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通信传输及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railwayco;transmissionandaccessnet;TB10XXX—2009;(征求意见稿);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09年XX月XX日;中国铁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通信传输及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access network engineering
TB 10XXX—2009
(征求意见稿)
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09年XX月XX日
中 国 铁 道 出 版 社
2009年. 北 京
2020年10月15日,国家铁路局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工作,经研究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对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标准编号:TB10073-2000)准予以废止,即日施行。
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2008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计划》(铁建设函【2007】1374号)的要求,为适应铁路传输及接入网工程设计的需求和发展而制订。
本规范是《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的下一层次规范,是对原《铁路光电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TB10026-2000)、《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TB10060-
99)、《铁路通信用户接入网设计规范》(TB10073-2000)等规范的整合及修编,并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铁路传输与接入通信系统业务需求适当增减、调整相关内容。本规范在编制及修订过程中,认真总结了近几年我国铁路尤其是客运专线通信建设的经验,并吸收了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力求使铁路的通信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
本规范共分为10章,另有5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SDH及MSTP系统、WDM系统、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用户接入网、光电缆线路、设备安装及运行环境要求等。
本次规范整合及修编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传输系统部分增加MSTP(含RPR)、WDM、ASON等技术的相关内容,增加铁路通信传输系统业务流向、业务流量的分析及计算内容。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指标进行了修编。
2.原接入网规范中的有关传输系统部分整合进传输系统章节,同时增加综合业务接入系统内容。
3.增加了设备安装及运行环境要求的内容。
4.增加了测试仪表的内容(附录)。
5.将“SDH光缆传输系统再生段距离的计算”由原通信线路部分调整至传输系统部分;将“通信线路”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及排布。
6.根据铁路通信的发展方向,对“铁路数字微波通信”适当进行缩减和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金沙江路33号增1号,邮政编码:30025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沙玉林、顾力、冯敬然、庚旭、刁蓬芝、李盟、赵树学、彭良勇、任超、江凌翔、凌昌国、曾祥兵、高建平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三网合一系统中,综合接入网络不需要套定额 一个OLT主机,套用程控交换机定额 。
目前光纤的可用工作波长区有3个,即780nm窗口、1310nm窗口和1550nm窗口。鉴于OAN对成本最敏感的部分是光电器件,因而设法降低这一部分的费用是改进整个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关键。一般地说,设法...
首先点击Win7开始菜单——选择设备和打印机, 2.然后选择添加打印机, 3.选择添加网络,无线或Bluetooth,会自动搜索网络打印机,或者在打开的窗口里选择添加本地打印机, 4.在打开的选...
1 总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代号 .............................................................................. 3
2.3 缩略语 ............................................................................ 4
3 基本规定 ........................................................................... 7
4 SDH及MSTP系统 .................................................................. 9
4.1 一般规定 ......................................................................... 9
4.2 SDH系统 ......................................................................... 11
4.3 MSTP系统 ........................................................................ 36
5 WDM系统 ......................................................................... 48
5.1 一般规定 ........................................................................ 48
5.2 WDM系统特性 ..................................................................... 48
5.3 WDM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 48
5.4 WDM系统光传输系统主光通道接口 ................................................... 50
5.5 WDM系统光通路信号光接口 ......................................................... 54
5.6 WDM系统光通道 ................................................................... 61
5.7 WDM系统光监控通路 ............................................................... 61
5.8 WDM系统光纤选择 ................................................................. 62
5.9 WDM系统结构 ..................................................................... 62
5.10 WDM系统节点的设置 .............................................................. 64
5.11 WDM系统网络管理 ................................................................ 65
5.12 WDM系统网络拓扑 ................................................................ 65
5.13 WDM系统保护方式的选用 .......................................................... 65
5.14 WDM系统传输性能设计指标 ........................................................ 66
6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 71
7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 73
7.1 一般规定 ........................................................................ 73
7.2 微波线路设计 .................................................................... 77
7.3 微波站设计 ...................................................................... 81
8 用户接入网 ........................................................................ 84
8.1 一般规定 ........................................................................ 84
8.2 用户接入网的业务及接口 .......................................................... 85
8.3 用户接入网的网管 ................................................................ 86
8.4 用户接入网的技术要求 ............................................................ 86
9 通信线路 .......................................................................... 87
9.1 一般规定 ........................................................................ 87
9.2 光电缆线路的敷设安装方式 ........................................................ 87
9.3 光电缆接续和引入 ................................................................ 93
9.4 光电缆防护 ...................................................................... 94
9.5 长途光电缆线路 .................................................................. 98
9.6 地区(站场)光电缆线路 ......................................................... 102
近年来,我国铁路列车快速发展,列车速度越来越快,对于通信服务和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铁路通信网的全面升级。本文分析了接入网技术和铁路通信网中接入网承载的业务,阐述了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运用。
最近的十年不仅仅是国内经济腾飞的十年,伴随着的还是国内新一代高铁网络高速扩展的十年,高铁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广为接受和使用的长途交通方式,而高铁列车空前的高速导致了我们目前的通信网络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其通信需求,温州动车组的事件在之后的调查中也暴露出了这类问题的存在,本文以已经很成熟的接入网技术来讨论,讨论未来铁路通信网络使用接入网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当下还存在的一部分问题。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 10006-2016),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设计规范是对2005版《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的全面修订,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我国铁路通信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经验,充分借鉴相关科研成果和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铁路通信线路、传输及接入网、数据通信网、有线调度通信、移动通信、会议电视、综合视频监控、专用应急通信、时钟及时间同步、综合布线、电源等通信系统的设计标准,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设计。 2100433B
作品目录
目 次
1总 则
2用户接入网的构成和接口
2.1用户接入网的构成
2.2用户接入网的接口
3接入网所采用的技术
3.1接入网所采用的技术
3.2金属对绞线接入技术
3.3光纤接入技术
3.4无线接入技术
4接入网建设的原则
4.1接入网建设的一般原则
4.2城市接入网
4.3农村接入网
5接入网系统设计
5.1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5.2系统性能指标
5.3线路系统设计
5.4接入网管理系统
6环境要求
附录A 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2100433B
1.0.1 为统一铁路通信电源设计技术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通信站、中间站通信机械室等固定站的新建、改建铁路通信电源设计。
1.0.3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应贯彻国家和铁路的技术政策,合理利用资源,执行国家防震、消防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定。
1.0.4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应考虑安装、维护和使用方便,满足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的通信安全。
1.0.5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应采用技术成熟的、通过质量认证的设备,并积极利用新能源、采用新技术。
1.0.6 铁路通信电源方案设计应考虑所在地的供电条件、引入方式及运用状态,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
近期按交付运营后5年,远期按交付运营后10年。
1.0.7 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应针对铁路运输及通信网等级位置,实施集中监控管理,逐步达到少人维护,无人值守。
1.0.8 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宜是独立的供电系统。
1.0.9 铁路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应保证设备、人身的安全,保证对通信设备不间断地供电,满足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1.0.10 铁路通信电源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