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生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在中性土及盐碱土中性土及盐碱土中均能旺盛生长。
乔木,高达10米,树冠开展,枝常具刺;小枝嫩时密被灰白色绒毛,二年生枝条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渐尖,外被灰白色绒毛。叶片菱状卵形至长圆卵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粗锐锯齿,幼叶上下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绒毛,成长后脱落,老叶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微被绒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2-3厘米,被灰白色绒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两面均被绒毛,早落。伞形总状花序,有花10-15朵,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厘米;苞片膜质,线形,长5-8毫米,两面均微被绒毛,早落;花直径1.5-2厘米;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急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花瓣宽卵形,长5-8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药紫色,长约花瓣之半;花柱2-3,基部微具毛。果实近球形,直径5-10毫米,2-3室,褐色,有淡色斑点,萼片脱落,基部具带绒毛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在中国分布较广,华北、华东、西北、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北南部均有栽培。
生长于温湿地区的石灰岩山林中。也有栽培者。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1、生长环境:黄花梨为豆科植物,学名降香黄檀木。它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树种,这些地区常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23--25℃,干湿季明显,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黄花梨为阳性树种,在过分荫蔽的...
春季采剥树皮,晒干。秋季果熟时采摘,鲜用。夏季采叶晒干或鲜用。四季采收枝条晒干或鲜用。
叶及幼苗含表儿茶精,熊果酚苷(arbutin)等。果实含多糖;挥发油:主成分为二十三烷,二十五烷,6,10,14-三甲基-2-十五酮,二十四烷,1,2-二苯羧酸二辛酯,二十八烷等。花挥发油主成分为二十一烷等。叶含氨基酸和无机元素铜、锰、铁等。
药用价值: 消食止痢,治腹泻。泡糖水或者泡成果酒,生吃或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种风味。
海拔 1 850 m 的地区, 棠梨果实于 9 月下旬成 熟, 宜采收黄色果。 9 月下旬黄色果占24.5%, 10 月 上旬黄色果占 62.2%, 10 月中旬黄色果占89.3%, 是 最佳采摘期。 10 月下旬, 多数年份有雨, 雨后果实变 软、 脱落, 不宜采摘。
有以下 2 种果实采后处理方法: (1) 室内开窗 堆腐; (2) 露地堆腐 (厚 10~20 cm), 上面盖草, 2~3 d 浇水 1 次, 使之快速腐烂。 50%以上的果实腐烂 后, 用木棒捣烂, 置于孔洞小于棠梨果的铁网上, 边 冲水边搅拌, 冲洗出种子和果肉, 再用孔眼比棠梨籽 稍小的塑料框铁丝网淘出种子。 将取得的鲜种子直接 撒播于苗床地。 试验表明, 果实采后室内开窗堆腐的 方法种子易霉烂, 而露地堆腐方法较好, 种子不会腐 烂。
10 月下旬播种, 播种时浇水, 细碎土块, 筑畦 埂, 埂高 5~8 cm, 埂宽 40 cm, 畦面宽 1 m, 畦面 要平, 畦沟深、 宽各 30 cm。 因冬季干旱, 筑埂易 保水, 开沟浇水后易排水。 设 2 个处理: (1) 苗 床地晒垡, 9 月下旬翻挖苗床地; (2) 苗床地不晒 垡, 10 月下旬播种时现挖地现整地播种。 结果表 明, 苗床地晒垡出苗好, 不会死亡。 苗床地不晒垡 出苗不好, 次年元月初苗逐渐死亡, 成苗率仅为 33%。
