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了第1版教材的特色,并根据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程测量技术的成果,调整完善了教材结构,增加了新内容。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测量高新技术的应用,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兼顾补充了卫星大地测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加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解算的算例。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 1.2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1.3 地面点位的表示 1.4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水准仪和水准尺 2.3 水准仪技术操作 2.4 水准测量的实施 2.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 水准测量误差 2.7 三、四等水准测量 2.8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2.9 电子水准仪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经纬仪 3.3 经纬仪技术操作 3.4 水平角测量 3.5 竖直角测量 3.6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7 水平角测量误差 3.8 电子经纬仪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全站仪测量 5.1 基本构造 5.2 分类和等级 5.3 测量功能 5.4 检验与校正 5.5 仪器操作和使用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直线定向 6.1 三北方向 6.2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 6.3 方位角与象限角 6.4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6.5 陀螺经纬仪定向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 7.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 7.2 时空参考系 7.3 系统组成 7.4 GPS测量原理 7.5 GPS静态测量 7.6 GPS实时动态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测量误差 8.1 测量误差概述 8.2 评定精度的指标 8.3 误差传播定律 8.4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8.5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8.6 测量平差简介 思考题 习题 |
第9章 控制测量 9.1 概述 9.2 导线测量 9.3 交会定点 9.4 高程控制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 10.1 地形图概述 10.2 地形图比例尺 10.3 地物的表示 10.4 地貌的表示 10.5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0.6 图廓和注记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11.1 测站点的增补 11.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1.3 碎部测量 11.4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11.5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11.6 航空摄影测量制图 11.7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1.8 地形图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1.9 数字地图及其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线路测量 12.1 线路测量概述 12.2 线路初测 12.3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12.4 转角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12.5 圆曲线测设 12.6 复曲线 12.7 缓和曲线 12.8 线路纵断面测量 12.9 横断面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建筑施工测量 13.1 概述 13.2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13.3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13.4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3.5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13.6 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13.7 管道施工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道路、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 14.1 道路施工测量 14.2 桥梁施工测量 14.3 隧道施工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15章 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 15.1 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 15.2 竣工测量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Ⅰ 测量实验须知 附录Ⅱ 课堂实验 附录Ⅲ 测量实习 附录Ⅳ 测量计算中的有效数字 附录Ⅴ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版权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该书共分15章。前11章主要叙述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测量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常规的光学和电子测绘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地形测绘以及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应用;后4章主要叙述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线路工程的初测定测、曲线放样,管道、建(构)筑物、桥梁和隧道的施工测量以及变形监测。此外,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数字地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测绘新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作了相应的介绍。该书附录包含17个课堂实验和测量实习,并附实验须知、有效数字和常用计量单位等信息。
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 土木工程有下述四个基本属性。 综合性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
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如果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平行的话,此时读数应该是正确的。
测站就是仪器架设的点,转点一般在公路中线放样时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中间被物体阻隔,但直线要传递下去,就在两点(A,B)之间设置一个测站点在两直线上,这个点要满足通视A,B点.这是其一,还有转点设置在A,...
《土木工程测量(第2版)》是在邹永廉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测量》教材的基础上编撰而成。
该书除保留原教材的特色外,还根据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程测量技术的成果,调整完善了教材结构,主要增加了全站仪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相关的工程测量新技术等内容。
该教材由三所大学联合编写。参加编写的有: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岑敏仪(1、10章)、任自珍(5章)、周乐韬和周适(7章)、张献州(9章)、张同刚(11章);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许曦(4章)、陈久强(2章)、黎莉和许曦(3章)、欧建良和许曦(8章)、周翠竹和余加勇(附录);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杨正尧(6、12、13、14、15章)。全书由岑敏仪主编、许曦和杨正尧副主编,岑敏仪统稿。
该书稿承北京交通大学杨松林教授担任主审并给书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5年3月5日,《土木工程测量(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员 |
策划编辑 |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版式设计 |
插图绘制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制 |
---|---|---|---|---|---|---|
单蕾 |
单蕾 |
李小璐 |
张杰 |
于博 |
杨凤玲 |
朱学忠 |
岑敏仪,男,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曦,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测量教研室主任。
