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铁路隧道词汇 | 外文名 | Terms for railway tunnel |
---|---|---|---|
标准号 | GB/T 16566-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S04 |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马伟斌、宁迎智、许学良、马超锋、牛亚彬、常凯、付兵先、郭小雄、邹文浩、闫鑫、赵鹏、李尧。 2100433B
2018年7月13日,《铁路隧道词汇》发布。
2019年2月1日,《铁路隧道词汇》实施。
铁路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
铁路隧道的净空内轮廓是根据列车、列车时速引起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来确定的。比如时速200公里的隧道净空在80多平方,半径6m,时速250公里的隧道净空在92以上,半径在6.4m左右。
铁路隧道根据不同牵引分为:内燃牵引:高6米,宽12.88米电力牵引:高6.55米,宽12.88米下面是几个实例具体施工参数,供您参考:贵广线是轨面到拱顶是8.68米,采用无渣轨道,路基面到轨面515m...
铁路隧道基础知识 1、隧道设计:隧道设计包括隧道选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辅助坑道设计等。此外 ,隧道设计还包括洞门设计 ,以及开挖方法和衬 砌类型的选择等 2、隧道贯通控制测量:隧道测量是为了保证测量的中线和高程在隧 道贯通面处的偏差不超出规定的限值。 3、中线平面控制: 山岭隧道洞外及洞内都采用主副闭合导线法 ,即在 主导线上测角并用光电测距仪量距 ,在副导线上只测角不量距。由主 副导线所组成的多边形 ,只平差其角度 ,不平差其长度。这样主副导线 法比三角网法简单实用 ,比单一导线法可靠。中国大瑶山双线隧道即 采用主副闭合导线法作为中线平面控制。 4、高程控制:短隧道应用普通水平仪 ,长隧道应用精蜜水平仪即能保 证需要达到的精度。高程贯通极限误差为士 50毫米。 5、隧道开挖:开挖方法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明挖法多用于浅埋隧 道或城市铁路隧道 ,而山岭铁路隧道多用暗挖法。按开挖断面
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培训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培训内容: 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8】105号, 2008.07.04 发布, 2008.08.01 实施;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 号, 2010.12.08 发布实施;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 2010】240号, 2010.12.08 发布实施。 以上标准中相关的超前地质预报章节内容。 一、基本规定 1、设计阶段: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设计,费用纳入 工程概算 2、施工阶段:编制实施大纲,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 工序纳入施工组织管理,验标指出:纳入洞身开挖(分部) →预报(分项)→每次(检验批) 3、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相互补充的 印证,进行预测预报 4、指南指出:应编制细则,实施细则内容: (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全书15.3万字,收有词汇1.7万余条,内容包括植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常用词汇及与其有关的其他学科的词汇。全部词汇按英文字母顺序编排。
网络最新流行的词汇。FU 取“Feel”的谐音。意为:有感觉;可爱等意思。首先在贴吧出现,后在各大论坛相继流行起来。
自英国于1826年起在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上开始修建长770米的泰勒山单线隧道和长2474米的维多利亚双线隧道以来,英、美、法等国相继修建了大量铁路隧道。截至2006年底最长的是瑞士的勒奇山隧道(Loetschberg),总长34公里,1994年开始开凿,2005年4月28日贯通,预计2007年正式通车.中国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标高4905米,是现今世界最高的标准轨距铁路隧道(截至2006年底)。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修建的隧道都用人工凿孔和黑火药爆破方法施工。1861年修建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仙尼斯峰铁路隧道时,首次应用风动凿岩机代替人工凿孔。1867年修建美国胡萨克铁路隧道时,开始采用硝化甘油炸药代替黑火药,使隧道施工技术及速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20世纪初期,欧洲和北美洲一些国家铁路形成铁路网,其中较长的瑞士和意大利间的辛普朗铁路隧道长19.8公里。美国长约12.5公里的新喀斯喀特铁路隧道和加拿大长约 8.1公里的康诺特铁路隧道都采用中央导坑法施工。其施工平均年进度分别为4.1和4.5公里,是当时最高的施工进度。至1950年,世界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有意大利、日本、法国和美国。日本至20世纪70年代末共建成铁路隧道约3800座,总延长约1850公里,其中5公里以上的长隧道达60座,为世界上铁路长隧道最多的国家。1974年建成的新关门双线隧道,长18675米,为当时世界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1981年建成的大清水双线隧道,长22228米,为世界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连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长达53850米,为当今世界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很大提高。全断面液压凿岩台车和其他大型施工机具相继用于隧道施工。喷锚技术的发展和新奥法的应用为隧道工程开辟了新的途径。掘进机的采用彻底改变了隧道开挖的钻爆方式。盾构构造不断完善,已成为松软、含水地层修建隧道最有效的工具。
中国于1887-1889年在台湾省台北至基隆窄轨铁路上修建的狮球岭隧道,是中国的第一座铁路隧道,长261米。此后,又在京汉、中东、正太等铁路修建了一些隧道。京张铁路关沟段最早修建的4座隧道(五桂头,石佛寺,居庸关,八达岭),是用中国自己技术力量修建的第一批铁路隧道,这其中最长的八达岭铁路隧道长为1091米,于1908年建成。中国在1950年以前,仅建成标准轨距铁路隧道238座,总延长89公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隧道修建数量大幅度增加,1950-1984年期间共建成标准轨距铁路隧道4247座,总延长2014.5公里,此外,中国还建有窄轨距铁路隧道191座,总延长23公里。成为世界上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铁路隧道约有半数以上分布在川、陕、云、贵4省。成昆、襄渝两条铁路干线隧道总延长分别为342及28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比率分别为31.6%和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