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天津水利志卷六塘沽区水利志 | 作 者 | 塘沽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5年07月 |
天津水利志卷六塘沽区水利志
天津水利志
彩图
题词1
题词2
题词3
海河防潮闸
海河堤防塘沽城区段浆砌石护堤
海档护坡
塘沽区水利局办公楼
塘沽区水利志评审会场
塘沽区水利志评审人员及局领导人合影
黄港第一水库泵站
黄港一库垂钓
苗育基地 采集鱼苗
黄港第二水库泵站
输水干渠
海河堤防塘沽郊区段浆彻石墙
海门大桥
潮白新河闸下清淤
鲢鱼良种基地
永定新河右堤及京山铁路大桥
起吊沉降施工中的穿海河倒虹吸管
蓟运河闸下清淤
防渗渠道
丰收在望的水稻种植区
簿壳渡槽
引滦入塘输水工程杨北公路泵站
北塘地道排水泵站
自来水公司净化引滦水的水源五厂
潮白新河引水泵站
泵站机房
潮白新河引水专用35千伏变电站
中心桥扬水站
中心桥泵站引河
中心桥扬水站机房
塘沽区政区图
塘沽区水利工程位置图
《塘沽区水利志》编纂工作组织名单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水利环境
第一节地理概况
(图1-1)第一、二道贝壳堤与古代海岸线示意图
第二节气象
第三节土壤
一、潮土类
二、盐土类
三、水稻土类
第四节海岸带
一、入海河口
二、拦港沙
三、海滩、潮汐
表1-1 塘沽近海海域大概潮汐表
表1-2 全年各月最高、最低及平均潮位表
第五节洼淀草地
表1-3 塘沽区洼淀、草地演变情况表
第二章境内河流
第一节古河渠
一、新河
二、金钟河
金钟河故道示意图
三、宁车沽东引河
四、蓟运河故道
五、旧渠系
图2-2 四丈河,两丈河故道示意图
第二节一级河道
一、海河干流
二、永定新河
三、潮白新河
四、蓟运河
五、独流减河
第三节二级河道
一、黑猪河
二、马厂减河
图2-3 马厂减河示意图
第四节污水河道
一、大沽排污河
二、北塘排污河
第三章水资源
第一节地表水
一、大气降水
表3-1 塘沽区典型年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表3-2 塘沽区历年逐月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二、径流
表3-3 塘沽区海河、潮白新河多年平均来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表3-4 塘沽区不同频率下来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三、可利用地上水
表3-5 塘沽区中、小型水库逐年蓄、供水量表(单位:万立方米)
第二节地下水
一、农业用地下水
表3-6 塘沽区农用地下水开采量表(单位:万立方米/年)
二、城市用地下水
表3-7 塘沽区城区用深井状况及产水能力表
三、地热水
表3-8 塘沽区地热井统计表
第三节境外调水
表3-9 塘沽区菜田引水逐年引水量(单位:万米3)
表3-10 “引滦入塘”逐年引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第四节水源供需
表3-11 1985年、1990年全区工业农用水量(单位:年万立方米)
第五节水质
表3-12 海河水质逐年监测结果(单位:毫克/升)
表3-13 潮白新河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毫克/升)
表3-14 1989年永定新河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毫克/升)
表3-15 灌溉系数和钠吸附比表
第四章灾害
第一节风暴潮
表4-1 塘沽沿海主要风暴潮灾表
第二节洪涝
表4-2 塘沽地带部分洪涝灾年表
第三节干旱
表4-3 塘沽地区干旱年表
第四节盐碱
第五节其它灾害
一、风灾
表4-4 塘沽地带风灾表
二、雹灾
表4-5 塘沽地带部分雹灾年表
三、冰害
表4-6 塘沽地带冰害年表
四、震灾
表4-7 塘沽地带地震表
第六节典型年抗灾纪实
一、1963年抗洪纪要
二、1985年抗风暴潮灾纪实
第五章防潮防洪工程
第一节海堤工程
表5-1 塘沽区海堤工程分段情况表
第二节河堤工程
一、海河干流堤防
二、其它河道堤防
第三节防潮闸
一、海河“三闸”
二、蓟运河防潮闸
三、潮白新河防潮闸
