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涂胶机器人 | 功 能 | 代替人力进行涂胶工作 |
---|---|---|---|
特 点 | 速度快 | 系统组成 | 导轨系统等 |
1 有8种操作方式:MDI、程序输入、图形功能、单步、自动、外部数据通讯、程序管理和示教方式。还可开发用户自己的界面。
2 有常用的G代码:G00、G01、G02、G03、G04、G0、G06。
3 图形功能:图形功能非常方便,图形的开始点通过按键可任意移动,图示有单步图示,图示部分程序段和对工件进行缩小和放大进行图示。所有功能通过按键可以实现
4 最小执行单位:X轴1μM,Z轴1μM。
5 有绝对值编程(G90)和增量值编程(G91),软限位(G67和G68)。
6 有宏指令和参数编程。CNC有极强的二次开发能力和高度开放的PLC功能。
7 由于采用高速CPU和段预读功能,保持程序段间无停顿,连续匀速运动。
8 用口令来封锁对机械数据的操作和程序输入,输出,删除,复制,CNC的操作非常简便。
CNC硬件上的优点:
1 CNC是双CPU。一个是工业用MOTOROLA公司的M68000系列32位单片机。它用于各种插补运算。一个是Z80单片机。它用于图形和键盘功能。
2 采用了超高集成度的门阵列器件使CNC系统器件少,体积小,可靠性高。
3 CNC抗静电干扰能力是9000V。沈阳第一机床厂通过10多次不同方位的干扰CNC都正常工作。接触式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9000V(从不同位置连续数十次,)
抗电中断能力:50Hz内连续掉点5Hz后再上电,如此反复循环,能正常工作抗电源拉偏:最低到135VAC,CNC能正常工作。
浪涌抗扰性:4000V。
4 所有18路输入和18路输出是光电隔离的。
5 有控制变频器的D/A转换器。可直接控制变频器来实现恒线速切削。
6 已经带有手轮脉冲发生器,CNC和驱动器的连线都非常简单。。
7 操作面板上带有所有手动功能的按键。如速度倍率旋钮,"STOP"键,启动键"START",清除键"C",选参考点键,选择主轴方向键,速度键,冷却键,刀具键和机床锁住键。不需要再配面板和按键了。
8 CNC键盘上的按键是真正的机械式开关。而且键盘是防水的。
9 带手轮脉冲发生器,每个脉冲可移动1,0.1, 0.01或0.001mm。
此系统对操作员不需要任何编程经验,很复杂的任务可以在几分钟内设置好。操作员经过几小时的培训就可以完全掌握该系统。
综上所述,采用机器人后使涂胶和点胶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省去大量人力,大量降低成人工成本。该机器人运行一年后就可收回所投入的成本。该机器人在正常维护下至少运行十年。随着大批量全自动化涂胶生产线的兴起,此涂胶系统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现场设备及涂胶效果:
涂胶效果内容写得非常不错,但在涂胶机器人做得不错的厂家还是不很多,专业更少. 有待这方面继续改进. 涂胶机不再是简单地完成表面的涂装,更注重产品外表的美观以及实现人工无实现涂胶位置.期待着有更好的文章出现噢.天豪点胶期待和大家的合作和创新.让我们共同实现涂胶机器人的完美梦想,服务于现代化生产工艺,也希望涂胶效果越来越好。
机器人涂胶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图5是门盖涂胶的发那科机器人系统。
该系统是来实现汽车的顶棚横梁和发动机盖的不同型号工件的涂胶工作,首先根据胶枪的重量来选择机器人系统的负载能力,一般来说,此种胶枪的重量不会很重,所以只要选择轻负载能力的导轨系统即可。但是由于工件的数量比较多(从图3可以看出此系统是完成7种工件的涂胶和点胶的工作),涂点的数量也很多,这就要选择一个高速的涂胶系统,而这正是导轨系统所具备的特性(导轨系统可以实现最快10m/s的高速精确定位)。这样根据工作频率的要求即可选出电机的配置。最后根据工件的布置情况来选择导轨的有效行程(工件的布置情况如图3,有效行程为1200mm*1200mm*300mm)。
