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和遮阳:当种子出土达60%以上时,将遮阳网支起,搭建遮阳棚,距地面1-1.2米,为防止阳光直射床面,棚两边宽出床面30-40厘米,如遇连阴雨天,及时揭棚,遮阳网透光度40-50%。在苗木速生期(6月底至7月初)逐步将遮阳网拆除。
水分管理:出苗期采用喷灌,每15天喷灌1次,苗木出齐后根据土壤温度可采用侧方渗灌的方式适量灌溉,连续阴雨天时,做好排水工作。10月底,苗木完全封顶后要灌透1次封冻水。
松土除草:幼苗出齐后,及时人工除草,6-10月每月除草1-2次。
间苗:当苗木出齐后,拔除生长稠密、发育不全和受伤、有病虫害的幼苗,间苗的同时,稀疏地段进行补苗。
追肥:苗木速生期7-8月中旬,结合灌溉施1次磷酸二铵复合肥,同时喷施0.2%尿素溶液1次,在苗木木质化期(9月份),不宜灌溉,施钾肥促进木质化。
出圃时间:2年生苗,出圃时间为春季土壤完全解冻,树液尚未萌动前。
检疫:出圃前对种苗进行病虫害检疫。
苗木调查:按照DB63/T299-1998执行。
起苗:采用人工起苗,严禁拔苗,确保苗木根系完整。
苗木分级:
2年生Ⅰ级苗:地径>0.3厘米、苗高>45厘米、根系长度>15厘米,>5厘米Ⅰ级侧根数8个以上,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
2年生Ⅱ级苗:地径0.15-0.3厘米、根系长度10-15厘米、>5厘米Ⅱ级侧根数5-7个,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苗高30-45厘米。
圃地选择:苗圃地选择在海拔高度为2200-2800米,交通方便、劳力充足、土壤肥沃、有水源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也可选择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缓、土层深厚、避风、向阳的山地做圃地,土壤耕作层要在3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以微酸、中性或微碱均宜。育苗地每3-5年与其他农作物或树种轮作倒茬1次。
整地:春季土壤解冻30厘米以上时进行整地,播种前15天进行深翻,深度20-25厘米,拍碎土块,除去杂物、残根,进行平整。为了防止病虫害发生,育苗前结合整地对土壤使用杀菌、杀虫剂进行灭菌、杀虫处理。结合整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必须提前经过腐熟处理后施肥,结合整地深翻入土,有机肥主要以施磷酸二铵为主。
作床:根据地下水位采取不同的作床方式,苗床走向以南北向为宜。
高床: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潮湿的圃地采用高床。苗床要高于步道8-10厘米,床面宽0.8-1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
低床: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圃地采用低床。苗床要低于步道8-10厘米,床面宽0.8-1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
每年9月份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实量大、果实饱满的母树进行人工采种。采集后对浆果进行搓揉,使果皮肉和种子分离,晾干用细筛过筛进行净种,要求纯净度达到95%以上。将纯净的种子装入纤维袋或麻袋中,置于低温、干燥、通风的库内贮藏。
春季土壤解冻后,平均气温达到15℃并稳定在3d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75-105千克/公顷(5-7千克/平方米)。将处理好的种子和细沙以1:2的比例混拌后均匀的撒在床面上,覆盖0.5厘米细沙,用滚木碾压。播种后及时覆盖遮阳网,进行一次喷灌,播种应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
分布于中国、西伯利亚和中亚;在中国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乐都、互助、大通、祁连、门源、兴海)和新疆(北部、西部至西南部)。生长于海拔1400-3900米的山坡疏林内、沟边云杉林下或阴坡路边灌丛中。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阳台黄瓜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1、阳台黄瓜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早春1-3月时进行,当然在夏秋6-8月也可进行播种。春播的话就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而夏秋季播种则可选择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两种方法。...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
