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区域内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人为土(anthrosol)是在长期人为生产活动下,通过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改变了原来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物质循环与迁移累积,促使土壤性状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又具备了可用于鉴别的新的发生层段与属性,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土壤类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稻土。早地或自然土壤开垦后改为水田,长期表层淹水、水下耕作,不断地干湿交替,使土壤剖面上出现了氧化还原层,地理位置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又形成不同的水稻土。
旱地耕作下,经过长期的施用土杂肥、有机肥,或引水灌溉,使表层土壤不断加厚,而原来的表层被掩埋,也会形成人为土。如灌淤土、菜园土等。人为土是改造土壤资源的结果,大多数人为土经过人类长期的改良,其肥力逐渐提高,使之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水稻土生产的水稻占我国粮食产量的一半左右,而菜园土是城市菜篮子的基础。
高山土(slpine soil)主要指在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山地森林带与高山冰雪带之间广阔无林带形成的土壤类型。
高山土是高山生物气候下形成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紧靠雪线的冰缘地带最高寒,形成的寒冻土是垂直分布的最上层土壤类型第二层是高原寒带的草甸土、寒钙土和寒漠土,底层是高原亚寒带的黑毡土、冷钙土和冷漠土最下层是高原温带的冷棕钙土。
在青藏高原上,随着气候干湿度从东南向西北变化,其分布也呈规律地更替,即从东南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草毡土和黑毡土,向西北方向逐渐过渡到半干旱气候区的寒钙土和冷钙土,最后过渡到北部干旱气候区的寒漠土和冷漠土。
初育土是由于成土物质不断更新,土壤无明显的物质移动或聚积,土壤发育微弱,保留明显的母质状态的土壤。
初育土根据母质特征的差异,可划分为土质初育土和石质初育土两个亚纲。土质初育土起源于疏松母质,包括冲积土、风沙土和黄绵土3个土类石质初育土起源于坚硬的母岩,包括紫色土、石灰岩土、火山灰土、磷质石灰土、石质土、粗骨土等。
初育土所处的地貌类型多样,有强烈水土流失的山丘坡地,也有坡积、洪积作用盛行的坡麓地带或山前平原,或为泛滥频繁的冲积平原,风沙活动强烈的流沙地带等。
初育土形成的母质不同,对初育土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石灰岩含大量的碳酸钙,对土壤的风化和形成有强烈的阻滞作用,使形成的土壤瘠薄。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如滥星、滥伐、滥牧造成强烈的侵蚀作用,也会阻碍土壤的形成过程,使土壤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如黄土高原的黄绵土。
在南海诸岛上分布着由珊瑚碎屑与鸟粪堆积而形成的磷质石灰土在四川、贵州、广西以及云南东部一带,有大面积石灰岩山地,大多发育形成石灰土,如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在四川盆地有大面积紫红色砂质岩出露地表,形成紫色土及紫泥田。这些土壤与所在地的地带性土壤均有显著差别。
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平原等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都集中分布着大片的潮土、水稻土以及各类早作土壤。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历史悠久,其南部汾、渭河谷地的褐土经长期耕作,多形成壤土,在侵蚀严重地段则形成由黄土母质直接发育的黄绵土。
东部沿海大面积的滨海盐土,华北、东北等地河谷平原的盐土、碱土,西北干早地区盆地中的绿洲土、盐土以及含盐风化壳与风沙土等,皆因区域性水文、母质、气候条件的独特性而形成了这些区域性土壤。
湖泊四周,随地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水分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以湖泊为中心向外扩展,依次出现沼泽土、草甸土与其他地带性土壤,形成盆形土壤组合。
土壤的区域分布是由于微地形或人为改造自然的结果。因地域与利用方式不同,变化很大,梯田式土壤复域多见于丘陵地区,尤以南方水稻区为普遍,多由枝死上上壤组合发展而来。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从丘陵顶部到沟底,依次建成了岗地、畈田和冲田,并相应形成了黄土、小粉土、马肝土或青泥土组合。 2100433B
(1)施用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掺入100~200g的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维持2~3年。 (2)施用亚铁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亚铁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对于特别粘重的土壤,用量...
1、浇施磷酸二氢钾溶液2、施用亚铁粉末3、施用粉4、浇施食醋液5、掺拌松针土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与气候带及地带性植被相一致,气候带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随着温度变化,相应的土壤类型是热带的砖红壤(海南、广东、广西),南亚热带是赤红壤(广东、...
论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的形成——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分布着各种具有地区特点的“区域性土”:北部的黄土、南部的红土、中部的老粘土以及东南近海的海洋软土(包括沿海的软土)。它们和一般粘性土的工程特性不同,故而人们有时称之为“特殊土”。笔者曾分别...
特殊区域性地质土类分布与性质讲义(25页)——本资料为特殊区域性地质土类分布与性质讲义,共25页概况:黄土是我国地域分布最广的一种特殊性土类。其主要特征有:颜色呈黄色或褐黄色;颗粒以粉粒(0.075-0.005mm)为主(一般为55%以上);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
《滑坡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可供从事滑坡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和使用。
成永刚,男,1972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路基专业副总工程师,1997年7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公路路基的咨询、设计及施工工作,参与了国内多个省份公路和铁路系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参与或负责的施工、设计、咨询工程分别获得了甘肃省、广东省、四川省等省份建设厅、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咨询协会的奖励。在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等发表论文31篇,参加了《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防治实例》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其中,参与编写的《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入选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及“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并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森林土壤遍布世界各个纬度地带,而以温带和寒温带针、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如暗棕壤、棕壤和灰化土)面积为最大;热带、亚热带森林下发育的各类土壤(如红壤、黄壤、砖红壤等)的面积约为前者的1/4 。除冻原、沼泽、草原和荒漠外,全世界约有一半的土壤属于森林土壤;但其上现仍覆盖着森林的土壤已仅占陆地总面积的30%左右,约3800万平方公里。在中国,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区的山地。森林用地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其中现有林地12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仅为12%左右;其他为各种疏林地、幼林地以及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大约 100多万平方公里。
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受水热条件的控制。
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随纬度由南到北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土壤类型也按纬度方向由南到北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在我国东部,形成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由南而北依次分布着:砖红壤一赤红壤一红壤、黄壤一黄棕壤一棕壤一暗棕壤一漂灰土。
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以及山脉,地势的影响,造成温度和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使水热条件在同一纬度带内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随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性质和土壤类型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地也随经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称为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在我国西部形成干旱内陆性土壤地带谱,由东向西分布着:黑土一灰褐土一栗钙土一棕钙土一灰钙土一灰漠土。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乖直地带性。
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是指土壤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在中小地形上,土壤因为受到局部地形、母质、水文地质、人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土类型的分布在局部范围类产生了差异称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或土壤隐域性分步。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