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113010508 | 页 数 | 272 |
---|---|---|---|
定 价 | 4.55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1-10 | 装 帧 | 平装 |
目 录
绪 论
第一篇 区域稳定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地 震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地震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第四节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五节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二章 活断层
第一节 研究活断层的意义
第二节 活断层的特性
第三节 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二篇 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三章 崩 塌
第一节 崩塌的特点及危害
第二节 崩塌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崩塌的分类
第四节 崩塌的防治
第四章 滑 坡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分类
第三节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第四节 滑坡的防治
第五节 滑坡的工程地质勘测
第五章 泥石流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泥石流的特征
第三节 泥石疵的分类
第四节 泥石流计算
第五节 泥石流地区线路方案的选择
第六节 泥石流防治措施
第七节 泥石流的勘测
第六章 岩 溶
第一节 岩溶及其发育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岩溶发育的规律
第三节 岩溶地区的地面塌陷和洞穴的危害
第四节 岩溶地区铁路选线原则和岩溶危害的处理
第七章 风 沙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风沙运动及沙丘的形成
第三节 风沙对铁路的危害及防治原则
第三篇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八章 盐渍土
第一节 盐渍土的形成和分布
第二节 盐渍土的分类
第三节 盐渍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第四节 盐渍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第九章 黄 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节 黄土的湿陷性
第四节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湿陷变形和陷穴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十章 膨胀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节 膨胀土的膨胀性和收缩性
第四节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
第五节 膨胀土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十一章 软 土
第一节 软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节 软土地基的变形破坏和加固措施
第十二章 冻土
第一节 冻土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分类
第三节 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四节 多年冻土上限深度的确定
第五节 建筑物冻害的防治措施
第四篇 铁路主体建筑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十三章 路基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土质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 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路堤稳定性因素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四节 浸水路基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十四章 桥渡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桥位的选择
第二节 河流冲刷及桥基埋置深度
第三节 桥基承载力的确定
第四节 桥梁地基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五节 桥涵工程地质勘测
第十五章 隧道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不同地质条件下隧道位置的选择
第三节 隧道围岩分类
第四节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研究
第五节 隧道施工运营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十六章 铁路工程地质勘测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铁路工程地质勘测方法
第三节 铁路工程地质勘测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2100433B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四篇共十六章。内容包括区域稳定问题:地震和活断层的研究;不良
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风沙等的工程地质研究;特殊土,盐渍
土、黄土、膨胀土、软土、冻土等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以及铁路的主体建筑
物:路基、桥渡、隧道等的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
本书不仅可作为铁路系统高等院校工程地质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公路工程
地质专业使用和其他部门工程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工程地质学孕育、萌芽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以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了至今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但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
工程地质学课件(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学课件,主要为地质构造相关知识,图文并茂。内容详细可供参考。 断层工程地质评价 由于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速了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活动及岩溶发育,从而在以下几方面对工程建筑产生影响。...
新增选的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由现有的美国地质学会会士推荐和选举产生,旨在表彰他们在地球科学领域作出的贡献。 2100433B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工程地质学产生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之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可是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以后,由于产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出现并逐渐积累了关于地质环境对建筑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时期。1929年,奥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质学》;1937年苏联的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一书问世。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逐渐吸收土力学、岩石力学与计算数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本身的内容和体系。在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作用、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所以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也不同。据此,工程地质学往往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和城市工程地质学等。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空间分布、发展趋向的地质学方法;有测定岩、土体物理、化学特性,测试地应力等的实验、测试方法;有利用测试数据,定量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相似材料和各种数理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工程地质专家系统也在逐步建立。
