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SAC/TC460,英文名称为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460 on Stone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第一届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1名顾问和34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1),邹传胜任顾问,徐永模任主任委员,刘建华、余明清、周加彦、郑春岐任副主任委员,张伟儒任委员兼秘书长,周俊兴、邓惠青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北京中材人工晶体有限公司和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石材基础、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石材技术委员会(ISO/TC196)相关联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GB/T 13890-2008《天然石材术语》实施指南
第三章 GB/T 17670-2008《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实施指南
第四章 GB/T 18600-2009《天然板石》实施指南
第五章 GB/T 18601-2009《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实施指南
第六章 GB/T 23452-2009《天然砂岩建筑板材》实施指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编制说明
第三节 国外相关先进标准介绍
第七章 GB/T 23453-2009《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实施指南
第八章 GB/T 23454-2009《卫生间用天然石材台面板》实施指南
第九章 GB/T 9966.8-2008《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
附录 欧洲石材品种名录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发布实施的各个石材标准制定背景和制定过程,与国外相关先进标准的异同,并对标准条文作必要的解说和补充叙述。同时本书增加了与标准实施有关的一些基础内容,如石材标准简介、数据处理、误差理论等,方便初学者。本书适用于石材企业管理和检验人员,亦可作为22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从事石材应用、检测和验收人员的实用手册。
石材护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 狭义的石材护理通常就是指对建筑物使用的装饰石材的护理,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建筑装饰用的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护理的范畴,它应包括天然石材、人造石材、复合石材以及一些以石材为...
天然花岗石是从天然岩体中开采出来,经加工后成为板材。其特点是硬度大、耐压耐磨、耐火、耐腐蚀,可用于居家中的各种台面,但价格贵、自重较大。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进行地面、台面装潢时,选用大理石和花岗...
石材的分类 装饰类石材可分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两大类,天然石材指的是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和板岩等经锯切,抛光等物理方法加工而成的石质建筑材料,包括块料、板料和磨光的饰面板材;不包括用于骨料或人造石...
国家《天然石材统一编号》标准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 1998年 3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 主持召开了审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 发展,由过去的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 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出口创汇在建 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 年代,我国外贸系统,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如:北京“ M101”, 山东省“ M311”,“G386”,福建“ G635”,“G603”,广东省“ 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 了当时国内外贸易 trade/ 中的需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益
国家《天然石材统一编号》标准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 1998 年 3 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主持召开了审 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由过去的 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 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出口创汇在建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 年代,我国外贸系统, 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 如:北京“M101”,山东省“M311”, “G386”,福建“ G635”,“G603”,广东省“ 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了当时国内外贸易 trade/ 中的需 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7日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村庄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名标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规定了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要求,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并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
同时,标准还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1 实施原则
实施知识管理宜遵循以下原则:
1.1 领导作用
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系统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对领导者、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是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
不同组织由于其行业环境、组织特点、战略选择和知识特征的不同,会导致该组织在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上方向和路径不同。因此,组织需要基于对自身经营战略、知识管理现状及其需求的分析,将知识管理战略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战略之中,以支撑组织战略目标。
组织需要在不同的规划期内,以核心业务为导向,针对业务热点或主题来推进知识管理,实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知识管理涉及到人员、文化、制度、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实施时,应抛弃单纯从技术出发的观念,宜将知识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与组织现有的文化和行为模式相融合。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技术设施来保障知识管理的实施,从而在业务或文化角度推进知识管理时,使知识管理的成果固化和持久。
组织应制定制度鼓励员工创新,将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的创新自主性。鼓励员工勇于试错,并愿意承担员工创新的风险;在员工创新的过程中,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应通过知识管理来固定、分享和保护。
在组织创造、积累、分享和使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组织内部知识的安全保密,维护好组织知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因人员的流动、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因素导致的知识流失与损失。
知识管理作为组织内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应定期检查评审,持续改进。
2 实施准备
实施准备包括如下事项:
2.1 识别变化因素
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涉及诸多部门与实施环节及诸多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可能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变化因素,易造成知识资产的流失、贬值和被窃取,从而导致知识管理实施的失败。因此,预先识别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管理实施风险。
知识管理实施的目标就是基于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知识管理需求,提高组织整体协作水平,使知识管理的主体能够快速而方便地访问到所需要的知识,通过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也就是说,通过系统性地利用知识、处理流程和专家技能,不断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技能素质。
在知识管理实施之前,有必要知道组织机构当前的知识管理状态和水平,即对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成熟度进行评价,从而定义知识管理实施基准。
通过持续的、可重复的诊断流程,出具知识管理分析报告和知识管理实施建议书,进一步指导知识管理实施活动。
开展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要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负责知识管理实施的知识管理办公室或知识管理负责部门。同时,应设立知识主管,有条件的可设首席知识官(CKO),负责知识管理实施、运营和维护。
当知识管理实施基准确定后,应遵照组织知识管理方向实施知识管理。为了保证实施的正确性,应确定知识管理的实施阶段。
3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以下4个阶段:
3.1 认知
认知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明确知识管理对组织发展的意义,统一组织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主要工作:
---对组织的员工(特别是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全面完整地认识知识管理;
---预估知识管理为组织带来的长、短期效果。
---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不要忽略组织文化和管理现状。
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主要工作:
---组织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成熟度分析;
---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等多层级进行知识梳理及知识规划:a)战略层级:组织战略解读和业务分析、组织知识体系建立、组织关键知识领域识别、关键知识领域PDC分析(掌握度(Proficiency)、扩散度(Diffusion)、编码度(Codification)分析)及提升行动设计;b)流程层级:组织流程体系建立、关键流程梳理、关键流程知识梳理,基于流程的知识提升设计及辅助实施;c)岗位层级:岗位角色模型建立、岗位知识模型建立、岗位知识梳理、基于岗位的能力提升设计及提升行动辅助实施;
---明确知识管理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蓝图规划,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组织文化、技术等三个方面;
---制定组织知识管理实施具体计划。
本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试点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
---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进行知识管理模式分析,拟订合适的知识管理方法。
---进行知识战略规划(KSP),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知识管理模式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动。
---按照知识管理技术蓝图规划及实施计划,完成知识库或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
---结合组织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然后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有效管理,将整理的知识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填充到平台上,并进行试点应用;
---对知识管理平台应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统计、分析和评价;
---总结试点经验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模式和下一步推广计划。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在组织内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推广内容可包括:
---在组织中其他部门推广知识管理试点部门的实践经验;
---知识管理全面地融入组织业务流程和价值链;
---组织全面应用知识库或知识管理系统;
---推广实践社区、学习型组织等知识管理实践活动。
4 评估和改进
评估、维护和改进是实现知识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保证。
评估的工作重点是与设计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组织知识管理的效果,找出偏差原因,然后对系统进行调整或者改进。评估涉及的内容可包括:应用广度、应用深度、应用效果。
改进是在知识管理体系投入应用之后,按照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对系统运行情况及业务流程进行的日常性补充、改进和优化。
5 制度化
制度化应始终贯穿于知识管理实施全过程。制度化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组织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工作,组织应修订战略,并进行组织构架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准确评估知识管理在组织中实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知识管理将有力促进每一位员工的发展,有力促进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能耗限额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组织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建筑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写了《企业节能系列国家标准实施指南统一宣贯教材:建筑材料产品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企业节能系列国家标准实施指南统一宣贯教材:建筑材料产品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应用指南》分别对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三个建筑材料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制定背景、过程、指标确定依据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对能耗限额标准的内容进行逐章逐条的解释,对如何实施建筑材料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提出具体措施和示例。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