科属于蔷薇目,最后两科在APG 分类法中是属于孔药花科的两个属。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