在平整的畦面上盖1 层沙, 防止种子埋得过深, 不利出苗。 把淘洗出的湿种子与干沙混合后, 均匀地 撒播在苗床沙面上, 密度以 1~2 粒/cm2 为宜, 然后 覆盖 0.3~0.5 cm 厚的河沙, 再盖草、 浇水, 喷多菌灵 1 000 倍液 辛硫磷 800~1 000 倍液防虫防病, 最后盖 上薄膜。
播种 15~20 d 后出苗, 揭去薄膜与稻草, 浇水, 搭 30~40 cm 高拱棚, 待小苗有 2 片真叶后, 2 周浇 1 次清粪水 尿素 600 倍液, 12 月至次年 2 月喷杀虫剂 1 次; 1 月下旬在拱棚两端留通风口散热, 防止高温 烧苗, 可在下午揭去薄膜, 早上 10 点盖膜, 进行 2~3 d 炼苗后, 于 1 月 30~31 日揭去薄膜, 避免气温升高 烧苗。
3 月下旬, 苗高 20~30 cm 时即可按 10 cm×3 cm 行株距移栽到大田。 栽前 10 d 将地平整好, 晒垡, 栽前 1 d 浇透水, 以便碎垡平地。 栽后因温度高空 气干燥, 易导致小苗死亡。 为了提高小苗成活率, 对畦面采取不同遮光处理和不同时期移栽试验。 畦 面遮光设 3 个处理: (1) 不盖覆盖物, 每天早晚各 浇水 1 次; (2) 盖遮阳网, 每天早晚各浇水1 次;(3) 搭 40 cm 高拱棚, 盖薄膜, 再盖遮阳网, 每周 浇水 1~2 次。 5~7 月每月每公顷撒施尿素45~75 kg 1 次, 施后浇水或下雨时施尿素, 防止化肥烧苗; 5~7 月每月浇清粪水1 次。 移栽时期设 2 个处理: (1) 3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移栽, 12 月下旬调查; (2)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移栽, 12 月下旬调查。 结 果表明, 不盖覆盖物和盖遮阳网的小苗成活率分别 为 17.8%和 37.6%; 搭 40 cm 高拱棚、 盖薄膜、 再盖 遮阳网、 每周浇水 1~2 次的小苗成活率高达99.3%。 此外,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移栽, 成苗率 (地面上 下 5 cm 处茎粗 0.5 cm 的植株占总株数百分率) 为 68.9% ; 3 月 下 旬 至 5 月上旬移栽的成苗率达 97.1%。
嫁接时期设 4 个处理: (1) 12 月 28 日至次年 2 月中旬嫁接; (2) 2 月下旬嫁接; (3) 3 月上旬嫁 接; (4) 3 月中旬嫁接。 株高达 80 cm 以上的植株占 总株数百分率, 各嫁接时期分别为89.1%、 74.3%、 54.6%和 37.2%, 可见, 12 月 28 日至次年 2 月中旬为 最佳嫁接时期。
黄金、 水晶、 丰水生长期 (3 月中旬至 6 月下旬) 苗高均可达 80 cm 以上; 金花生长期 (3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 苗高达 80 cm 以上的占 89.6%; 雪花、 黄花、 苍溪生长期 (3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 苗高达 80 cm 以 上的占 49.2%。 6 小结 棠梨果实采摘最佳时期为 10 月中旬。 采回后, 于露地堆腐, 淘出种子现播, 比传统用沙贮藏易管 理, 不会霉烂。 采用薄膜保湿育苗, 可达到早育 苗、 早出苗的目的。 小苗移栽采用搭40 cm 高拱 棚、 盖薄膜、 再盖遮阳网, 每周浇水 1~2 次, 可提 高成活率。 嫁接最佳时期为12 月下旬至次年 2 月 中旬。
棠梨苗出土后易受地老虎(土蚕)危害, 咬断 粗植株,用甲胺磷兑水浇苗, 同时,也可人工捕捉, 杀 死成虫。 棠梨苗期如遇蚜虫危害, 用乐果兑水喷雾防治。 棠梨苗期如果发生白粉病, 可用粉锈宁 和多菌灵兑水喷雾防治。 2100433B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
- 1 - 新鲜村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党委、政府建立环境卫生 整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各方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全面组织推进;以全村环境卫生 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环 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村农村新形象、新面貌,为我村争 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情况 新鲜村地处武威城区北郊,东、南、西三面与市区交错,辖 区内共有 14个村民小组,共 1226户人家,总人口 4089人。雷台 东路、北二环路两条主干道路横穿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