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设有3个一级实验室(CAD中心、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下设8个二级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500余万元,另外,学院拥有1个校内实习基地,4个校外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农业水利工程),1个校级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1个校级教学团队(农业水利工程),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2个校级教学基础资源库(地质、城市规划),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水土工程)。
学院下设3个办公室(学院、教务、学生),6个教研室(水利工程、力学与建材、结构、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和测绘与地质)。现有教职工54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22人,硕、博士(含在读)36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162人,其中本科生1060人,专科生89人,研究生13人。
学校于1975年成立水利系,1998年水利系与农机系等合并成立农业工程学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科、专业发展要求,经学校统一调整,于2008年对原农业工程学院进行重组,成立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城市规划4个本科专业。
长春工程学院的工程造价好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工程造价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
师资还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好,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从2006年就有能力招收硕士了,长春工程学院现在有没有硕士点,我还不确定。工程造价是管理学院下设专业,吉林建工的管理学院有可以招硕士,工程硕士,MBA; 还...
沈阳工程学院有二本和专科!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电汽系较好,主要针对电厂。学校原先是辽宁电力高等专科院校02年升本
近两年,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项。目前,学院立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教师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学院秉承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进行基层科技服务活动和承接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几年来共完成10余万亩地形图测绘,以及30余万亩生态农业区测量及规划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00433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课程考试命题审批表 命 题 基 本 信 息 课程名称 命题时间 年 月 日 考试学期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 班级数 学生人数 命题教师 联系电话 课程所属院系(课组) 学院(系) 课组 教 师 自 查 内 容 及 重 复 率 1. 课程考核方式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要求; 2. A 、B试卷无重复,且近两个年级同一门课程 A、B四套试题重复率不超过 20%; 3. 教师自查重复率 教师自查近两个年级同一门课程 A、B四套试题重复率( %) A1与 B1 A1与 A2 A1与 B2 B1与 A2 B1与 B2 备注 注:① A1、B1表示当年试卷, A2、B2是上一年试卷。②重复率仅对同类型试题进行对比 ,包括 答案完全相同, 试题描述方式相同或基本一致; 同类型试题进行拆分或组合; 计算题答案不同, 但试题描述方式完全相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介
塔里木柽柳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院长
马孝义,男,1965年1月生,陕西凤翔人,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本科毕业,1994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200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晋升教授,200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0年5月-10月赴以色列国农业研究组织Volcani中心合作研究。2010年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审专家,《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编委,《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5年、2009年分别入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3年春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农业水利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动力与电气工程系、材料与结构工程系;有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及其自动化、城市规划、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 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水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水利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业工程、水利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农业水利工程是国家和陕西省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建设专业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院拥有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旱区农业节水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研究中心、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西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咸阳西北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省节水灌溉试验中心、测量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及社会服务平台,4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学术刊物,是陕西省水利学会、水力发电学会的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215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27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80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5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后稷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农田水利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学生2766人,其中本科生2331人,硕、博士研究生435人。77年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200余名。著名水资源专家李佩成院士、力学家王光远院士、农业水土专家熊运章教授、农业水土专家康绍忠教授,原任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宜新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在农业水土、泥沙、旱区水资源、防渗抗冻胀、水工钢闸门、灌溉水力学、高速水流等学科领域,结合黄土高原环境改善及西北旱寒灌区建设的重大需求,研究成果显著。
上世纪70年代,熊运章教授等一大批农业水土专家创立的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面向旱区灌溉农业的需求,以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为突破口,强调水——土——作物的有机结合,工程措施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统一,围绕我国西北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在SPAC水分传输动力学及其节水机制、作物需水量计算与非充分灌溉理论、作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大田作物调亏灌溉、多泥沙渠道量水配水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
黄土旱塬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问题普遍严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沙玉清等一大批泥沙专家,完成了三门峡水库泥沙治理、黄河及渭河流域产沙、河流泥沙、渠库泥沙等方面130余项科研任务,出版了《泥沙运动学引论》、《水库泥沙》、《引洪淤灌》等泥沙方面我国最早的经典著作。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环境恶化,上世纪80年代在李佩成院士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人类活动下旱区水文规律、水土环境演变机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研究,已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
结合上世纪40年代我校水利学科创始人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兴建的关中八惠运行70年后老化冻害普遍,在旱寒区渠库及灌区建筑物老化防渗抗冻胀和水工闸门结构理论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编著《渠道防渗抗冻胀规范》等国家标准及专著多部,创办了《渠道防渗》杂志,举办十多期全国性渠库防渗抗冻胀研讨学习班,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
针对西部高水头水电工程消能,上世纪80年代在韩瀛观、李崇智、夏迈定、张志恒等教授带领下研究高速水流空蚀破坏机理及泄水建筑物体型,编写国家标准2部,研究成果被工程教材、专著及工程广为采用。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节水农业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农业高效用水重大产业化工程项目等国家、国际合作、省部级司局等课题140余项,各类工程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在美国ASCE的《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Irrigation & Drainage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中国《水利学报》、《泥沙研究》、《岩土工程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80余篇,被SCI、EI收录260余篇。
学院将坚持人才强院、学科主导,强化与旱区节水农业、水利土木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紧密结合,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学科水平,为建设以节水农业与水工程为特色的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