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钙理化性质
化学式Ca(HCO3)2;相对分子质量162.06,碳酸钙溶于碳酸而成碳酸氢钙。将碳酸氢钙溶液蒸发则得到碳酸钙固体。可溶于水,加热分解;与碱生成正盐。
当碳酸钙遇到二氧化碳和水时,发生化学侵蚀,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日久产生“水滴石穿”的现象,方程式:
CaCO3 CO2 H2O==Ca(HCO3)2
当碳酸氢钙溶于水时,它的水溶液也被称为“硬水”。地下水都是“硬水”。而江河湖海中的水不是“硬水”(硬水是指有钙离子和镁离子等金属阳离子,他们的碳酸盐是不可溶解于水的。硬水检验方法:将肥皂水倒入,振荡,若产生白色垢状物,则原来的水为硬水)。
①(CO2不足时)Ca(OH)2 CO2==CaCO3↓ H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CO2充足时)CO2 CaCO3 H2O===Ca(HCO3)2『现象: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Ca(HCO3)2与NaOH反应
NaOH过量:Ca(HCO3)2 2NaOH=CaCO3↓ 2H2O Na2CO3
离子方程式: Ca2 2HCO3- 2OH- =CaCO3↓ 2H2O CO32-
NaOH少量:Ca(HCO3)2 NaOH=CaCO3↓ H2O NaHCO3
离子方程式: Ca2 HCO3- OH-=CaCO3↓ H2O
中文名称:碳酸氢钙
中文同义词:碳酸氢钙;重碳酸钙
英文名称:CALCIUM BICARBONATE;
英文同义词:CALCIUMHYDROGENCARBONATE;CALCIUM BIS(HYDROGENCARBONATE);BIS(CARBONIC ACID HYDROGEN)CALCIUM SALT
CAS号:3983-19-5
当碳酸钙遇到二氧化碳和水时,发生化学侵蚀,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日久产生"水滴石穿"的现象,方程式:
CaCO3+CO2+H2O==Ca(HCO3)2
当碳酸氢钙溶于水时,它的水溶液也被称为"硬水"。地下水都是"硬水"。而江河湖海中的水不是"硬水"(硬水是指有钙离子和镁离子等金属阳离子,他们的碳酸盐是不可溶解于水的。硬水检验方法:将肥皂水倒入,振荡,若产生白色垢状物,则原来的水为硬水)。
①(CO2不足时)Ca(OH)2+CO2==CaCO3↓+H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CO2充足时)CO2+CaCO3+H2O===Ca(HCO3)2『现象: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Ca(HCO3)2与NaOH反应
NaOH过量:Ca(HCO3)2+2NaOH=CaCO3↓+2H2O+Na2CO3
离子方程式: Ca2+ + 2HCO3- +2OH- =CaCO3↓+ 2H2O+CO32-
NaOH少量:Ca(HCO3)2+NaOH=CaCO3↓+ H2O+NaHCO3
离子方程式: Ca2++ HCO3- +OH-=CaCO3↓+ H2O
两个都是碱性,你看如果两种碱性物质反应,如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碳酸钠碱性介于两者之间,而如果题中两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什么?和碳酸啊,可能么?酸碱反应,只能中和,不能歧化啊(当然比如Cu...
你好碳酸氢钙溶液时碱性的HCO3-水解大于电离HCO3-==H+ +CO32-HCO3-+H2O==H2CO3+OH-所以C(OH-)>C(H+)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7%左右,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
岩溶地貌就是天然水中的碳酸氢钙于洞穴中重新析出碳酸钙而成的。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等时成为硬水。30亿年前地球上空的原始大气的组成是CO,CO2,N2,CH4等气体,但没有氧气.海洋上有海藻,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而消耗了大气中的CO2,从而导致了溶解在水中的O2逸出补充到大气中,这一变化引起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的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Ca(HCO3)2==加热==CaCO3↓+CO2↑+H2O〉形成了地球上的石灰岩.而石灰岩中的碳酸钙[CaCO3]受到CO2和水的侵蚀而慢慢形成了石灰岩洞.在洞穴形成的同时,洞内的堆积地貌也在形成,由于裂缝渗入的地下水中含有饱和的碳酸氢钙,当在洞顶露头后立刻分解。洞内的碳酸氢钙[Ca(HCO3)2]受到热的作用又分解.还原的碳酸钙在洞内形成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瀑等。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重复着上面的变化,形成了今天令人叹为观止的溶洞奇观.
