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
中文名称 |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 所属地区 | 浙江 · 台州 · 天台县 |
---|---|---|---|
遗产编号 | Ⅷ-53 | 遗产类别 | 传统手工技艺 |
申报日期 | 2006年 | 遗产级别 | 国家级 |
1、原料特征:它的主要原料全是天台县本地的特产:生漆(天台街头镇一带)、苎麻(天台南平乡一带);五彩石粉(天台苍山宝华林场的石矿)。
2、质量特征:"干漆夹苎"工艺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考究,质量上乘。它世代相传,是民间工匠长期积累出的一种独特的装饰技艺。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全是手工操作,因此技术要求相当高,在取材和用料上十分讲究,制作的成品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的特点。
3、工艺特征:该工艺全部采用天然材料,制作程序全是手工操作。它使用的天然原材料有13种,以野生苎麻、原始生漆、古瓦粉、火山灰、防火石、朱砂、五彩石等原料,用传统加工方法加以提炼,经过原始烘干、打磨、夹苎、灰漆、水磨、贴金和砑金、罩金等48道工序。
4、艺术特征:它应用于民间的寿棺制作、祠堂庙宇柱梁等外表装饰、寺院的佛像制作。最能体现它成就的是用"干漆夹苎"工艺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神态典雅。
1、历史价值: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的装饰工艺,它见证了历史。它具有保存时间长,不变形不开裂的特点。唐代中期,鉴真的弟子思托在日本用"干漆夹苎"工艺制作的鉴真坐像,公元984年(宋代),天台张延皎、张延裘兄弟用该法制成的一尊"伏填王释迦瑞像"由日僧带回日本,供奉于清凉寺,仍是我们了解当时佛教和造像工艺的最有力的物证。
2、文化价值:它为天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和传播作用。从历史上看,这一技艺用于最多的是佛像制作,它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佛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台山佛教的兴盛,寺院的兴起,更为这一传统技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甚至许多僧人和居士直接参与了这一工艺的传承。
3、艺术价值:用它的制作的成品,色彩鲜艳,光泽润亮。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神态典雅。
4、工艺价值:在它身上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选材的精良,用料的讲究,制作程序的严谨,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5、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干漆夹苎"工艺是民间工匠们谋生的手段。它的原料取自于天台山的树木植物和岩石,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用它制作的佛像等不仅受到本国寺院的青睐,还出口到49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出口创汇。
6、对外交流价值:早在唐朝用该法制作的佛像就传到了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天台山佛教城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为中国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干漆夹苎是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它有完整的技艺流程,其制作由48道工序组成,从型模、上灰、夹苎、披灰到上漆、砂光、上朱、磨光、贴金,均采用苎麻、生漆、古瓦粉、火山灰、桐油、朱砂、五彩石等天然材料。
它是用天台本地的原始生漆、苎麻、五彩石粉、桐油等13种原材料,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后再涂以朱砂等辅料,贴上金箔和砑光,经过工艺处理后完成作品。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全是手工操作,在取材和用料上十分的讲究,经多种技艺处理后,成品综合体现出雕塑、彩绘、金装的艺术魅力。
干漆夹苎的成品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保护及民间器材的制作,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最能体现干漆夹苎成就的是用该工艺制成的木雕佛像,既保持木雕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使佛像造型更具有神韵。其代表作除鉴真坐像外,还有供奉于日本清淳寺的由宋代张延皎、延裘兄弟所作的释迦牟尼像,尚存天台山万年寺的由谢秀旺1984年所作的观音像及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汤春甫于1991年所作的释迦牟尼像。
云锦杜鹃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2米;主干弯曲,树皮褐色,片状开裂;幼枝黄绿色,初具腺体;老枝灰褐色。叶厚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顶生总状伞形花序疏松,有花6-1...
每年五月的天台山,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此时山花烂漫,香飘满园,一年一度的天台山云锦杜鹃节也将举办。
立邦的,多乐士啊,,,都挺好的。。。。。。。。
重庆巴南至綦江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扩能) (K4+420~K28+020) 天台山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 ** 局集团有限公司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 YQTJ1合同段总包部 2017 年 11 月 26 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范围 ......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1.1 施工图纸 ........................................................................ 2 1.2 施工组织设计 ⋯⋯⋯⋯⋯⋯⋯⋯⋯⋯⋯⋯⋯⋯⋯⋯⋯⋯⋯⋯⋯ 2 1.3 主要规范规程 ⋯⋯⋯⋯⋯⋯⋯⋯⋯⋯⋯⋯⋯⋯⋯⋯⋯⋯⋯⋯⋯ 1 1.4 参考手册⋯⋯⋯⋯⋯⋯⋯⋯⋯⋯⋯⋯⋯⋯⋯⋯⋯⋯⋯⋯⋯⋯⋯ 1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2 3.1 方案确定 ........................................................................2 3.2 连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