此直角坐标机器人系统在工作台上安装图3中7种工件的夹具。在工作台上设有车型按扭,按下相应的车型按扭,相对应的工件指示灯(按扭式)黄灯亮,同时工件的自动检测到位开关开始工作,操作工按相应工件装夹后,工件到位检测绿灯亮,此时方可按下机器人起动按扭,机器开始按程序设定的相应车型的相应工件自动点胶;点胶完毕机器人自动复位,程序结束指示灯亮;取下工件后,程序结束指示灯灭;如果不更改车型或工件型号,系统将默认上次程序内容进行工作直至更改车型或工件;
同时,系统可在不按下车型按扭情况下工作,操作工可自由选择工件,可单件或几种工件一起组合,按下相应的工件指示灯(按扭式),相应工件的自动检测开关开始工作,红灯亮,装夹好相应的工件后,工件到位检测绿灯亮后,方可按下机器人起动按扭,机器人按检测到的工件自动调用相应的程序自动点胶;点胶完毕机器人自动复位,程序结束指示灯亮;同样,如果不更改工件号或工件组合,系统将默认上次程序内容进行工作直至更改工件或工件组合;
系统还设有紧急停止按扭,可手动、自动停止;机器人支承架工作范围内装有光栅安全系统,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报警信号灯亮,系统紧急停止,在手动状态下排除报警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有自动记忆功能,在停电或故障情况后可继续完成工作。此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4。
此涂胶系统的控制部分选用德国数控系统。
几百到几千吧 &n...
目前有很多点胶机的专业设备,一般都是直角三坐标机械手配点胶控制器,有些带检测功能的还可以配影像系统。 如果机械手你是自己做的话,看你要求的精度高低不同,可以选择伺服马达加丝杠...
介绍了一种城轨车辆门玻璃涂胶机器人工作站的开发。其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工作站的总体构成与设计方案、自动定位机构和自动翻转机构的设计、气压驱动系统的设计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这种工作站能保证涂胶的均匀性、一致性、准确的涂敷位置以及优良的生产质量。
南京长安福特有限公司 1 北京瑞科恒业喷涂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涂胶系统供胶、加热电控柜 安装使用与维护说明书 一、 系统原理 本系统采用双桶切换供胶方式,由两台 55 加仑双立柱胶泵供胶。平时只有一台 胶泵工作,当工作胶泵无胶时, 胶泵压盘升降横梁降至低位, 压开低位换向气动限位, 此时,信号反馈到自动切换系统,关闭此台胶泵马达供气,并接通另一台胶泵马达供 气,以保证连续生产。两泵胶管汇集到一起,一路供给手动胶枪,一路供给定量齿轮 泵系统。为保证胶型,以及对机器人速度变化的响应,要对胶体流量和速度进行精确 的同步配合控制。定量齿轮泵系统由直流调速电机的加减速机驱动, 带动定量齿轮泵, 通过调整直流调速电机的速度来控制涂胶量的大小。速度控制分为 手动控制 /机器人 控制两档,手动速度调节通过调节机柜内的电位器来调节伺服电机的速度。机器人速 度调节通过改变涂胶
SUV车型车身内板涂胶机器人3D胶枪应用
何龙,王晓冬,韩仁杰,王爱军,张磊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 071000)
0 引言