四、工农兵防潮闸
第六章农田排灌工程
第一节排灌泵站
一、中心桥扬水站
二、邓善沽扬水站
三、新城扬水站
四、新河扬水站
五、北塘排水站
第二节中型水库
一、黄港第一水库
二、北塘水库
三、黄港第二水库
表6-1 塘沽区中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第三节引水工程
一、“引潮入塘”工程
二、城市引水工程
三、菜田引水工程
四、“河南引水”工程
表6-2 塘沽区区管农用泵站基本情况表
表6-3 塘沽区主要农用干渠表
第四节机井建设与节水措施
一、机井建设
表6-4 塘沽区农村机井统计表
二、节水措施
表6-5 塘沽区防渗渠管分布表
第五节农田基本建设
一、农田治理
二、小型农田水利
表6-6 塘沽区农用小型水库情况表
表6-7 防渗渠道效益表
表6-8 塘沽区农业小型泵站表
第七章城区供排水
第一节城区供水
一、发展概况
表7-1 塘沽区工业节水成果表
表7-2 塘沽区自来水情况综合年表
二、水源厂
三、“引滦入塘”工程
表7-3 塘沽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工程表
引滦入塘工程示意图
第二节城区排水
一、建国前城区排水概况
二、建国后城区排水建设
三、城区排水体系
表7-4 塘沽区城市排水泵站表
第八章基础工作
第一节规划设计
一、规划
二、设计
表8-1 主要项目设计施工情况表
第二节水利科技
一、组织机构
二、科技队伍
表8-2 塘沽区水利科技人员变化情况表
表8-3 塘沽区水利人员技术业务培训情况表(单位:人次)
三、学术团体
四、科技成果
第九章机构、法规
第一节水利机构
一、建国后机构沿革
表9-2 塘沽区水利局科室设置及变化表
表9-3 塘沽区水利局局属基层单位情况表
表9-4 塘沽区乡水利站人员情况表
二、临时机构
表9-5 塘沽区1966~1990年历届防汛组织
第二节政策法规
一、塘沽区《关于贯彻执行“天津市河道堤防管理办法”(草案)的初步意见》
二、塘沽区《关于节水保水战胜干旱的决议》
三、塘沽区《关于重申一级河道堤防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四、《塘沽区国营排灌站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五、塘沽区《农田水利建设义务工的使用管理试行办法》
六、塘沽区关于《天津市地下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补充规定
第十章水利管理
第一节施工管理
一、施工组织
二、施工队伍
三、境外施工
表10-2 塘沽区参加天津市统一组织治水工程表
第二节工程管理
一、库站工程管理
二、河道堤防管理
三、小型水利设施管理
四、水利工程占地确权工作
表10-3 水利工程确权发证情况表
第三节灌排管理
一、郊区灌排管理
二、城区排水管理
第四节财务管理
一、管理体制
二、资金投入及运用
表10-4 塘沽区水利投资情况表(1950-1990)(单位:万元)
三、固定资产管理
表10-5 塘沽区水利局固定资产分类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综合经营
一、水费征收
二、多种经营
表10-6 塘沽区水利局水产养殖历年效益统计表(单产(公斤);总产(万公斤);产值、利润 (万元))
表10-7 塘沽区水利局1980-1990年养殖水产品种产量表
三、分配方式
第十一章人文
第一节治水人物
一、人物事略
二、英名录
三、从事水利工作30年以上人员
第二节诗词·谣谚
一、诗词
二、谚语、歌谣
第三节民间传说
哪咤闹东海
金钟河传说
海门的传说
分水剑
鸡心滩
大事记
附录
一、文征文存
二、规章制度与经营承包办法
三、疑点考释
四、本志主要参阅文献
五、关于《塘沽区水利志》(送审稿)出版发行的批复
编后语
版权页 2100433B
本志记述了塘沽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设有水利环境,水资源,灾害,农田排灌工程,城市供排水,机构、法规等篇章。