岩溶地貌就是天然水中碳酸氢钙于洞穴中重新析出碳酸钙而成的。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等时就成为硬水。30亿年前地球上空原始大气的组成是CO,CO2,N2,CH4等气体,但没有氧气.海洋中有海藻,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而消耗大气中的CO2,从而导致了溶解在水中CO2逸出补充到大气中,这一变化引起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的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Ca(HCO3)2=CaCO3↓ CO2↑ H2O。形成地球上的石灰岩。而石灰岩中的碳酸钙CaCO3受到CO2和水的侵蚀而慢慢形成石灰岩洞。在洞穴形成的同时,洞内堆积地貌也在形成,由于裂缝渗入地下水中含有饱和的碳酸氢钙,当在洞顶露头之后立刻分解。洞内的碳酸氢钙Ca(HCO3)2受到热的作用又分解。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重复着上面的变化,形成了今天令人叹为观止的溶洞奇观。
溶液中碳酸氢钙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碳酸氢钙可用作钙强化剂、乳化稳定剂、面团调理剂、营养增补剂、缓冲剂、疏松剂、面用改良剂营养增补剂、酵母食料、乳化剂、固化剂、抗氧化增效剂、稳定剂。
1、主要仪器
25.00mL酸式滴定管,25.00mL碱式滴定管,5.00mL移液管,pH-酸度计,50mL烧杯,25mL锥形瓶,分析天平。
2、主要试剂
碳酸钙( 分析纯) ,0. 08367mol/L氢氧化钠,0.1564mol/L盐酸,0.01981mol/L EDTA,甲基橙指示剂,钙指示剂。
1、纯碳酸钙基准物的测定
(1)反滴定法
碳酸根的测定: 用分析天平准确的称取三份0.0800~0.1000g纯碳酸钙于三个洁净的锥形瓶中,用0.1564 mol/L盐酸将其溶解后,然后煮沸5min。待冷却后滴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摇匀后,用0.08367mol/L氢氧化钠反滴定,滴加到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橙色,这时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V1。平行进行试验三次。
钙的测定: 另外称取三份0.0800~0.1000g纯碳酸钙于三个洁净的锥形瓶中,同样用0.1564mol/L盐酸将其溶解后,依次加入50mL去离子水,3mL三乙醇胺、用氢氧化钠调节至pH值大于12,最后加1~2滴钙指示剂后摇匀,用已知浓度的EDTA滴定至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时即为终点,记下体积V4。
(2)电位滴定法
碳酸根的测定: 用分析天平准确的称取三份0.0800 ~0.1000g纯碳酸钙于三个洁净的锥形瓶中,用0.1564 mol/L盐酸将其溶解后,然后煮沸5min。待冷却后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用调节好的pH酸度计的复合电极放入此溶液中,打开搅拌器后用氢氧化钠滴定,开始时边滴定边记录pH值,到pH值变化开始较快时就滴定一滴,等待pH值变化基本保持后记下pH值,依次这样记录到pH值变化到很小时方可停止滴加,然后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V3。平行进行试验三次。
钙测定: 将上述完成碳酸根离子测定的三份溶液,依次加入50mL去离子水,3mL三乙醇胺、用氢氧化钠调节至pH值大于12,最后加1 ~ 2滴钙指示剂后摇匀,用已知浓度的EDTA滴定至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时即为终点,记下体积V4。
2、电位滴定法对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后沉淀和溶液
的测定测定的反应种类有:
(1)5.0%碳酸氢钠和5.0%氯化钙反应的沉淀和溶液;
(2) 加有与碳酸氢钠相同体积5.0%蔗糖的5.0%碳酸氢钠和5.0%氯化钙反应的沉淀和溶液;
(3)7.5%碳酸氢钠和7.5%氯化钙反应的沉淀和溶液;
(4)加有与碳酸氢钠相同体积8.0%蔗糖的7.5%碳酸氢钠和7.5%氯化钙反应的沉淀和溶液。
1)沉淀的测定
用药匙从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的烧杯中取0.1g左右的沉淀物质,用0.1564 mol/L盐酸将其溶解后,用氢氧化钠反滴定,然后用EDTA滴定测钙离子。平行进行试验三次。
2)溶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5.00mL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后还未有沉淀生成的溶液,用0.08367mol/L氢氧化钠反滴定,然后用EDTA滴定测钙离子。平行进行试验三次。
婴幼儿食品 | 营养强化剂 | 19~38g(1.以元素钙计强化量:饮料及乳饮料0.6~0.8g/kg 谷类及其制品1.6~3.2g/kg 婴幼儿食品3.0~6.0g/kg 2.各种钙盐中钙元素含量:葡萄糖酸钙9% 碳酸钙40% 磷酸氢钙(含2结晶水)23% 磷酸氢钙(含5结晶水)17.7% 柠檬酸钙(含4结晶水)21% 乳酸钙13% 乙酸钙22.2% 3.钙源亦可采用牦牛等复合卫生标准的骨粉、蛋壳粉、活性离子钙等;其他钙盐,如氯化钙、甘油磷酸钙、氧化钙、磷酸钙等均可用,强化时均以元素钙计) |
.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指出: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 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 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 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Na2CO3、 NaHCO 3 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 然的融入教学当中。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样更能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流程设计
