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材料新型混凝土技术》是200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继业、刘经强、徐羽白。
书名 | 特殊材料新型混凝土技术 | 作者 | 李继业,刘经强,徐羽白 |
---|---|---|---|
ISBN | 10位[7122008983]13位[9787122008985]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8-1 |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工程中应用,可供建筑、市政、交通、水利、化工、矿业、冶金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或参考资料。
特殊材料新型混凝土技术目录
第一章 聚合物混凝土
第一节 聚合物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第三节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第四节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
第五节 聚合物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二章 轻质混凝土
第一节 轻质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轻骨料混凝土
第三节 加气混凝土
第四节 泡沫混凝土
第五节 浮石混凝土
第六节 其他轻质混凝土
第七节 轻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三章 纤维混凝土
第一节 纤维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钢纤维混凝土
第三节 玻璃纤维混凝土
第四节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第五节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第六节 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四章 沥青混凝土
第一节 沥青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
第三节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其他品种沥青混凝土
第五节 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五章 绿化混凝土
第一节 绿化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绿化混凝土组成材料
第三节 绿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绿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第五节 绿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六章 装饰混凝土
第一节 装饰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装饰混凝土的分类
第三节 彩色混凝土与白色混凝土
第四节 影响装饰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第五节 装饰混凝土的制品及应用
第六节 装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七章 导电混凝土
第一节 导电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导电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第三节 导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影响导电混凝土性能的因素
第五节 导电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第八章 煤矸石混凝土
第一节 煤矸石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煤矸石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
第三节 煤矸石混凝土制品
第四节 煤矸石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第九章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第一节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概述
第二节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性能
第四节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施工
第五节 其他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第十章 细骨料混凝土
第一节 砌筑砂浆
第二节 抹灰砂浆
第三节 抗冲耐磨砂浆
第四节 高强度喷射砂浆
第五节 沥青砂浆
第十一章 耐磨损混凝土
参考文献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在工程常用的特殊材料新型混凝土的发展概况、原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其他方面。由于篇幅的原因,主要介绍了聚合物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绿化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导电混凝土、煤矸石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细骨料混凝土和耐磨损混凝土。
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由特制水泥及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充分混合而成的刚性、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殊的配制使其在混凝土内部具有渗透作用,并与水作用形成结晶从而封堵混凝土内部裂缝和毛孔,增加混凝土...
NPC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采取工厂机械化生产、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与目前国内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它具有减少施工现场污染、降低噪音、环保、节能、节省大量人工、料具、缩短施工工期、缩减施工成本的...
主要和气温有关系了,需要添加试剂
新型混凝土技术(PPT文档)
活性粉末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 20世纪 90年代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 好的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于桥梁等建筑工程。 活性粉末混凝土(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以下简称 RPC)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 土之后,出现的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都非常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 RPC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同法国一个实验室开发研究出的新型超高性能材料。它是在 DSP(Densified System containing ultra-fine Particles) 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相复 合的高技术混凝土。根据其组成和热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 200MPa 至 800MPa;抗拉强度可以达到 20MPa至 50MPa;弹性模量为 40Gpa至 60Gpa; 断裂韧性高达 40000J/m2 ,是普通混凝土的 250 倍,可
《新型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以泵送混凝土技术和施工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泵送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配合比设计、基本特性、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泵送设备。全书融合了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作者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高性能水泥与化学外加剂适应性的研究以及低成本、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研究。
《新型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建材等部门有关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生产人员的参考用书。
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保证混凝土的适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2)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通常将泵送高度超过200m的泵送混凝土的配制生产、运输、泵送、布料等全过程形成的成套技术称为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SCC)是指具有超高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能的混凝土。骨料要选择接近圆形的骨料,针片状含量一般应控制其小于5%.配合比可采用体积法和直接法计算。