汽车车身防水性能主要是通过涂胶对车身焊缝的密封来实现的,涂胶的方式分为人工与机器人两种,两者相比较而言,机器人自动涂胶一致性强,涂胶外观好。而在机器人涂胶应用中,3D胶枪的应用开始越来越广泛,相比SWIRL枪,它有3个枪嘴,分别为0°、45°、90°,覆盖焊缝品质好、涂胶宽度均匀、机器人喷涂姿态更加灵活,不受枪姿态影响。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喷涂机舱内部、车底焊缝区域时出现了涂胶边缘翻边、胶贴合程度差、关枪位置胶拉丝的品质问题。
1 3D胶枪喷涂效果问题分析
1.1 问题描述
某汽车公司涂装车间规划车身焊缝密封、车底焊缝密封区域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涂胶机器人进行喷涂,喷枪类型应用3D胶枪对车身地板焊缝、车底焊缝进行涂胶,但在喷涂后涂胶胶型边缘翘起、胶外观褶皱严重(见图1~2),焊缝的密封存在缺陷。
1.2 车身涂胶品质风险
当车辆涉水或雨天时,水会从车身钣金与胶的缝隙中进入车身内部驾驶室及地板,存在车辆线束泡水的隐患,直接影响了客户对车的精细感知和车辆使用的安全性,且整车还会出现锈蚀的问题。
1.3 问题分析
1.3.1 3D胶枪喷涂材料分析
对焊缝密封喷涂材料进行分析,现场使用的密封胶为国内公司提供,胶体黏度为100 Pa·s,挤出时间为70 s,固含量≥90%,密度为1.2~1.4 g/cm3 ,细度≤50μm。
1.3.2 密封胶供胶系统分析
密封胶供胶系统为集中供胶系统,采用一级供胶泵提供流量,二级增压泵提供增压的供胶方式。一级供胶泵为GRACO K20:1的气动柱塞泵,下缸体1000 mL,使用方式为2用1备,二级增压泵为GRACO 60:1的气动柱塞泵,车身焊缝密封使用方式为5用1备,车底焊缝密封使用方式为4用1备;车身焊缝密封机器人供胶站共布置8站,每站流量为≥1 200 mL/min,车底焊缝密封机器人供胶站共布置6站,每站流量为≥1 200mL/min,机器人自动站共需1 200×8+1 200×6=16 800 mL/min;人工手动枪站流量为≥500 mL/min,手动站共需500×28=14000 mL,一级泵下缸体容积为1000 mL,单台泵泵频为(14000+16800)/2 000=15次,设计要求泵频≤25次/min,则供胶系统满足机器人胶站使用流量,排除了因供胶系统流量不满足引起的胶型褶皱、密封效果不好的可能性。
1.3.3 涂胶作业环境参数分析
裙边胶室体送风为车间工艺空调,送风温度为(25±5) ℃,相对湿度为(65±5)%,机器人涂胶环境的温湿度比较稳定,所以,排除了因环境系统引起的胶型褶皱、密封效果不好的可能性。
1.3.4 涂胶机器人系统分析
车底焊缝密封胶机器人、车身焊缝密封胶机器人为某进口品牌,数量分别为6台、8台,采用某品牌的3D喷枪。影响涂胶效果的原因有胶工艺参数、机器人喷涂模式内参数、喷涂枪速、喷涂压力、加热开启的时间及温度等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1)涂胶机器人喷涂模式:流量模式为PCF控制喷涂流量。控制3D胶枪出胶流量可减少因胶黏度波动而导致的涂胶压力变化而对涂胶胶型的影响;压力模式为PCF恒定喷涂压力,控制3D胶枪出胶压力可保证胶型效果;现场使用流量模式进行试生产,PCF供胶系统压力入口为22 MPa,PCF调节压力后机器人的喷涂压力为9 MPa,经现场确认车身涂胶喷涂质量,发现在涂胶的关枪位置处存在胶丝,故可断定机器人在流量模式下喷涂密封胶时的压力与流量、胶挤出时间的关系不匹配。因胶的挤出参数与压力设定不匹配,导致在关枪后胶不能及时挤出,存在甩胶丝的现象。通过切换压力模式进行测试,恒定PCF出口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在8.5 MPa,分别降低胶黏度和挤出时间进行效果验证,采用78 Pa.s黏度、40 s挤出时间的胶和90 Pa.s,45 s挤出时间的胶,相对比得出的结论是PCF使用压力模式,出口压力设定在8.5 MPa(则喷车时压力恒定),工艺参数黏度为78 Pa. s、挤出时间为40s的胶呈现出更好的外观及密封性,且在关枪后拉丝距离由4.5 cm降低为2.0 cm。结论:低黏度、低挤出时间的胶呈现的胶型更好。