实用文档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 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 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 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Na2CO3、NaHCO3 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体 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 学当中。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流程设计 讲授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实验:
取一只大茶杯(或试管),将少量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溶解水中,静置片刻,其中还没有溶解的熟石灰便沉积在杯底,此时杯中分成两层:上层是跟水一样清澈的石灰水,其中含有已溶解的氢氧化钙;下层是石灰乳,呈浑浊状态。把上层清澈的石灰水小心地倾倒在一只试管里约2ml,然后通过一支玻璃管(也可用塑料管——喝汽水用的那种吸管代替)往石灰水里吹气。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石灰水就和它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石灰石,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 碳酸钙↓+水
Ca(OH)2+ CO2= CaCO3↓+H2O
如果我们继续往浑浊的石灰水里吹气,不久,它又变得澄清了。这是由于二氧化碳与碳酸钙起作用,生成可溶解于水的碳酸氢钙,因此浑浊液将随着沉淀的溶解而变得澄清。如果把这种澄清液加热,碳酸氢钙又转变为不溶的碳酸钙,于是溶液又重新变浑浊。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 碳酸氢钙
CaCO3+CO2+H2O =Ca(HCO3)2
在大自然里,许多石灰岩地带(主要成份是石灰石),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形成了奇峰异洞,生长了钟乳石、石笋等。
钟乳石和石笋大不相同,一个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一个象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
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地挥发,洞顶上的石灰质愈积越多,终于生成一个乳头——这就是钟乳石的“童年”时代。以后,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有的钟乳石的长度能达到好几米。
石笋是钟乳石的亲密伙伴。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沉积起来。就这样,石笋对着钟乳石向上长。可以说钟乳石是“先生”,石笋是“后生”。但石笋底盘大,本身比较稳定,不容易折断,所以它的“生长”速度常比钟乳石还快。石笋的最大高度能达30米,像是一座平地里长出来的“石塔”。
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不明底细的人还认为是谁凿出来的呢。在许多石灰岩洞里,钟乳石和石笋多数不是连在一起的;那是因为钟乳石折断了,或者过多的石灰质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变路径转移到另一处,又长出一根新的钟乳石。这样,钟乳石和石笋就不会“碰头”了。
地下水在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是它流过的地方就会留下痕迹,或是一道沟或是一个洞,或是一根钟乳石,或是一根石笋,或是一根石柱;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树林”、“珠帘”等奇丽景象。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例如用来烧水的壶底常结一层垢。取出一些加些醋,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是因为自来水里含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们在加热时的分解产物,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
因为大自然中温度没有煮开水那么高,所以钟乳石和石笋等的形成也就没有那么快,是经过几万年的长期沉积,不断变迁才形成的。
有时,碳酸也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麻烦。地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当地面水渗入地下时,碳酸也被带到地下,并与地下石灰岩里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称为“硬水”,因此地下水都属于“硬水”。江河里的水不含碳酸氢钙,不是“硬水”。
有些地方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在煮开水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是不溶解在水中的沉淀物,它沉积在水壶和锅炉的壁上,天长日久便成为一层白色的很坚硬的物质,称为锅垢(俗称水碱)。这层碳酸钙的导热性很差,因此烧水时会浪费燃料。如果锅炉和管道中的锅垢太厚,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工业生产中总是把“硬水”先用化学方法除去或减少碳酸钙,使它软化以后再用。2100433B
石笋是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石钟乳,洞底的形成石笋。
还有是因为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这些露出来的石山,长期受雨水风霜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石峰底座,由于地史时期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的长期冲击,渐渐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继续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形成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石钟乳从上往下长就是了。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长1米,就是10000年了。在地上长成一个尖锥体,很像竹笋,故名石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