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GB/T 5121.17-2008)》于200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书中修订部分由中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GB/T 5121.17-200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6月发布,并于2008年12月实施。
外文名称 |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Part 17 | 书名 |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出版日期 | 2008年8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155066133017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 3页 |
开本 | 16 | 品牌 | 北京劲松建达科技图书有限公司 |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GB/T 5121.17-2008)》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版权页: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铍青铜中铍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铍青铜中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0%~2.50%。
2 方法原理
试料以硝酸溶解,在氨性缓冲溶液中,铍与羊毛铬菁R生成红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 纯铜(铜的质量分数大于99.99%、铍的质量分数小于0.001%)。
3.2 氯化铵。
3.3 硝酸(ρ1.42 g/mL)。
3.4 盐酸(ρ1.19 g/mL)。
3.5 硝酸(1+1)。
3.6 盐酸(1+1)。
3.7 氨水(ρ0.90 g/mL)。
3.8 Na2EDTA (15 g/L)。
3.9 氢氧化钠(40 g/L)。
3.10 刚果红试纸。
3.11 羊毛铬菁R氨性缓冲溶液(4 g/L):称取6.8 g氯化铵(3.2)于150 mL烧杯中,加入20 mL水至氯化铵溶解完全,加入57 mL氨水(3.7),搅拌均匀,待溶液放置至室温后。准确加入0.400 g羊毛铬菁R,搅拌使羊毛铬菁R全部溶解,将溶液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放置th后使用(用时现配)。
3.12 铍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0.1000 g金属铍(铍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95%)于150 mL烧杯中,加入10 mL盐酸(3.6),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有100 μg铍。
3.13 铍标准溶液:移取25.00 mL铍标准溶液(3.12)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入9 mL硝酸(3.5),用水定容,混匀。此溶液1 mL含10 μg铍。
4 仪器
分光光度计。
5 试样
厚度不大于1 mm的碎屑。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称取0.100 g试样(5),精确至0.0001 g。
6.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6.3 空白试验
称取0.100 g纯铜(3.1),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 试料处理
6.4.1 试料溶解
将试料(6.1)置于150 mL烧杯中,加8 mL硝酸(3.5),加热溶解,并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至室温。按表1将溶液移入相应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表1 试料总体体积、分取试液体积及加入Na2 EDTA体积
6.4.2 显色
6.4.2.1 按表1分取试液(6.4.1)于100 mL容量瓶中。
6.4.2.2 按表1加入Na2 EDTA溶液(3.8),放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3.10),用氢氧化钠溶液(3.9)中和至刚果红试纸刚刚变红,加水至约80 mL,混匀后准确加入8.0 mL羊毛铬菁R氨性缓冲溶液(3.11),立即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0 min内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6.5 测量
将部分试液移入1 cm吸收皿中,以空白试验溶液(6.3)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铍的质量。
6.6 工作曲线的绘制
6.6.1 移取0 mL、0.5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铍标准溶液(3.13)分别置于一组100 mL容量瓶中,以下步骤按照6.4.2.2进行。
6.6.2 将部分试液移入1 cm吸收皿中,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铍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GB/T 1527-2006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圆形、矩(方)形铜及铜合...
可以用高频机搭配铜或银焊丝焊接,你的联系方式多少?
您好,铜及铜合金焊条品牌品牌很多,质量好就可以了。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有色标委会年会上获悉: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负责组织、协调,制(修)订负责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检测中心和国内各大铜加工、冶炼厂以及科研院所等共同参加修订的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1 / 9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制说明(送审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号)文件精神,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 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 心负责, 项目计 划编号为,完成时间为年。 年月日~月日,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有色金属标准 工作会议,会议对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 收光谱法》 进行任务落实, 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负责起草, 参与起草单位有北京有色 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理化中心、 昆明冶金研究院、 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 贵州省分 析测试研究所、
2021年10月11日,《黏土化学分析方法》发布。
2022年5月1日,《黏土化学分析方法》实施。
《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的写作特点可以总结为:
1.科学、有层次地阐述基本内容和理论知识。
2.在撰写过程中,力求做到阐述时语言简明扼要,文字流畅通顺,避免重复叙述。
3.使用表格和图标使读者能更直观了解《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
4.注重实例应用,强调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氟化镁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GB/T 21994.2-2008)》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