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其生产过程是:将松散的纤维素溶解在 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中,配成纺丝溶液;经过过滤和脱泡后,在水或稀碱溶液的纺丝浴中凝固成形,再在含2-3%硫酸溶液的第二浴液中使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合物发生分解 而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纤维经水洗涤,再用稀酸液处理除去铜的残迹,此后再经洗涤上油并干燥。
中文名称 | 铜铵纤维 | 时 间 | 1857年 |
---|---|---|---|
属 于 | 纤维素纤维 | 实验者 | E.施魏策尔 |
铜氨纤维比较昂贵,其用途与粘胶纤维大体一样,但铜氨纤维的单纤比粘胶纤维更细,触感柔软,光泽适宜,所以常用做高级织物原料,特别适用于与羊毛、合成纤维混纺或纯纺,做针织和机织内衣、女用袜子以及美丽的缎绸。
铜氨纤维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种,一般为1.2D以下,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制成单丝条0.4D的纤维。
铜铵纤维概述
将植物杆茎经化学处理提炼得到的纤维素溶解在铜铵溶液中,纺制而成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反应式为:
1857年E.施魏策尔将氢氧化铜溶解在浓氨水中,制成可溶解纤维素的铜铵溶液,后经W.克鲁克斯等人的研究,制成铜铵纤维。
制备一般用α 纤维素含量高的浆粕,溶解于铜铵溶液中,制成浓度很高的纤维素溶液。采用漏斗式拉伸纺丝法,溶液从喷丝头喷出与水浴液一起从纺丝漏斗中流下,在大约拉伸至400倍的过程中,逐渐固化成为丝条。铜铵纤维的纺丝方法有:绞式、离心式和连续式三种。喷丝头用镍或不锈钢制成,孔径为0.5~1毫米,可制成纤度极细的纤维。丝的截面不分皮芯层,且可将两根或多根单丝粘着在一起,制成无捻丝。
铜铵纤维所用化学药剂主要为氧化铜和氨或者碱式硫酸铜和氨,理论上两者都可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回收。
性质和应用铜铵纤维在外观、手感和柔软性方面与蚕丝很近似,它的柔韧性大、富有弹性和极好的悬垂性,其他性质和粘胶纤维相似。在显微镜下,纵向呈圆柱状,截面呈圆形。一般铜铵纤维纺制成长纤维,特别适合于制造变形竹节丝,纺成很像蚕丝的粗节丝。铜铵纤维适于织成薄如蝉衣的织物和针织内衣,穿用舒适。
随着粘胶纤维的兴起,铜铵纤维曾一度失去竞争能力,目前因铜和氨的回收方法有较大改进,工艺简单,无污染,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是的。在工业上,把磷酸一铵简称一铵。【磷酸一铵介绍】:磷酸一铵(MAP)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有效磷(AP2O5)与总氮(TN)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该产品一般作追...
氯化铵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对黑色金属和其它金属有腐蚀性,特别对铜腐蚀更大,对生铁无腐蚀作用。碳酸氢铵是一...
主要区别是工业氯化铵的纯度比农用氯化铵的大。按照国家标准GB/T2946—2008,工业氯化铵必须含氯化铵99.0%以上才合格(相当于含氮25.9%以上),而农业氯化铵合格线是含氮24.0%。...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
(1)主要性能:铜氨纤维的性能在许多方面与粘胶纤维相似,特别是用碱法成形的长、短纤维,几乎和粘胶纤维完全一样。但用水法成形时,由于采用了粘度高、纤维素聚合度高的溶液,所以它的断裂强度也较粘胶纤维要高,一般干态下断裂强度为2.3—2.4g/D,湿态下断裂强度为1.2—1.3g/D。水法成形的纤维结构均匀,表层没有定向层圈,因此在同样的染色条件下,染色亲和力较大,上色较深。
铜氨纤维容易燃烧,在80℃就枯焦。能被热稀酸及冷浓酸溶解,遇稀碱液轻微受损,遇强碱引起膨化及强度的损失,最后溶解。铜氨纤维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铜氨溶液。
(2)检验方法:详见ZBW52002—87《进口粘胶、铜氨、乙酸丝检验规程》。
近年来,全国碱行业效益欠佳,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多。为拓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我公司决定生产工业用氯化铵。
重点回顾了铜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铵厂(以下简称铜陵磷铵厂)开车以来围绕装置达产达标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该厂在环境保护、“三废”综合利用及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成功尝试,总结了近十年来该厂在技术改进和技术进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