天津市塘沽区渤海机械修造厂属加工型企业,主要以铆焊、机加工、起重设备安装及制作非标设备为主。起初建厂的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服务,随着工厂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该厂开始为大中型企业服务,通过厂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使该厂逐步走向了市场,并先后和天津市第二;台金机械厂、航务局一公司、天津碱厂、天津港务局、航道局管线队、天津钢厂、铁道部十八局、新河船厂等单位合作。
天津市塘沽区塘于路泵站地基处理设计——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是保证建筑物安全最关键的一步,文中根据塘于路泵站各建筑物的受荷特点、地基土的特性及结构重要性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投资。
本志记述了天津市东丽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设有河道,水资源,防洪除涝,农田水利,水利管理等内容。
天津水利志·卷三·武清县水利志
天津水利志
彩图
陆焕生题词
周魁一题词
蒙兴中题词
邰久武题词
毛主席在武清(一九五七年四月十四日)
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四日毛主席在武清视察小麦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周总理在武清视察八孔闸枢纽工程
水利部部长纽茂生、付市长陆焕生视察兴建中的上马台水库
水利部付部长侯捷与市水利局局长张志淼视察永定河三角淀分洪区(大旺村)口门爆破演习
《武清县水利志》评审会全体人员合影
《武清县水利志》评审会议现场
高坑扬水站外景
高坑扬水站泵室
六孔节制闸
十一孔泄洪闸
康熙御书“导流济运”碑
十六孔分洪闸
武清县水利局机井建设管理站
武清县水利机械修造厂
武清县水利局河闸管理所
武清县水利局于庄水库管理所
微机室
武清县水利局办公楼
武清新貌
武清县水利局排灌管理站
武清县水利科技推广中心大楼
小韩村干渠清淤工程
张大庄机械化平整土地
一九八八年天津市农田水利建设“大禹杯”竞赛第一名
代庄子大口径输水管道
大口径输水管道施工
暗管灌溉施工
北运河蒙村橡胶坝
灌区新貌
大孟庄新建明渠防渗渠道
老米店管灌节水工程试验现场
于庄水库网箱养鱼
武清县南湖游乐园
南湖
武清县于庄水库春钓
于庄水库
南湖塑料厂
水利工程公司的打井机械
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水利工地现场
座落津京公路东侧的水利物资经销站
水利物资经销站
第一批水政监察队伍
水利职工在消夏晚会上
武清县政区图
武清县水利工程位置图
《天津水利志》编纂工作组织名单
《武清县水利志》编纂工作组织名单
前言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水系
第一节永定河系
一、一级河道
二、二级河道
三、其它河道
第二节北运河系
一、一级河道
附表1-1 北运河输水能力基本情况表
附表1-2 青龙湾减河疏竣工程技术指标表
附表1-3 北京排污河行洪能力基本情况表
二、二级河道
三、其它河道
第三节废弃河道(包括被占用河道)
一、凤河
二、港沟河
三、龙凤新河
四、筐儿港故道
五、筐儿港新引河
六、导水沟
七、华北大河
八、普济河
九、蜈蚣河
第四节停止滞洪还耕区
一、大黄堡洼还耕区
二、永定河旧泛区
三、凤河前候尚缓洪区
四、凤河泗村店人工湖缓洪滞洪区
第二章水资源
第一节地表水
一、大气降水
附表2-1 武清县境内年降水量计算结果表
附表2-2 武清县境内一日最大降水量频率关系表
二、地面径流
附表2-3 武清县境内年产水量计算成果表
三、河川径流
附表2-4 武清县上游河道来水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亿立方米
四、北京排污河污水资源
附表2-5 北京北排污河污染物表
附表2-6 北京排污河实测分析表
第二节地下水
一、水文地质
二、水资源概况
三、地下水资源计算
附表2-7 武清县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成果表
第三节供需水量平衡计算
第三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水旱灾害
附表3-1 水旱灾害一览表
第二节其它灾害
一、震灾
二、1976年震灾纪实