2)另一个影响机器人涂胶外观品质的因素是机器人喷涂时的行走速度。设定机器人不同的行走速度验证喷涂外观品质,速度分别设定为400 mm/s、500 mm/s、600mm/s、700mm/s,经对比验证,在500 mm/s时喷涂的胶型效果最好。
3)机器人系统、供胶系统均有加热系统,供胶系统加热为伴热带分区方式加热,机器人加热系统为加热柜加热的方式,需将胶温度控制在(25±1) ℃的工艺要求范围内,为避免能源浪费,车间生产人员在生产开始前10 min才打开供胶系统、机器人加热柜的加热装置,设定温度为25 ℃,故不能排除因供胶温度短时间内骤然升温导致的胶黏度升高,进而导致喷涂扇幅变小,密封焊缝效果变差。
1.4 胶烘干参数分析
现场涂装车间采用免中涂工艺,涂胶作业完成后进行胶烘干工艺,胶烘干线体共7个区,温度设定为烘干1~2区165 ℃,烘干3~7区160 ℃,通过对烘干后的胶进行内聚破坏、拉伸强度测试,胶条完全贴合电泳涂层,无脱落;对胶烘干进行炉温检测,符合胶烘干固化窗口。通过对胶性能检测,车通过胶烘干线后已完全烘干,非胶褶皱的主要原因。
1.5 分析原因汇总
通过对胶工艺参数、机器人喷涂模式内参数设定、喷涂枪速、供胶系统压力流量、加热开启的时间及温度等几方面的分析,发现影响机器人3D拉丝、喷涂效果的因素为:①胶工艺参数与机器人3D胶枪不匹配;②机器人喷涂模式内参数设定与胶工艺参数不匹配;③加热柜开启时间较短而使胶骤然升温,导致胶黏度变大,扇幅变小。
2 调整解决办法
调整1:将机器人PCF控制模式由流量模式更改为压力模式,修改PCF出口压力,通过试验,胶出口压力调整至8 MPa时喷涂胶型褶皱程度最小且覆盖焊缝效果最好。
调整2:降低胶的工艺参数,将黏度为100 Pa.s,70 s挤出时间的胶调整至黏度为78 Pa.s,挤出时间40 s。将一级主管路中的胶全部置换排出,二级支管路中的胶通过机器人进行排胶处理。
调整3:将机器人喷涂枪速由400 mm/s调整至500 mm/s。
调整4:固定加热系统开启的时间及温度,在每班生产前60 min开启管路、机器人加热系统,管路系统温度设定(25±2)℃,机器人设定(28±2)℃。
调整5:为提升喷涂效果,将机器人3D胶枪电磁阀中控制空气的压力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储气罐和增压泵,通过改善机器人开关枪的空气压力,提升3D胶枪开关枪的速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关枪时因空气压力衰减而造成的关枪延迟产生的胶丝。
3 效果验证及注意事项
3.1 外观效果验证
实车验证150台份,通过对湿膜及干膜状态监测,改善后的焊缝密封胶覆盖焊缝平整,胶褶皱减少,胶丝明显消除,效果明显改善。
3.2 喷涂工艺验证
喷涂膜厚均匀,干膜状态下使用膜厚仪测量厚度均值为3 mm,使用钢板尺测量宽度为25~35 mm;安排新涂胶状态的车完成总装装配后,进入淋雨线分别进行8 h、24 h梅雨试验,车身无漏水点,驾驶舱重点部位无水进入,说明机器人新状态的涂胶效果满足车身防护要求及产品防护要求。
3.3 焊缝填充效果验证
随机抽取1台生产车,对干膜状态下的车进行切胶试验,检查焊缝中胶填充的效果,经确认,焊缝填充饱满。
3.4 胶附着力检测
干膜状态下用刀切九宫格法对胶附着力进行检测,经确认,胶附着力满足标准。
4 结语
焊缝胶机器人示教及喷涂工艺是车身喷涂品质的有力保证,科学合理的示教及调整工艺参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身防锈能力。通过对焊缝密封机器人涂胶褶皱、拉丝效果改善的解决,不仅解决了焊缝胶遮盖焊缝的效果及车身装配困难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调试过程中总结经验领悟其中的调试规律,在调试过程中找到设备的最佳状态及最合适的工艺。