杨正尧,男,194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2100433B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 课程内容 第 9 章 第二节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总学分: 3 学分 总学时: 48 学时 其中:本节内容 1 课时 课程类别 必修课( √ ) 选修课( ) 公共课( ) 专业课( √ ) 授课教师 教师简介 授课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学生 教 学 目 标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为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地形 资料。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则是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将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地 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各工序间的衔接,监测施工质量。本节课主 要介绍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及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测设方法。 知识目标:熟悉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工 作;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测设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施工测量的组织设计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
1:500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13工程管理( 2)班 组名:第 6组 作者:范永双 一、搜集资料与现场勘探 1、搜集资料: 图幅选用四个已知的首级控制点。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点位、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直线间的夹角; 可以确定直线的方位角, 进行实 地定向;可以确定点的高程和两点间的高; 可以从图上了解到各种地 物、地类、地貌等的分布情况,统计诸如村庄、树林、农田等数据, 获得房屋的数量、质量、层次等资料;可以从图上确定各设计对象的 施工数据;可以从图上截取断面, 绘制断面图。测绘比例尺为 1:500, 图幅为 40cm×50cm的地形图,测区为合肥学院校园三期教学楼群。 2、现场勘探: 我 们组 的测 区的 主要 范围为 合肥 学院 三期 。具体包 括 46#,47#,48#, 三期食堂这四栋楼周围, 靠近这四栋楼东边和南边的道 路,以及人工湖湖边的道路
全书共14章,其中:第1~5章为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测量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以及测量误差;第6章为小地区控制测量;第7~9章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以及地形图的应用;第10~12章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隧道及桥梁施工测量;第13章为建(构)筑物及深基坑变形观测;第14章是对测绘新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及施测作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 [显示全部]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14章,其中:第1~5章为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测量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以及测量误差;第6章为小地区控制测量;第7~9章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以及地形图的应用;第10~12章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隧道及桥梁施工测量;第13章为建(构)筑物及深基坑变形观测;第14章是对测绘新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及施测作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 [显示全部]
前言
第1 章 绪论 1
1. 1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
中的作用 1
1. 2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3
1. 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9
1. 4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原则 11
习题 13
第2 章 高程测量 14
2. 1 水准测量原理 14
2. 2 DS3 型水准仪和水准尺 15
2. 3 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 19
2. 4 自动安平水准仪 21
2. 5 电子水准仪简介 23
2. 6 水准测量方法和成果计算 25
2. 7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32
2. 8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34
2. 9 三角高程测量 37
习题 40
第3 章 角度测量 43
3. 1 角度测量原理 43
3. 2 光学经纬仪 44
3. 3 电子经纬仪简介 47
3. 4 水平角观测 51
3. 5 竖直角观测 54
3. 6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57
3. 7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61
习题 63
第4 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66
4. 1 钢尺量距 66
4. 2 视距测量 71
4. 3 电磁波测距 73
4. 4 全站仪及其应用 77
4. 5 直线定向 90
4. 6 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91
4. 7 陀螺经纬仪与真方位角的测定 93
习题 98
第5 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99
5. 1 测量误差概述 99
5. 2 评定精度的标准 102
5. 3 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106
5. 4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109
5. 5 不等精度观测值平差 113
习题 118
第6 章 小区域常规平面控制测量 120
6. 1 国家控制网及图根控制网的概念 120
6. 2 导线测量 122
6. 3 小三角测量 130
6. 4 交会定点测量 139
习题 142
第7 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44
7. 1 地形图的比例尺 144
7. 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45
7. 3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48
7. 4 地形图图式 150
7. 5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54
7. 6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161
7. 7 数字地形图成图方法 162
习题 166
第8 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167
8. 1 地形图的识读 167
8. 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70
8. 3 图形面积的量算 172
8. 4 地形图在工程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174
8. 5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177
习题 179
第9 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81
9. 1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程的测设 181
9. 2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184
9. 3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186
9. 4 圆曲线的测设 186
9. 5 缓和曲线的测设 191
9. 6 全站仪和RTK 在测设中的应用 192
习题 193
第10 章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95
10. 1 施工测量概述 195
10. 2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196
10. 3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99
10. 4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216
习题 219
第11 章 线路工程测量 220
11. 1 线路工程测量概述 220
11. 2 道路中线测量 224
11. 3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229
11. 4 道路施工测量 236
11. 5 管道工程测量 241
11. 6 全站仪在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245
习题 248
第12 章 3S 技术简介 250
12. 1 GNSS 基础知识 250
12. 2 GIS 基础知识 262
12. 3 RS 基础知识 271
12. 4 3S 技术的综合应用 278
习题 281
附录 282
附录1 水准仪系列技术参数 282
附录2 经纬仪系列技术参数 283
附录3 地形图图式 283
参考文献 302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