三、雹灾
四、风灾
五、虫灾(见表3-3)
第四章防洪工程
第一节河道治理
一、永定河
二、北运河
三、北京排污河
四、青龙湾减河
五、二级河道及其它河道
六、河道险工加固
附表4-1 河道险工治理情况表
第二节泛区、分洪区安全建设
一、永定河泛区概况
二、泛区、分洪区安全建设
附表4-2 永定河泛区、三角淀安全建设表
三、分洪口门
第三节水库建设
一、于庄水库
二、牛角洼水库
第五章泛区、分滞洪区及移民
第一节泛区、分洪区
一、永定河泛区
二、永定河三角淀分洪区
三、永定河淀北分洪区
四、大黄堡洼分洪区
第二节泛区移民
一、移民
二、移民工作领导
三、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
四、移民现状
第六章机电排灌站
第一节国营扬水站
一、北郑庄扬水站
二、筐儿港扬水站(洪庄子扬水站)
三、东肖庄扬水站
四、甘桥扬水站
五、庞艾扬水站
六、泗村店扬水站
七、郑楼扬水站
八、老夹道扬水站
九、东州扬水站
十、小谋屯扬水站
十一、拾梅扬水站
十二、高坑扬水站
十三、王三庄扬水站(运东扬水站)
十四、东汪庄扬水站
十五、陈赵庄扬水站
十六、黄花店扬水站
十七、耿庄扬水站
十八、辛庄扬水站
十九、大谋屯扬水站
二十、大宫城扬水站
二十一、茨州扬水站
二十二、南排干扬水站
二十三、新夹道扬水站
二十四、于庄水库扬水站
第二节国营乡管扬水站
一、高坑(小)扬水站
二、北场扬水站
附表6-1 国营县管扬水站基本情况表
三、牛镇扬水站
四、孝力扬水站
五、小幼庄扬水站
六、小耿庄扬水站
七、三里屯扬水站
八、扶头扬水站
九、杨店扬水站
十、东马圈扬水站
十一、上湾扬水站
十二、东狼尔窝扬水站
十三、蜈蚣河扬水站
十四、南口哨扬水站
十五、清北扬水站
十六、渔坝口扬水站
十七、汊沽港七支扬水站
十八、渔常路扬水站
附表6-2 国营乡管扬水站基本情况表
第三节乡管扬水站
第四节固定扬水点
附表6-3 乡管扬水站情况表
附表6-4 扬水点情况表
第七章闸、涵、桥建设
第一节县级管理
一、闸、涵
附表7-1 一级河道闸、涵工程建设表(河闸所管辖)
附表7-2 二级河道闸、涵工程建设表(河闸所管辖)
附表7-3 一级河道闸、涵工程建设表(排灌管理站管辖)
二、桥梁
附表7-4 河道桥梁汇总表
附表7-5 一、二级河道桥梁建设表
第二节乡、镇管理
一、闸、涵
附表7-6 乡管一级河道堤防闸工程建设表
附表7-7 乡管一级河道堤防涵洞工程建设表
附表7-8 乡管二级河道节制闸工程建设表
附表7-9 乡管二级河道堤防涵洞工程建设表
附表7-10 乡管公路涵工程建设表
附表7-11 乡管渠道闸工程建设表
二、桥梁
附表7-12 乡管公路桥工程建设表
附表7-13 乡管干渠桥梁建设表
第三节村街级管理
一、渠道涵
附表7-14 村管渠道涵工程建设表
二、渠道桥梁
附表7-15 村管支渠桥工程建设表
三、闸、涵、桥汇总
附表7-16 闸、涵、桥汇总表
第八章机井建设工程
第一节打井建设
附表8-1 水井发展及井灌面积
第二节钻井工具
第三节人畜饮水、杨村镇生活与工业用水
一、人畜饮水
附表8-2 饮水井统计表
二、杨村镇生活与工业用水
附表8-3 杨村镇机井统计表
第四节地面电测法(机井测试)
第五节井灌区
第九章小型农田水利
第一节渠道工程
一、县管渠道
附表9-1 联乡干渠
二、乡管渠道
附表9-2 全县逐年完成干渠情况统计表
附表9-3 各乡干渠技术指标及完成情况统计表
附表9-4 全县逐年完成支渠工程统计表
附表9-5 全县逐年完成斗渠工程统计表
第二节节水工程
一、防渗渠道
附表9-6 武清县防渗渠道发展统计表
附表9-7 各乡镇1990年防渗渠道累计情况表
二、喷灌工程
附表9-8 武清县喷灌发展情况
附表9-9 1984年喷灌设备统计表
三、滴灌工程
第三节洼淀治理
附表9-10 历史大型洼淀
附表9-11 历史小型洼淀
一、治理河道
二、改造洼淀
三、洼淀种稻
四、修建扬水站改造大洼
第四节土地平整
第五节旱涝盐碱综合治理
一、抗旱
二、除涝
三、治盐碱
附表9-12 1990年盐碱地改良面积表
第十章农田灌溉
第一节灌区建设
一、筐儿港北灌区
二、夹道洼灌区
三、木厂灌区
第二节灌溉区域
一、筐儿港地区
二、运东地区
三、京津公路两侧地区
四、城关地区
五、夹道洼地区
六、永定河泛区
七、永南地区
附表10-1 武清县历年引水浇地面积表
第十一章防汛抗旱
第一节防汛、抗旱组织
附表11-1 1949-1990年历届防汛组织
第二节防汛、抗旱纪实
一、防汛纪实(包括除涝)
二、抗旱纪实
