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外文名 | Exploration Engineering(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
---|---|---|---|
语 种 | 中文 | 类 别 | 地质学 |
主管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单位 | 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编辑单位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 | 创刊时间 | 1957年 |
出版周期 | 月刊 | 国内刊号 | 11-5063/TD |
国际刊号 | 1672-7428 | 邮发代号 | 2-333 |
属 性 | 中国核心期刊、JST、CJFD | 编辑部地址 | 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 |
现任主编 | 李艺 |
该刊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探矿工程技术水平得到了发展,一批钻探(坑探)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涌现,这时期的《探矿工程》主要报道了这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促进了这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探矿工程队伍逐渐进入岩土工程施工市场,服务领域也从单纯的地质找矿拓展到国家基础建设的各个方面,《探矿工程》所刊登的内容也随之拓宽 。
2015年12月底截止,同时出版了《探工零讯》34期,《勘探技术》32辑。总计出刊数量达420期 。
据2019年5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出版文献共12815篇 。
据2019年5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载文量为6069篇,基金论文量为1010篇 。
据2019年5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总被下载673875次,总被引27310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11,(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72 。
据2019年5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被引量为19590次,下载量为10307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影响因子为0.8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424名,在矿业工程类排名(70种)中排第13名 。
上海图书馆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俄文《介绍化学论文》杂志 |
|
《矿业文摘》 |
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
全国探矿工程核心期刊 |
|
中国期刊网 |
俄罗斯《地质文摘》(综合卷)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
|
《中国地质文摘》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
|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 |
中国期刊方阵期刊 |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
中科双效期刊 |
1992年至1997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曾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一是广泛交流钻探、坑探、探矿机械方面的现场实际生产经验;二是发表和讨论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介绍中国国外新知与科学动态 。
1957年10月,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
195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地矿部部长朱训、宋瑞祥,原部长孙大光,副部长塞风、李轩、夏国治、张宏仁、陈洲其,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寿嘉华,地矿部党组成员、部办公厅主任李树棠,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探矿工程》杂志第一届编委会主任委员任子翔,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苏义脑,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原理事长翁永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陈浩元等都曾为本刊题词祝贺 。
下图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刊徽,上方黄、红、黑构成的图形为钻塔、钻探(logo)象征图案,中间中文字体为该刊中文刊名,下方英文为英文刊名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封面文化演变过程如下:
1957年,《探矿工程》创刊,发行3期。
1958年,《探矿工程》刊期为月刊。
1962年,该刊刊名由《探矿工程》更名为《探工零讯》刊期为双月刊。
1964年,该刊刊期为月刊。
1966年,该刊刊名由《探工零讯》更回名为《探矿工程》。
1967年,该刊停刊。
1973年,该刊复刊,刊名更名为《勘探技术》刊期为季刊。
1975年,该刊刊期为双月刊。
1979年,该刊刊名由《勘探技术》更回名为《探矿工程》。
1993年,该刊刊名有副刊名(岩土钻掘工程),刊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该刊刊期为双月刊 。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无头绪的课程。
介绍在地质勘探和建筑基础勘查工作中,根据地质设计的勘探线距离和网度,用专用的钻探机械,按一定设计角度、方位和钻孔轨迹施工的钻孔,通过钻孔取得岩(矿)心、岩屑,下入测试仪器探测钻孔内地层、矿体、油气和地...
在招标范围。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包括:(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业等交通运输项目;(三)邮政、电信枢...