构造地质学简介
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一般限于形变和变形机制方面的研究。构造学或大地构造学是对区域性宏观构造演化史的研究,也是构造地质学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学相辅相成,前者的研究是区域构造演化的具体内涵,而后者则是前者变形机制的成因环境和条件的综合概括 。
构造地质学最先是对构造要素,即褶皱和断裂的形态、变形组合的认识和分析,以及构造均匀域区划分带的研究,而后又结合岩石组合特征,研究演化历史和变形期次与阶段。其核心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和成因模式,因而总与学说、假说相联系。
1859年霍尔在研究北美地质时,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古生代沉积区具槽形特征。他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因沉积重力负荷而致下沉,1873年丹纳把这种槽形构造命名为地槽,并认为是地球因冷缩而在大陆边绕出现的塌陷带。地槽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起点。
1887年贝特朗提出造山旋回的概念。1883~1909年修斯在收缩说的基础上完成巨著《地球的面貌》,书中突出了地质学的全球观点,同时还发展了沉积建造的时空分带理论,使地槽地台学说得以建立,并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的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泰勒1910年讨论了欧亚大陆第三纪山脉弧形向南突出,1912年魏格纳有关大陆起源的论述,使大陆漂移思想形成了大陆漂移说。因此,在20年代前后,在地质学中开始了以地槽学说为代表的垂直论,与以大陆漂移说为代表的水平论有关主要构造运动方式之争,并把垂直论与大陆位置相对固定相联系,称为固定论,而水平论固有大陆长距离漂移的认识,称为活动论。
1928年霍姆斯提出地壳以下物质热对流的假说,用以解释大陆漂移。1930~1933年哈尔曼和范·贝美伦提出的重力与波动说,解释造山物质的运动规律。
施蒂勒1924年提出了造山期及其同时性,支持了地槽学说的造山理论。1936年他把地槽进一步划分为正地槽和准地槽,其后又把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构造地质学在造山作用理论与岩石建造学说等方面的重大发展,进而使地槽地台学说成为20世纪50年代地质科学的主导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由赫斯首先提出的海底扩张说,以及由转换断层证实岩石圈运动符合描述刚体球面转动规律的欧勒定律,确立了岩石圈板块构造学,并被誉为现代地球科学理论的一次革命,从而引起对地质学中原有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重新思考和再认识,也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现代化进程。
构造地质学对地质体变形机制开展了实验和定量描述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构造物理学,60年代,以兰姆赛为代表,从构造形态几何学中发展了有限应变测量,提高了构造变形机制的定量研究的实践性。70年代,地球动力学的模拟实验和描述计算,扩大了构造成因机制的研究基础。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体的次生构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时也进行构造作用环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称为改造和建造。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和形成,并具复杂多样的特征。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次生构造都与内生地质作用相联系,这与地球深部作用紧密相关。岩石圈板块运动是地质构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尽管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别,但都必须着眼于全球整体的地质演化规律与特定的形成环境相结合。
各种构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层以上的岩石圈内,因而岩石圈又 称为构造圈。在这里,既有现今的活动构造现象,如地震可测量的板块运动向量等,也有各种已经固结了的构造,这种历史中的构造一直可追溯至38亿年以前的古老地质体中。
持续不断的构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体发生形变,如岩层弯曲和断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脉、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剥蚀和盆地内沉积;岩浆的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它们都直接间接地由更为广泛而具体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从矿物晶格位错至造山带的形成,不同成因环境和层次的变质作用现象,岩浆岩分带,大陆碰撞区地壳压缩隆升和邻区的盆地沉积充填,以及地质体演化发展中的构造叠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也研究由构造作用决定的原生构造现象,如造山带的位置和形态、盆地的形态和分布,各种层次的变质作用与分带,不同成因的岩浆岩侵位和喷出活动条件等的本身特征,都由构造环境所决定,是由先期构造造成而又成为后继构造作用的基础。
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学一样始于对大陆地质的研究。地壳构造具双层模式特征,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变形机制、作用过程和产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地下一般为10~15公里深处的脆韧性物性过渡带上下的差别。其浅部常见脆性构造变形,构造发育不均匀;而在过渡带之下,以韧塑性均匀剪切变形为特征,各类韧性剪切构造面一般都很平缓,多强烈置换构造和透入性特征。浅部的脆性断层向下进入韧塑性带时常产状变缓。具细粒化重结晶的糜棱岩则多形成于脆韧性过渡带附近或更深些。
构造变形的各种不同速率和长时间的作用进程,可造成地质体的穿时现象,而不同阶段的构造作用可使构造发生递进变形或叠加;它们在时空上的关系,主构造期间及递进变形期内的演化序列,又常与沉积作用或岩浆侵位相关,这种具明显对应关系的主期又称为构造热事件,它不仅是构造变形产物,也是地质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有重要的纪年意义。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则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极高的效益;采用反射地震技术研究地壳结构,并开创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这些创新技术和理论,已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水平运动和制图。
实验室内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和压力的测算、古应力场重建及古应力差值估算等已经实现。因此,构造地质研究的观测分析手段已是宏观更宏、微观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构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和动力学上结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计算机数字模拟则又开拓了为这方面实验提供可资参考的途径。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