4)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原材料考虑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中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其他水泥;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3.2的中粗砂;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针片状少,孔隙率小的碎石,其岩石抗压强度宜大于100MPa,或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0%;减水剂应选用与水泥匹配的坍落度损失小的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不宜小于20%;掺和料应选用细度不小于40O0cm2 /m3的磨细高炉矿渣、I、II级粉煤灰、硅灰等。配合比设计同普通高性能混凝土,需注意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宜为混凝土体积的35%左右;应通过降低水胶比和调整掺和料的掺量使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泵送混凝土及其性能特点
第二节 国外混凝土泵与泵送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国内混凝土泵送技术概况
第四节 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材料
第一节 概述
一、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二、泵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水化
二、工程常用硅酸盐水泥种类
三、散装水泥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第三节 集料
一、细集料
二、粗集料
三、防止碱骨料反应
四、泵送混凝土集料的选择
第四节 矿物掺和料
一、活性掺和料
二、非活性掺和料
三、泵送混凝土中矿物掺和料的选择
第五节 混凝土外加剂
一、外加剂的分类及应用
二、泵送混凝土中外加剂的选择
第六节 水泥与化学外加剂适应性
一、适应性的概念
二、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改善适应性的主要措施
四、高性能水泥与化学外加剂的适应性
第七节 水
一、我国天然水质特征
二、泵送混凝土拌和用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对泵送混凝土拌和物的要求
二、影响混凝土泵送的因素
三、管道和泵送压力的影响
四、泵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要求
第二节 配合比设计
一、水泥用量的限制
二、坍落度取值
三、合理的水灰比
四、泵送混凝土砂率问题
第三节 粉煤灰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普通粉煤灰泵送混凝土的特征
二、高强粉煤灰泵送混凝土
第四节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二、实现混凝土高强化的技术途径
三、高强混凝土强度方程
四、配制强度
五、水胶比
六、单位用水量
第五节 配合比设计实例
一、C40后张法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C50~C60级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三、C50泵送高强混凝土用于广东番禺大桥工程
四、C60高强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用于青岛中银大厦工程
五、C20泵送混凝土应用于大朝山水电站
六、泵送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七、大体积抗渗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八、C60粉煤灰泵送高强混凝土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可泵性
第一节 概述
一、国内外对混凝土工作性研究
二、泵送混凝土工作性的定义
三、泵送混凝土工作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四、混凝土可泵性的定义
第二节 泵送混凝土流变学原理
一、泵送混凝土流变学原理
二、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方程
三、流变学原理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方法及可泵性区间
一、可泵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二、坍落度试验
三、受压泌水试验
四、受压泌水试验的可泵性区间
五、其他评价方法
第四节 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
一、原材料对可泵性的影响
二、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两大因素
第五节 坍落度损失
一、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机理
二、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因素
三、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控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泵送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
第一节 引言
一、泵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一、原材料
二、实验方法
第三节 LC-HPPC设计理论与原则
一、LC-HPPC设计理论基础
二、LC-HPPC设计原则
第四节 外加剂兼容优化
一、高效减水剂兼容优化
二、不同早强剂优化
三、粉煤灰对强度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LC-HPPC的体积稳定性
一、水化热
二、收缩开裂
第六节 LC-HPPC的耐久性
一、氯离子侵蚀
二、抗硫酸盐侵蚀
三、碱集料反应
四、抗冻融循环破坏
第七节 LC-HPPC成本分析与调整
一、原材料
二、LC-HPPC配制技术路线
三、LC-HPPC配合比调整
四、经济成本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一、LC-HPPC设计原则
二、体积稳定性的增强
三、耐侵蚀能力的改善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五、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泵送设备及管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泵送设备
一、活塞式混凝土泵
二、活塞式混凝土泵主要组成
三、其他形式的混凝土泵
第三节 混凝土输送管道及配件
一、输送管和配件
二、输送管道设计
三、配管与布管
四、输送管中泵送压力变化
第四节 混凝土布料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一、布料杆
二、混凝土泵车
第五节 混凝土泵的使用与维修
一、使用注意事项
二、常见故障及其维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泵送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泵送混凝土的运输
一、泵送混凝土的运输
二、泵送混凝土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混凝土泵的选型与布置
一、混凝土泵的选型
二、混凝土泵的布置
第四节 混凝土输送管道的配置
一、输送管和配件
二、输送管的选择
三、输送管的水平换算长度计算
四、输送管道的布置
五、混凝土泵与输送管的连接方式
第五节 泵送
一、泵送前的准备工作
二、混凝土的泵送
第六节 浇筑及布料
一、混凝土的浇筑
二、混凝土的布料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一节 泵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一、影响外观质量的因素
二、外观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三、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检测
第二节 混凝土强度控制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二、施工配制强度的控制
三、配合比设计与调整的控制
四、拌和物质量控制
五、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第三节 新拌混凝土质量快速检测与评估
一、混凝土质量水平评估
二、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检测
三、混凝土水灰比的快速检测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快速检测
五、混凝土不同物料含量的快速检测
第四节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模板质量控制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三、混凝土质量检查及评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国产部分混凝土泵和泵车
附录Ⅱ 国产部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附录Ⅲ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