主要栏目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主要设有钻探与钻井工程(固体矿产、油气、盐田、煤层气、页岩气、地热(干热岩)、水井、对接井等)/钻掘设备与器具/岩土工程(桩墙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软基加固,堤坝<江、河、湖、海、水库>防渗加固,工程勘察等)/非开挖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工程/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科学钻探/隧道与爆破工程/管理与安全工程/海外新知等栏目 。
报道内容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主要报道内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钻探与钻井工程,包括矿产岩心钻探,水井,地热井,煤层气井,石油钻井,科学钻探等;二是岩土工程,主要是各种基础处理工程,如建筑基础、桥梁基础、公路铁路基础、江河堤坝基础、水力电力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各种边坡的加固治理、非开挖铺设管线等;三是隧道与爆破工程,包括公路铁路隧道,引水隧洞,地铁及地下通道,矿山爆破,城市建筑拆除爆破等 。
据中国知网2019年第04期期刊内页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第八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58人、顾问4人、责任编辑1人 。
职务 |
名单 |
|||||||
---|---|---|---|---|---|---|---|---|
责任编辑 |
韩丽丽 |
|||||||
顾问 |
李世忠 |
赵国隆 |
李振亚 |
王达 |
||||
委员 |
丁旭亭 |
王平 |
王平卫 |
王伟 |
王振福 |
乌效鸣 |
方德平 |
甘行平 |
卢予北 |
石智军 |
叶建良 |
冉恒谦 |
兰晓林 |
刘良平 |
刘宝林 |
刘跃进 |
|
许厚材 |
孙友宏 |
孙健 |
苏宁 |
李飞跃 |
李艺 |
李江 |
李明祥 |
|
何远信 |
汪小昆 |
宋小军 |
张伟 |
张阳明 |
张林霞 |
张金昌 |
张宝河 |
|
张绍和 |
张敏 |
陈礼仪 |
陈昌富 |
陈建生 |
周红军 |
周兢 |
胡时友 |
|
段建宝 |
姜德英 |
贺喜 |
秦沛 |
夏才初 |
夏柏如 |
殷琨 |
郭传新 |
|
郭树清 |
唐世杰 |
龚汉松 |
隋旺华 |
隆威 |
蒋国盛 |
路学忠 |
路保平 |
|
达拉拉伊·帕维尔(俄罗斯) |
契霍特金V.F(俄罗斯) |
2010年9月18至21日,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主办的“2010全国探矿工程学术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中国各行业系统产、学、研单位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战线上的120多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参加了该次会议 。
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承办的“第二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china 2012)”厦门市召开。各省市地勘局,大专院校,煤炭、冶金、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部队以及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50多人参加了论坛会议 。
2015年10月9日至11日,“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该刊编辑部周红军副主编、韩丽丽编辑参加了会议 。
2018年4月12日至13日,“2018全国地质与矿山装备展示交流会暨第八届全国地质勘探技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主编李艺和业务经理高冬梅参加了该次会议 。
据中国知网2019年第04期期刊内页显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第八届编辑委员会领导名单如下:
职务 |
名单 |
|||||
---|---|---|---|---|---|---|
主任委员 |
张金昌 |
|||||
主编 |
李艺 |
|||||
副主编 |
周红军 |
|||||
编辑部主任 |
王建华 |
|||||
名誉主编 |
王达 |
|||||
副主任委员 |
胡时友 |
何远信 |
叶建良 |
甘行平 |
在信息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各项事业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也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探矿工程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引路人,这主要是由于探矿工程与可持续性发展二者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岩土钻掘工程技术,更是对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的探讨。
据2020年8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西部探矿工程》共出版文献22240篇 。
据2020年8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部探矿工程》共载文19721篇、基金论文量为870篇 。
《西部探矿工程》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在线全文数据库、化学文摘(美国)、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本)、文摘杂志(俄罗斯)等收录 。
据2020年8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西部探矿工程》总被下载1801816次、总被引5636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5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05 。
据2020年8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部探矿工程》被引量为52554次、下载量为271677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西部探矿工程》影响因子为0.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5270名。 。
1990年,《西部探矿工程》获得新疆自治区情报成果三等奖。
1995年,该刊获得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西部探矿工程》的办刊宗旨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双百方针”, 开展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 。
《西部探矿工程》的刊名是由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所题 。
1、文章通顺,论文标题在20字以内,文章字数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所占字数版面)。
2、在论文标题下须标明工作单位、省市自治区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3、投稿时须撰写第一作者个人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族别、技术职称、现从事工作,在读研究生请注明硕(博)士及研究方向)。
4、在投稿时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
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探明隐伏矿体或某些特定地质体的形态、产状、深度、规模、结构和储量,取出有代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的工程技术。研究这一工程技术的学科称探矿工程学或探矿工程。其内容包括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和探矿机械。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工程钻进的应用不断扩大,如水坝或其他工程建筑基础的灌浆和固结处理、矿山竖井建设中冻结孔的钻凿,以及地下坑道的通风孔、电缆孔等的钻进,都属钻探工程的范畴。坑探工程是指勘探巷道的气掘进,即按地质设计在岩层内凿出一个可供人员及设备进入的通道,从中直接采集所需的实物样品,并在其中进行观察、描述等,从而为地质和矿产情况提供资料。根据业务工作的内容,探矿工程还分为机械设备及工艺技术两个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猛增,从而促进了地质工作的技术进步:
①地质勘探从单一的地质调查发展为多工种综合地质勘探;
②地质工作从过去局部的、浅层的、定性描述阶段转向地壳的纵深方向和定量测定的新阶段;
③探矿工程是直接获得大量地下实物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信息的唯一方法,并作为计算矿产储量或提出地质体科学结论的可靠依据;
④地质勘探工作要力求投资少、收效大、勘探周期短,探矿工程能加快勘探速度、缩短勘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