北疆茶藨子(Ribes meyeri Maxim. var.pubescens L. T. Lu):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小枝、叶柄和叶下面均被较密短柔毛;果实较大,直径8-10毫米。分布于中国新疆(巩留、特克斯、霍城、和静、新源、布尔津、福海、青河、博格达山)。生长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坡云杉林下、河谷林缘、山谷灌丛、山沟岩缝或溪流边。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灰棕色或浅褐色,皮长条状剥离,嫩枝带黄色或浅红色,无毛或稍具短柔毛,稀混生少数短腺毛,无刺;芽小,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5-4.5毫米,宽1-2.5毫米,先端急尖,具数枚褐色鳞片,外面无毛或微具短柔毛。叶近圆形,长3-7厘米,宽几与长相似,基部浅心脏形,稀截形,两面无毛,稀于下面脉腋间稍有短柔毛,掌状5,稀3浅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稍钝,顶生裂片比侧生裂片稍长或近等长,边缘具粗锯齿;叶柄长2.5-4厘米,无毛,近基部具疏腺毛。
花两性,开花时直径3.5-5(6)毫米;总状花序长3-5(6)厘米,下垂,具花7-17朵,花朵排列紧密;花序轴和花梗具短柔毛或几无毛;花梗长1-2.5毫米;苞片卵圆形,长1-2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先端急尖或微钝,微具短柔毛;花萼紫红色或浅褐色而具紫红色斑点和条纹,外面无毛;萼筒钟状短圆筒形,长2-3毫米,宽2.5-3.5毫米;萼片匙形或倒卵圆形,长2.5-3.5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钝,边缘具睫毛,花后直立;花瓣狭楔形或近线形,长约1-1.5毫米,先端圆钝,微有睫毛或无毛,下面无突出体;雄蕊稍长于花瓣,着生在低于花瓣处,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白色;子房无毛;花柱长于雄蕊,先端2裂。果实圆形,直径7-8毫米,紫黑色,具光泽,无毛,多汁而味酸。花期5-6月,果期7-8月。
幼苗出齐后要防止发生立枯病,喷洒1-3%的硫酸亚铁或0.3-0.5%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喷洒药剂20分钟后及时洒水清洗苗木,以防止发生药害。第二年起幼苗生长加快,要适当进行追肥,以氮磷肥为主,也可追施叶面肥。苗期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发现病虫侵染,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蔓延成灾。
天山茶藨子属浆果资源,被称为第三代新型果树,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天山茶藨子果味酸,可食用。 果实富含维生素A、B、C、D,可用来制造饮料及酿酒。
天山茶藨子果实也可入药,具有解表之功能,水煎服,主治感冒,除此之外,它还有治疗月经不调,补血补脑,活血,降血脂等作用,并且对治疗赤白痢疾、关节炎、肾炎、维生素缺乏症效果较好。天山茶藨子的芽、花和嫩叶用沸水冲饮,可代茶用,具有清热、明目、润肝、利尿、强心、抗菌之功能。天山茶藨子的根、叶、果实中含有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调血压的功能。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因果可供食而栽培的种包括英国醋栗(R. uvacrispa)、美洲醋栗(R. hirtellum)、黑果茶藨子(R. nigrum)、香茶藨子(R. odoratum)与红果茶藨子(R. sativum)。有观赏价值者包括高山茶藨子(R. alpinum)、香茶藨子、倒挂金钟茶藨子(R. speciosum)、开芳香黄花的金茶藨子(R. aureum),以及蔓生常绿的荚蒾叶茶藨子(R. viburnifolium)。
所有物种包括:
黑加仑(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 阿尔泰醋栗 矮茶藨子 矮茶藨子(原变种) 矮醋栗 宝兴茶藨子 宝兴茶藨子(原变种) 北疆茶藨子 滨海茶藨子 冰川茶藨子 茶藨子属 长白茶藨子 长白茶藨子(原变种) 长刺茶藨子 长刺茶藨子(原变种) 长果茶藨子 长毛茶藨子 长序茶藨子 长序茶藨子(原变种) 刺果茶藨子 刺果茶藨子(原变种) 簇花茶藨子 簇花茶藨子(原变种) 大刺茶藨子 滇中茶藨子 东北茶藨子 东北茶藨子(原变种) 东北小叶茶藨子 | 东方茶藨子 多花茶藨子 鄂西茶藨子 伏生茶藨子 富蕴茶藨子 高茶藨子 革叶茶藨子 革叶茶藨子(原变种) 贡山茶藨子 光萼茶藨子 光果茶藨子 光叶茶藨子 光叶东北茶藨子 贵州茶藨子 桂叶茶藨子 桂叶茶藨子(原变种) 黑茶藨子 红茶藨子 红萼茶藨子 湖南茶藨子 花茶藨子 华蔓茶藨子 华西茶藨子 华中茶藨子 尖叶茶藨子 渐尖茶藨子 渐尖茶藨子(原变种) | 睫毛茶藨子 康边茶藨子 康定茶藨子 阔叶茶藨子 裂叶茶藨子 瘤糖茶藨子 旅顺茶藨子 绿花茶藨子 毛茶藨子 毛长串茶藨子 毛萼茶藨子 毛果茶藨子 美丽茶藨子 美丽茶藨子(原变种) 美洲茶藨子 密刺茶藨子 木里茶藨子 内蒙茶藨子 南川茶藨子 欧洲醋栗 浅裂茶藨子 青海茶藨子 曲萼茶藨子 曲萼茶藨子(原变种) 三裂茶藨子 陕西茶藨子 陕西茶藨子(原变种) 深裂茶藨子 | 石生茶藨子 疏腺茶藨子 束果茶藨子 双刺茶藨子 水葡萄茶藨子 四川茶藨子 四川蔓茶藨子 台湾茶藨子 糖茶藨子 糖茶藨子(原变种) 天全茶藨子 天山茶藨子 天山茶藨子(原变种) 乌苏里茶藨子 无腺茶藨子 西藏茶藨子 细枝茶藨子 细枝茶藨子(原变种) 纤细茶藨子 腺毛茶藨子 香茶藨子 小果茶藨子 小果茶藨子(原变种) 楔叶长白茶藨子 异毛茶藨子 英吉利茶藨子 圆叶茶藨子 紫花茶藨子 |
茶藨子科茶藨子与醋栗
有些学者将醋栗独立为醋栗属(Grossularia)。茶藨子通常无刺,醋栗则多刺;前者的花常聚生成簇,后者则常单生;两类植物的果实均可烹煮或烤食。
域: 真核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虎耳草目 (旧分入蔷薇目)
科: 茶藨子科
属: 醋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