第三节除涝标准与区域构成
一、除涝标准
二、除涝区域
第四节通讯网络
一、有线通讯
附表11-2 武清县水利有线通讯工程表
二、无线通讯
附表11-3 武清县无线通讯工程表
第五节防汛物料
一、国库备料
二、地方备料
附表11-4 1970~1979年防汛物料存放表
附表11-5 1980~1990年防汛物料存放表
第十二章水利工程施工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第二节技术与工具
第三节援外工程
附表12-1 援外工程一览表
第十三章水利工程管理
第一节河道堤防
第二节闸涵
第三节国营扬水站
第四节农田水利
第五节水利经费
一、水利投资
附表13-1 历年水利投资统计表 单位:万元
二、水费征收
附表13-2 历年水费征收情况统计表
三、多种经营
附表13-3 综合经营收入情况表
第十四章水利基础工作
第一节水文工作
一、河道行洪
二、河道水情(见表14-1至表14-8)
附表14-1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2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3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4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5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6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7 河道水情表
附表14-8 河道水情表
三、气象资料
附表14-9 武清县基本气象观测资料表
四、武清县历年水量统计
附表4-10 武清县历年水理统计表
第二节规划设计
一、规划
二、设计
附表4-11 扬水站设计施工情况表
附表4-12 河道险工、闸涵设计施工情况表
第三节水利科技教育
一、组织机构
附表14-13 1989~1990年科技人员情况表
二、科技情报及成果
三、水利学会
四、水利教育
第十五章水利机构、法规
第一节机构沿革
一、局级机构
附表15-1 武清县水利机构人员统计表
二、所属基层
表15-3 水利机械修造厂历届班子表
第二节建国后参加武清县水利建设主要人员
附表15-4 主要河道历届施工机构名称和负责人统计表
第三节水政建设
一、组织建设
二、政策文件
大事记
附记
文物
诗词
文摘、文存及其它
关于《武清县水利志》(送审稿)出版发行的批复
编后记
版权页 2100433B
天津水利志 卷九 东丽区水利志
天津水利志
彩图
题词1
题词2
聂壁初市长视察新地河水库
聂壁初市长视察东丽温泉宾馆并题词
聂壁初市长视察东丽湖开发区
聂壁初市长及市领导人视察东郊污水处理厂
市领导李振东、胡晓槐、方放视察东郊污水处理厂工程
本书编写组成员
评审会
本书评审人员合影
东丽区水利局办公大楼
区水利局东丽湖办公楼
区水利局举办科技周
永河大桥
海河大桥
山岭子拱桥
外环海河泵站
袁家河节制闸
金钟河防潮闸
西减河
新地河
新地河水库
东丽区海河段浆砌石护坡
防渗渠道
东减河
新地河水库泵站出水池
丰收在望—么六桥灌区稻田
风力提水机
地热开发—水温高达97℃的东丽湖地热井
冬天里的春天—东丽湖温泉大棚
姹紫嫣红—东丽湖桃花园
温泉大棚一角
水库养鱼
新地河水库特产—大银鱼
东丽湖网箱养鱼基地
东丽湖垂钓
东丽湖温泉游泳池
李鸿章德政碑正文
李鸿章德政碑
东丽区政区图
东丽区水利工程位置图
东丽区地热分布图
《东丽区水利志》编纂组名单
《天津水利志》编纂工作组织名单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河道
第一节一级河道
一、海河干流
二、金钟河
三、新开河
四、永定新河
第二节二级河道
一、东减河
二、西减河
三、东河
四、西河
五、北月牙河
六、新地河
第三节其它河道
一、外环河
二、北塘排污河
三、北塘排咸河
图1-1 东丽区水系图
第二章水资源
第一节地表水
一、降水及径流
表2-1 东丽区历年降水量统计表 单位:毫米
表2-2 东郊区降水年内分配表(1959-1978)
表2-3 东郊区年径流资料表
二、地面蓄水
表2-4 东丽区地面蓄水量统计表
表2-5 东丽区二级河道蓄水情况
三、外来水
表2-6 1981-1992年海河水购买量
四、污水
