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 人民交通 | 出版时间 | 2006年6月 |
---|---|---|---|
页 数 | 171 页 | 定 价 | 23 元 |
ISBN | 9787114060205 |
内容介绍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管理专业等交通土建类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公路与桥梁专业设计、施工和养护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特殊地区分布、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特征等概况及特殊地区公路的概况、发展趋势和本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为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介绍多年冻土的定义、冻胀机理、物理力学性质及地区特征,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基本知识,雪害地段和涎流冰地段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小桥涵基础人土深度及涵洞形式的选择。第三章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介绍黄土的工程特性、水理特性及其对工程带来的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及公路路基的养护方法,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及施工的要点和方法。第四章为盐渍土地区公路,介绍盐渍土地区选线原则与勘测要点,盐渍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和路基边坡、路肩的处理,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盐湖地区路基特点、路基设计和路基施工,盐渍土地区公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盐渍土地区公路日常养护。第五章为沙漠地区公路,介绍了沙漠地貌及风沙运动规律,风沙对公路的危害,沙漠地区公路勘测与设计,沙漠地区公路施工,沙漠地区公路养护。
从北京站到乌鲁木齐 全程共3,477.9公里 1从东便门桥出发,沿北京二环路行驶7.4公里 2在安定门桥右转沿安定门外大街行驶2.2公里 3在安贞桥左转沿北三环中路/北京三环路行驶2.3公里 4在马甸...
不同的工种培训的内容不一样,机械操作手,电工,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等等都是.
不可靠!发达没有什么前景!你要合作找金路公司和晨曦公司!这两个公司比较大!还有藏北公司!我在那曲呆咯4年!相信我 吧!
1,路基湿度根据周边水文条件可能增大, 也可能减小, 直到湿度与地下水和大气水作用达到 平衡状态。 2,路基平衡含水率预测:⑴当路基处于地下水位毛细作用面以下时,潮湿类路基可根据路 基土组类别及地下水位高度, 查表得出不同高度路基处的饱和度。 ⑵当地下水位较深, 路基 含水率主要由大气影响, 路基平衡湿度可根据路基所在自然区划的湿度指标 TMI和土组类别 确定。⑶当路基处于中湿状态(即路基被地下水毛细作用分为上下两部分) ,位于地下水毛 细湿润面以上的部分的湿度由土组类别和 TMI确定平衡湿度, 下面部分湿度由土组类别和距 离地下水位的距离确定其平衡湿度。 3, 二,⒈新建公路的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E0 按照公式 确定,并满足 的要求。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值 MR根据以下方法取得⑴路基填料的回弹 模量可根据三轴实验仪实验方法测得。 ⑵当试验条件受限制时, 可根据土组类别和粒料类型 查 表 得
205 特殊地区路基处理 一、路基填前冲击碾压 (一)填前冲击碾压时,应按本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要求将表层有机质或腐殖质土清除。 (二)试验路段应选择土质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工作面平坦,交 通及试验条件较好,试验路段的直线长度不小于 120m;确定沉降量、 压实度、贯入值等参数。 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量应达到冲击碾压试验 段地表沉降量标准。 (三)在有构造物的路段, 宜在地基冲击碾压完成后再进行构造 物施工。 (四)施工前应查明冲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 并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取开挖隔震沟、 降低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 增加冲击遍数等保护措施。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立 即中断施工,以避免构造物损伤。 (五)全线除地基处理路段外地基表层采用 25KJ三边行双轮冲 击压路机冲击碾压,要求有效影响深度 ≥06m,冲击压实遍数推荐值 20遍,以现场试验段结果为准;冲
地处特殊气候或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特殊地区路基若设计和施工不当,会发生路基变形或破坏,影响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
山坡变形地区 指山坡在重力、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易发生崩坍、错基、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通过这种地区的路基应根据变形的成因类型、生成条件,设置排水和其他构筑物等,以保持路基稳定。
软土地区 指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的饱和粘性土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但山间盆地亦有分布。软土上可修筑低路堤,但填筑高路堤超过临界高度时,会发生路基基底滑动。软土地区高路堤的地基需处理。常用换填、反压、柴排和排水砂井等方法处理。其中排水砂井是在软土中钻孔灌沙,形成许多排水通道,在外荷(预压或真空抽气)作用下,加速软土中水分的排出,使软土压密而强度得到提高。其他如生石灰深层搅拌、旋喷桩、砾石桩和土工织物等新的加固方法也在试用中。
长期以来,实验室注重开展公路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针对山区、旱区和寒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特点,开展路基路面典型结构、路用材料改性、高边坡工程防护、山岭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如“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结构研究“、“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修筑技术研究“、“沙漠地区筑路技术研究“等,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特殊地区公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逐步形成了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山区高速公路现代测设技术“、“公路灾害防治技术“、“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
1)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研究方向;
2)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研究方向;
3)山区高速公路现代测设技术研究方向;
4)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方向;
5)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研究方向。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研究所所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科技新星等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作为核心,由来自道路材料、道路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化学等不同学科,毕业于国内外不同高校的博士构成团队,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11人具有博士后经历,8人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研究所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依托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以及公路建设和运营保障技术“985”优势学科平台,以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交通铺面新材料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紧密围绕交通铺面材料高性能化、生态环保铺面工程材料、抢通与快速修复材料、预防性养护材料、特殊地区铺面材料等方向展开研究,下设水泥基道路材料与结构、道路工程材料循环利用、交通功能材料、高性能沥青材料、交通设施运营安全与管理策略研究中心、重油分析等6个研究中心。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等10余项重大科技项目,若干项省厅级、企事业单位科技项目,在路面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设计、道路新材料功能设计及研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理论与方法、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理论与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共1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研究所以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材料为中心,注重产学研结合,同时拥有一批先进的材料结构分析、表征与性能测试设备,面向国内外开放,力争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知识更新与人才培养,使我国交通建养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