(详情见《现代涂料与涂装》2017-12)
将胶浆(包括溶剂胶浆、胶乳和水胶浆)均匀地涂覆到织物表面上的工艺。
涂胶方法有刮涂、辊涂、浸涂和喷涂四种。
coating adhesive;spreading
制造很薄的胶布(0.15mm以内),而又要求有较高耐透气性与耐水性时,适宜用涂胶法多次涂胶。若织物强度很小,经不起压延贴胶压力时,宜用涂胶法。织物先涂胶而后压延贴胶,可显著提高纤维与胶料的黏结力。按国家规定,生产车间空气中,汽油气体浓度不得超过0.3mg/L,当浓度达5~6mg/L时,可导致急性中毒。降低溶剂气体浓度最有效的方法是设置溶剂回收装置,并同时设有良好的通风装置。生产车间中的电动机、排风机及照明设备的电开关,都须全密闭式,以避免产生电火花。传动带、涂胶机、搅拌机等,均须安装有效的导静电设备及接地线路,并需有效的灭火器材,时刻注意防火防爆。
1)合理调整涂胶机的涂胶速度。涂胶机在使用中应根据胶种和单板厚度适当调整涂胶辊转速,一般情况下,黏度较大的胶液涂胶速度应慢一些,以防单板表面涂胶不均匀,薄单板涂胶时涂胶速度可以快一些。
2)合理调整涂胶辊对单板的压力。单板涂胶时,涂胶辊给单板适当的压力有益于单板表面胶层均匀、不漏涂,但对于不同厚度的单板,涂胶辊施加的压力应不同。对于薄单板,涂胶辊对单板的压力应小一些,以防单板被压碎。涂胶速度较高时,涂胶辊对单板的压力应调小一些。
3)合理调整挤胶辊与涂胶辊之间的间隙。挤胶辊和涂胶辊之间存在转速差,起到刮除涂胶辊表面多余胶液的作用,可以控制涂胶量。但两者之间的间隙要根据胶种不同适当调整,黏度大的胶液其间隙应调大一些,黏度小的胶液其间隙应调小一些,以防胶液从间隙漏出。
4)合理控制胶槽中的胶量。胶槽中的胶量对附着在涂胶辊表面的胶量有一定影响,通常胶槽中的胶量应能使下涂胶辊沟纹良好带胶。胶槽中胶量太少会使附着在涂胶辊表面的胶液减少,造成涂胶单板表面胶层分布不均或漏涂;胶量过多又会使涂胶辊表面带胶过多,造成胶液的浪费。对于具有上挤胶辊的涂胶机来说,上挤胶辊和涂胶辊间的凹槽用于储存胶液,该槽中的胶量应通过调整输胶量予以合理控制。
1)涂胶机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发现异物及时清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润滑,运动构件是否运转灵活。
2)试运行正常后,在胶槽中注入胶液,再根据单板的厚度、胶液的黏度等合理调整涂胶辊之间的间隙,以及
涂胶辊与挤胶辊间的间隙。
3)涂胶过程中应注意清理单板表面,防止尖锐的杂物划伤涂胶辊表面包覆的橡胶层;长时间使用导致的橡胶层表面沟纹磨损应及时进行修整。
4)长时间停机和每天工作结束后,为防止胶液凝固,要对涂胶机进行彻底清理,清洗干净涂胶辊、挤胶辊和胶槽,对喷溅到机身各处的胶液也要完全清除。清理完成后注意擦干水渍,防止锈蚀。
5)涂胶机停用期间,应使其恢复出厂状态;调整上涂胶辊和挤胶辊回到初始位置,旋转涂胶辊的调整螺母和挤胶辊的调节套,使涂胶辊调压弹簧和挤胶辊顶紧弹簧完全放松,并充分润滑各部件、进行设备保养。
单板涂胶是胶合板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涂胶的质量不仅影响单板的胶合强度和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影响胶合板的生产成本。因此,掌握单板涂胶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与涂胶质量相关的调整,有利于正确合理使用单板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