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碎屑直经范围从2至75(mm),最大直径上至3英寸,术语称作砾或卵石,范围从75至250mm(3至10英寸)称作中砾(如果是圆的),或板石(如果是扁平的);如果直径大于250mm称作石或巨石 。
砂或砾可以是球形的或不规则形,主要取决受到磨蚀的程度,不包被粘粒或粉粒的砂粒,即使湿时也不粘结,砂粒不像粘粒那样可以塑成形状,因为它设有可塑性,砂粒的持水性也低,是因为分散的颗粒空隙大,水和空气容易通过,因此,砂和砾含量多的土壤,排水和通气良好,但易干旱。
粉粒大小居中,性质也介于砂粘之间,它们是不规则的碎屑,形以各异,很少光滑和平坦状,粉粒实际上是微形砂粒,通常石英是占优势的矿物,粉粒粒级由于它往往带有粘粒膜,因此具有一些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附性。但这些都远不如粘粒大,粉粒可以引起土壤表面紧实和结壳,除非补充足够量的砂、 粘和有机质。
粘粒单位质量表面积特别大,因为单粒大小很小,,细胶体粘粒是中砂粒同重量表面积的1000倍。胶体粘粒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面积)变化幅度约10至1000平方米每克(m/g)相比之下,最小的粉粒和细砂粒分别为1和0.1m/g,由于水的吸附,养分和空气的吸附,以及颗粒间的相互吸引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所以粘粒很大的表面积对决定土壤性质有很大意义。
当粘粒湿润时具有粘着性和可塑性或易塑成形,土壤中粘粒的存在,给了土壤较细的质地,并使其中的粘粒的形状从片状至圆形水和空气运动较慢。
粘土湿润时变得易粘着,干时硬结成块,需要适当管理。粘土湿胀干缩性强,粘粒含量多的土壤持水量通常也高。2100433B
砂粒和粉粒以原生矿物为主,其中石英最多;黏粒基本上以次生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原生矿物极少。
各粒级在矿物组成上不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一般规律是,土粒越粗,石英含量越高,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土粒越细,石英、长石含量越低,云母、角闪石越多,二氧化硅的含量越低,而铁、铝、钙、镁、磷和钾等氧化物的含量越高。矿物组成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土粒愈细,所含养分越多,次生矿物的含量越高。砂粒和粉粒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黏粒中铁、钾、钙、镁等的含量较高。一般来讲细土粒养分含量高于粗土粒养分含量。
土粒大小不同,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土粒从石砾到砂粒、粉粒直至黏粒,颗粒直径逐渐变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都逐渐增强,保肥性相应提高,可塑性从无到有并不断增强,而通气性、透水性逐渐减弱。土粒直径在0.01 mm左右为一明显的分界线,即粒径>0.01 mm的略具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和保肥性,少见可塑性;而粒径<0.01 mm的,土粒越细,吸水性、黏结性、黏着性、保肥性和可塑性越强,而通气性、透水性越弱。
国际制
1930年莫斯科第二届国际土壤学会制定了国际制,这种分级制把土壤单粒分为四个基本粒级:石砾、砂粒、粉粒、黏粒 。
卡庆斯基制(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由苏联土壤学家于1957年修订而成。大体把大于1mm的土粒称为石砾;l~0.01 mm的称为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状类似砂粒: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小);小于0.01 mm的称为物理性黏粒(物理性状类似黏粒:可塑性、膨胀性、黏着性大)。
中国制
中国制是在卡庆斯基制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1987年《中国土壤》正式公布,把黏粒的上限提高到公认的0.002 mm,把黏粒分为粗细两个级别。具体分级如下。
石砾粒径>1 mm
砂粒粒径: 粗0.25~1mm
细0.05~0.25mm
粉粒粒径: 粗0.01~0.05mm
中0.005~0.01 mm
细0.002~0.005 mm
黏粒粒径:粗0.001~0.002mm
细<0.001mm
美国农部制粒级分级
美国农部制粒级分级是1951年在美国土壤局制的基础上修订,把黏粒上限从0.005mm下降至0.002mm,这是根据当时对胶体的认识而定。这一黏粒上限已为世界各国粒级制所公认和采用。农部制在美国土壤调查和有关农业的土壤试验中应用,在许多国家称为“美国制”。
纵观各种粒级分类制,虽然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都是把土壤分为砂粒、粉粒、黏粒三类。
(一)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土壤类型:砖红壤 特征:砖红壤是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
(1)施用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掺入100~200g的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维持2~3年。 (2)施用亚铁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亚铁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对于特别粘重的土壤,用量...
土壤侵蚀类型1、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土壤侵蚀一词系指侵蚀的类型或形态,如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类型,...
自然土壤的颗粒有大有小,它的组成和性质对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起巨大作用。土壤颗粒大小不同,性质也不同 。因此按照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为若干等级或若干组,称为粒级(粒组)。相同粒级的土粒,其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而不同粒级之间则有明显的差异。通常所讲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就是粒级名称。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 、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 一个整体 ―― 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 , 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 ―― 地域分异(绝对的) 。 2自然带 ―― 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3世界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 沙漠狐、 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 林带 地中海气候
应用了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土壤Cu、Zn、Ni、Pb、Cr和Cd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确定了铜尾矿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铜矿尾矿库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该地区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超过600,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Cd、Cu、Pb、Ni、Cr、Zn,其中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033%、18.825%、6.24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Zn、Ni、Cr的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了Cu和Cd的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Pb的信息。
粒级纯度(purity of particle group)是指某一名义尺寸级别的骨料或粉料中实际符合该尺寸要求的颗粒的百分数。粒级纯度是炭素厂内管理破碎、磨粉作业的一项工作指标,并和计算工作配方有关 。
粒度是指矿粒大小的尺寸,一般以该矿粒最大长度来表示。通常物料是由各种粒度的矿粒群组成的。为了表示物料粒度的组成情况,常以若干个级别(或称粒级)所占的百分数来表示。例如某种物料中3-1毫米粒级占10%,即这一级别范围的物料最大粒度为3毫米,最小的为1毫米。这一粒级物料的含量占整个物料的10%。
划分燃煤粒度的范围(如0.6mm;6.13mm;13.25mm等)2100433B
根据以上筛分结果,该1-2mm骨料颗粒的粒级纯度为77%。磨粉机磨制的细粉一般控制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相当于泰勒标准200目),如取细粉试样经标准筛筛分后,小于0.075mm的含量为80%,则该细粉的粒级纯度为80%,细粉的粒级纯度也是稳定配料质量(控制实际粒度组成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