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透平压缩机轴向力调控与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 | 依托单位 | 北京化工大学 |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高金吉 |
大型透平压缩机是石化等流程工业的心脏设备,其功率消耗是决定产品能耗主要因素。压缩机气体通过平衡盘的泄漏量为入口流量的5-10%,降低内泄漏是提高机组容积效率的关键。干气密封泄漏量仅为迷宫密封的1/50到1/100,,是用于离心压缩机轴端密封的成熟技术,新机组已80%采用,但至今国内外机组所有平衡盘密封仍采用迷宫或蜂窝密封。主要原因是平衡盘密封压差和直径远比轴端密封大,运行中易损坏,更换须拆整机。为此,首次提出平衡盘密封采用干气密封为主的复合密封结构,和适应工况变化调节平衡盘压差的轴向力调控原理。应用监测诊断、智能决策、容错控制、主动控制和嵌入式技术,研制转子轴向力调控系统;进行增大转子轴向阻尼和改进密封结构,提高其可靠度的实验研究,以确保新型复合密封及止推轴承安全可靠,大幅度减少故障停机和气体内漏及轴承功率损耗,机组效率可望提高4%。为研制高效率高可靠度的透平压缩机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 2100433B
批准号 |
50575016 |
项目名称 |
透平压缩机轴向力调控与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503 |
项目负责人 |
高金吉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8(万元) |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压缩机灾 工业上应用极为广泛。压缩机因其用途广泛而被称为“通用机械”。根据压缩气体的使用性质不同的特点可分下列几种: 1、 压缩空气作为动力: 共驱动各种风动机械,风动工具排气...
请教:在密封技术中什么叫轴向密封,什么叫径向密封,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明吗?谢谢
O型圈被哪个方向压迫,则是哪个方向的密封。装在轴上、孔内的沟槽中,O圈是径向压缩的,称之为“径向密封”装在端面沟槽中,O圈是轴向压缩的,称之为“轴向密封”
上实验台一拉数值就出来了吗再和理论值对应下
施工方案范本 透平压缩机组安装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7 页 1编制说明 1.1 本范本主要适用于以工业蒸气透平为驱动机所组成的透平压缩机组,对于以电机为 驱动机所组成的机组可参照本范本编制。 1.2 本方案以说明机组施工程序、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领为主要内容进行编 制,故本方案只列出与说明安装程序及施工方法等相关部分的技术数据。各工序的操作 细则及详细的技术数据等通过现场技术交底、质检卡、安装指导图等形式出现。 1.3 安装施工人员应在熟悉施工方案、图纸、质检卡,了解所承担的安装项目、各项技 术要求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施工。 2 编制依据 1) 机组总体技术说明书 2) 各单机技术说明书 3) 随机图纸 4) 设备出厂检验证明书 5)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83 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11-92 3
空分装置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分离空气成分,并生产氮气、氧气或者其他类型的稀有气体。随着我国煤化工领域的飞速发展,空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以空分装置的工艺流程为切入点,详细阐述空压机、氮压机等空分装置的控制要求,并结合西门子PLC技术,探究空分透平压缩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以期不断优化控制系统,提升空分透平压缩机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轴向力是工程力学的一个概念,轴向力,顾名思义就是沿着轴旋转中心方向所受的力,你拉一个圆柱把圆柱纵向拉长,我们就叫那个力是轴向拉力, 径向力与轴向力是垂直的。
(1)数值模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深井离心泵的性能及轴向力,在工作流量区间可以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数据,但数值模拟预测值在偏离泵的工作流量区间时误差相对较大。
(2)在进行轴向力测量时,应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将数值归零,从而使所有转子的重量都落在电动机轴上,保证所测数值为叶轮旋转时所受轴向力的大小。
(3)前、后盖板上的轴向力分量是叶轮轴向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减小后盖板直径可以有效地平衡部分轴向力。
(4)深井离心泵的轴向力随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泵长时间在小流量下运行 。2100433B
所说的轴向力是惯性力,物体在转动时由于存在角速度则会产生一个向心加速度,一般的物体在做转动时都存在一个瞬时轴,可以把这个物体看作是在绕瞬时轴作定轴转动,从而向心加速度指向瞬时轴。而惯性力的方向正好与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反,这就是所说的轴向力。
一般惯性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角速度,质量,形状,以及质心等等都有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就可以用一个公式解答的。一般质点在绕定轴旋转时,向心力F=m*w^2*r,m是质点的质量,w是旋转角速度,r是旋转半径。如果是刚体的定轴转动,产生惯性力,这属于静平衡和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