2-7表 北排污河赵沽里河段水质化验报告 单位:毫克/升
第二节地下水
表2-8 第二、第三、第四含水组砂层厚度分布
表2-9 山岭子地热异常区主要特征
第三节水资源的供需
表2-10 东郊区1990年作物需水量
第三章水旱灾害
第一节水灾
表3-1 水灾年表(公元1732-1992年)
第二节旱灾
表3-2 旱灾年表(公元1743-1992年)
第四章防洪除涝
第一节防洪工程
一、裁弯取直
图4-1 海河历次裁弯示意图
表4-1 历年裁弯工程统计表
二、抛石护砌
三、堤埝加固
第二节排涝工程
第三节抗洪抢险
第五章农田水利
第一节蓄水工程
一、新地河水库
表5-1 新地河水库历年围堤浆砌片石护坡情况统计表
表5-2 新地河水库历年蓄水情况统计表
表5-3 新地河水库历年放水情况统计表
二、小型水库
表5-4 东丽区小水库一览表
三、南淀
四、金钟河防潮闸
五、海河二道闸
第二节扬水排灌工程
第三节引输水工程
一、东三村灌区引水
表5-5 东三村灌区引水工程情况表
二、新地河引污涵闸
三、菜田输水
第四节改土治碱
一、盐碱地成因及危害
二、盐碱地治理
第五节机井建设
图5-1 东丽区机井示意图
第六节灌区建设
一、军粮城灌区
表5-6 日本军侵华时期建泵站(点)情况统计表
二、么六桥灌区
表5-7 渤海区农垦管理局张贵庄合作农场机电设备与灌溉面积统计表
图5-2 渤海区农垦管理局张贵庄合作农场示意图
第六章水利管理
第一节工程管理
一、扬水站管理
二、机井管理
三、河道管理
第二节水资源管理
一、机构沿革
二、水费征收
第三节水政监察
第四节综合经营
一、发展概况
二、地热利用和开发
表6-1 东丽区地热井情况统计表
三、水产养殖
表6-2 新地河水库历年投放鱼苗、捕鱼、收入情况表
表6-3 新地河水库历年外购鱼苗及孵化鱼苗数量情况表
第七章水利基础工作
第一节水文观测
第二节水利科技
一、科技队伍
二、水利学会
三、科技实验
表7-1 西红柿滴灌省水效果
表7-2 滴灌的增产效果
表7-3 滴灌产值效果
表7-4 东丽区暗排工程基本情况表(1992.8.21)
表7-5 作物成活率情况调查表
表7-6 1955-1987年东郊区风能资源逐月分布情况表
表7-7 1955-1987年东郊区风能资源一日分布情况
表7-8 TFS—5型风机在东郊区范围内九个半月期间可能提水量测算表
表7-9 东郊区风力提水机组在暗管排水技术上应用情况表
第三节水利教育
第八章水利机构
第一节水利局
一、机构沿革
表8-1 水利机构沿革表
表8-2 1992年东丽区水利局组织系统表
二、领导成员变更
表8-3 东丽区水利局机构领导人员更迭表
表8-4 中共东郊区水利局党委(党组、党总支)领导人员更迭表
三、东郊区水利局科室变化
表8-5 东郊区水利局科室变化表
第二节临时机构
一、防汛指挥部
表8-6 1981-1992年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表
二、根治海河指挥部
三、机井建设指挥部
四、东郊区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
第九章人物、文存
第一节抗洪英模
一、抗洪抢险英烈
二、抗洪抢险英模
三、获荣誉证书人名录
表9-1 东郊区1985年获证书人员名单(54名)
表9-2 东郊区1990年获证书人员名单(36名)
第二节民间传说
一、金钟河传说之一
二、金钟河传说之二
第三节诗歌
第四节文存
大事记
附录
一、泵站管理考核标准
二、泵站值班人员职责
三、批转区水利局《国营排灌站、新地河水库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报告》的通知
四、国营排灌站、新地河水库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报告
五、关于批转区水利局关于《东郊区农村水利义务工实施细则》的通知
六、东郊区农村水利义务工实施细则
七、印发《东郊区农村水利义务工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八、关于颁发《东郊区征收排污、废水费实施细则》的通知
九、东郊区征收排污、废水费实施细则
十、东郊区实施《违反水法规行政处罚暂行规定》办法
十一、关于出版《东丽区水利志》的批复
十二、关于《东丽区水利志》(送审稿)出版发行的批复
编后
版权页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