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污灌区是我国最大的污灌区。污水灌溉在解决天津农业用水不足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大量有毒重金属带入土壤中,污染土壤环境,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的健康。《天津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及土壤修复》总结作者课题组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天津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评价污灌区土壤的环境质量与潜在生态风险,研究污灌区内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可能的健康风险,分析不同盐化程度下阴、阳离子对土壤主要污染物镉的形态的影响以及碱性盐化过程中镉的地球化学行为的机理,探讨碱性盐化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天津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及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重金属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天津污灌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津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及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重金属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天津污灌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来源及危害
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第二节土壤重金属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土壤矿物组成对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二、土壤pH对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三、土壤溶液中离子对镉的地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四、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研究区土壤基本概况
一、天津市的自然成土因素
二、天津市土壤的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
三、天津市盐渍化土壤的特征和成因
四、天津污灌区概况
第二章基于改进AHP确定权重的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确定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现有评价方法
四、对现有方法的讨论
第二节基于改进AHP确定权重的加权平均评价方法的选定
一、改进AHP原理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改进AHP对重金属权重的确定
三、基于改进AHP确定权重的评价方法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基于改进AHP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建立
一、改进AHP确定权重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意义
二、基于改进AHP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评价流程
第三章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土壤环境质量
第一节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
一、天津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天津污灌区不同土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三、天津污灌区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四、天津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
五、天津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第二节北京排污河灌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一、土壤重金属总量的空间分布
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重金属在土壤纵向上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天津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
一、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二、天津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第四章天津污灌区重金属在生物中的分布与健康风险
第一节天津污灌区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
一、重金属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
二、小麦籽实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
三、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及穗实中重金属含量的预测
第二节天津污灌区水稻、蔬菜及其他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
一、水稻穗实的重金属含量特征与生态风险
二、天津污灌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生态风险
三、其他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
第三节天津污灌区野生植物及鱼类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
一、污灌区野生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及生态风险
二、污灌区部分鱼类中重金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
第五章重金属在碱性盐化土壤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特征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包气带
二、土壤重金属在包气带中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干湿交替条件下重金属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
一、实验用土壤重金属的理化性质
二、包气带土壤重金属分布
三、干湿交替变化和水盐运动对典型重金属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土壤包气带中重金属Cd迁移与WSOC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土壤包气带中Cd与WSOC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盐化土壤包气带中重金属Cd迁移与WSOC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四节氯化物对土壤包气带中镉吸附迁移的影响
一、土壤对镉的静态吸附
二、动态模拟实验
第六章土壤盐化过程对镉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形成机理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镉有效态含量与土壤镉总量的关系
二、土壤盐度对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第二节无机盐阴离子对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及生物响应
一、无机盐阴离子含量与土壤中镉有效态的关系
二、无机盐阴离子浓度对镉各种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土壤无机盐阴离子含量与土壤中镉有效态关系在植物中的响应
第三节无机盐阳离子对土壤中镉形态含量的影响
一、Na 、K 、Ca2 、Mg2 的影响
二、NH 4盐对土壤中镉形态含量的影响
第四节碱性盐化土壤中镉地球化学行为的形成机理
一、碱性盐化条件下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对镉的吸附解吸特征
二、碱性盐化条件下有机质(胡敏酸)对镉的吸附解吸特征
第七章碱性盐化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第一节利用乙酸H2O2铁氧体法去除农用污泥中的重金属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
三、浸出液中铜、锌、铬、镍、镉、铅的去除
四、结论
第二节土壤脱盐对镉的去除效果分析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铁锰氧化物添加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二、铁锰氧化物加入量对土壤中镉的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三、铁锰氧化矿物的添加对植物吸收中镉的验证
四、结论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2100433B
一、土壤重金属危害1、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2、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如水俣病等。3、污染饮用水。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1、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环境长期、潜在的污染物;2、因土...
当污染物的溶解性较低或者与土壤腐殖质和黏粒矿物结合较紧时,微生物难以发挥作用,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这是微生物修身的缺点。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性胶体,它们比表面大带电荷,代谢活动旺盛。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往往富集多种耐重金属的真菌和细菌,微生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方式影响土壤重金属的活性。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小组成员: 一、修复目标 一定区域内植被覆盖率 95%以上,蜈蚣草种植 2 亩、黑麦草种植 2 亩、向日葵种植 3 亩、本土植物 3 亩。 二、修复必要性 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的大量排放, 污水的农业灌溉, 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突出 的环境问题。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农作物的生产物, 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 和生命。由于重金属对植物危害的表现常常现象不明显,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往往被人们 所忽略, 而且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 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治理也比 较困难。 三、实施内容 根据区域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 (地面坡度、覆土厚度、 土层物质组成、 灌溉 条件)、土壤物理性质 (容量、分散系数、 初始入渗速度、 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 (酸碱度、 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 、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
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敦化污灌区9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污灌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了其土壤环境质量,探讨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砷、铜、锌、镍、汞、铬和铅含量值都在国家二级标准值范围内,平均含量分别为6.165,39.198,114.758,37.225,0.171,28.249和37.468mg·kg-1,重金属镉的含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平均含量高达1.247mg·kg-1;敦化灌区土壤的平均pH值为8.01,属弱碱性土壤,平均阳离子交换量为80.96cmol·kg-1,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7%—2.18%之间;模糊数学评价结果得到灌区土壤环境质量为三级水平,各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董家营村西>西谷乡东>王答乡南>孟封镇北>鹅池村南。
成果登记号 |
19930424[06558] |
项目名称 |
污灌区地下水系统中的氮转化及氮污染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研究室 |
主要完成人 |
仲佐桑、陈金秀、汪民、王东胜、王继堂 |
主题词 |
污灌区;地下水系统;氮;氮污染 |
本书系统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形成过程、健康风险和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性质、来源与危害;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与环境容量;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包括形态特征、迁移转化规律和长期累积的危害与健康风险;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五类修复技术措施的概念特点、技术原理与方法、修复技术实际应用示范工程案例分析等。
本书可供从事土壤污染控制及修复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1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1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初步提上议事日程3
第二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进展7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概述7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7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展望12
第三节我国土壤中重金属相关问题研究历程13
一、萌芽起步阶段(1949~1979年)13
二、奠定基础阶段(1979~2000年)14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14
第四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对策18
一、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的认识18
二、尽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依法保护土壤环境19
三、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等标准体系19
四、广开渠道筹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资金20
五、联合攻关研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关键实用技术20
五、培养能够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型人才20
六、培育与扶持从事土壤污染修复的产业与龙头企业21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性质、来源与危害/22
第一节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22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基本特征与形态22
二、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23
第二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28
一、重金属的一般来源29
二、常见五毒重金属元素的来源31
第三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危害35
一、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5
二、重金属对农作物和植物的危害35
三、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38
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0
第四节五毒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42
一、土壤镉污染的危害42
二、土壤铅污染的危害44
三、土壤铬污染的危害45
四、土壤汞污染的危害46
五、土壤砷污染的危害48
第三章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与环境容量/51
第一节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51
一、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述51
二、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分异规律55
三、土壤环境背景值实际应用59
第二节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容量65
一、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65
二、对土壤环境容量的新认识66
三、土壤环境容量的模型与方法67
四、土壤环境容量的应用71
第三节土壤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染判别73
一、制定土壤环境标准方案的依据和原则73
二、对我国土壤汞、镉、铅、砷环境标准的建议方案74
三、建议标准与已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比较75
四、以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为例76
第四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78
第一节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78
一、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78
二、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80
第二节影响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因素81
一、pH值的影响81
二、有机质的影响81
三、土壤酶的活性影响82
四、外源重金属的影响82
第三节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82
一、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82
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迁移85
三、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89
第五章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97
第一节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技术97
一、物理分离修复技术97
二、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101
三、固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102
四、玻璃化修复技术104
五、热力学修复技术106
六、热解吸修复技术108
七、电动力学修复技术109
八、冰冻修复技术111
第二节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发展113
一、行业发展113
二、网络发展114
三、技术研讨115
四、应用实例115
第六章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修复/117
第一节化学修复概念及特点117
一、化学淋洗技术117
二、土壤改良修复技术119
三、电动化学修复技术122
第二节化学修复原理及方法124
一、化学淋洗技术124
二、土壤改良修复技术125
三、电动化学修复技术127
第三节化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28
一、化学淋洗技术的应用128
二、化学改良技术的应用129
三、电动化学修复的应用132
四、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 植物修复技术134
第七章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137
第一节植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37
一、植物修复的概念及类型137
二、植物修复的特点138
第二节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138
一、植物萃取139
二、植物固定147
三、植物挥发149
第三节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52
一、湖南郴州蜈蚣草植物提取修复示范工程152
二、云南个旧尾矿库复垦植物固定修复示范工程153
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农业排水沉积物中硒的植物挥发154
第八章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157
第一节微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58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158
二、微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60
三、微生物修复存在问题与展望161
第二节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与方法162
一、微生物固定163
二、微生物转化165
三、微生物强化167
第三节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70
一、微生物固定170
二、微生物转化修复171
三、微生物强化修复173
四、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175
第九章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176
第一节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176
一、植物与专性降解菌的联合修复177
二、植物-菌根真菌联合修复178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179
第二节化学诱导强化植物修复技术180
一、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181
二、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183
三、酸碱调节剂强化植物修复184
第三节农艺措施强化植物修复技术184
一、利用水肥进行强化修复184
二、植物栽培与田间管理措施强化修复186
参考文献/191
附录/217
附录一217
附录二220
附录三232
附录四243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