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地 点 | 同济 |
---|---|---|---|
试验用房面积 | 6830平方米 | 实验教学人员 | 108人 |
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有实验教学人员10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高级职称教师6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级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沈祖炎教授和李国强教授先后担任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7年以来,岩土工程、测绘工程、结构工程三个实验教学分中心先后获得同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大学生创新基地获得校级优秀创新基地;2008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土木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秉承雄厚的科研实力、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多年积累的实验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创新精神并重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了“模块化递进课程、系列化实验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制度化管理方法”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2001年以来,中心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7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3部。同时,还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23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49项,国家授权专利54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热情高、能力强,除在华东地区、全国结构设计大赛、创新论坛中屡获佳绩外,在国际竞赛中亦表现不俗:第4、5届亚洲地区校际土木工程设计邀请赛中分获亚军、冠军;2007年开始,作为国内唯一一支代表队连年受邀赴美参加美国ASCE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东南赛区),屡获佳绩,其中2009年度表现最为突出:13名学生参加了全部14个项目中的12个项目,获得专业论文比赛(满分)、木桥比赛和T恤衫设计比赛三项第一,多项参赛项目排名前三,在26支参赛队伍中总分排名第二,并获得大会颁发的最佳精神奖。近5年来,毕业生中的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提升,从对国内30多家土木类企业的毕业生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看,普遍认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专业训练更加有素,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新环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名列前茅。
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国内外近千名师生参观、交流;中心、分中心、实验课程的网页点击量数更是数以万计;一些兄弟院校参照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模式,自行研制设备和开展实验项目建设,筹、扩建自己的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给予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大量实验教改论文的发表,对于宣传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起到了较大的辐射作用。2100433B
经过李国豪、张问清、王达时、孙钧、朱伯龙、蒋大骅等历届系/试验室主任的建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同济大学已相继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工程结构试验室(1956年),桥梁专业实验室(1974年),结构抗震试验室(1975年),测量基础实验室(1981年恢复),土工实验室(1986年,原土动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合并而成),地质工程实验室等,并开设了相应的教学实验课程。1988年,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其MTS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相互配套的大气边界层风洞群等为土木工程基础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教学实验做出了极大贡献。
1997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下设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水利工程系(2006年正式成立)和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依托于系所,适应于学科建设要求,各专业实验室迅速发展起来,建立了由土力学及土工室、岩石力学与岩矿室、岩土流变室、水化学室、原位检测室、离心机室、物理模型实验室等组成岩土工程实验中心,由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和测量校准实验室合并组建的测量实验中心,由结构抗震试验室、结构静力试验室、结构抗火试验室、建筑结构试验室等组成结构试验中心,形成了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为庞大、专业最为齐全、设备日臻完善的土木工程试验群,并在国际上亦享有良好声誉。
2004年,同济大学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家创新型人才战略需求,本着“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原则,开始筹建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12月,经学校同意,正式成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全院实验教学工作。目前,中心下设岩土工程实验教学分中心、测绘工程实验教学分中心、结构工程实验教学分中心等三个实验教学分中心和一个大学生创新平台;拥有试验用房面积6830平方米,各类设备2775台件,设备总值7520万元,并开设了68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达306个。每学年承担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规划、给排水、力学等方向8370人次、约124800实验学时(2007-2008学年为例)的实验教学工作,已成为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同济的土木工程师国家重点学科。考试(初试)科目包括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808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研究方向为,01 土木施工与信息技术02 现代施工技术03 现代施工组...
桥梁系的课表,列出来把自己吓一跳: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四级) 普通物理 大学英语(五级) 大学计算机基础 商务英语 工程力学I C++语言 结构力学Ⅰ 线性代数B 土木工程材...
关于这个问题木哥考研记得在公众号都专门写了文章说明了找到报考学校的招生目录里面有各专业对应考试科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现以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在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现以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在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给水排水实验站,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至1994年,组建成立独立的学院总实验室。2002年经学校批准,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2007年更名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同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03年,在教育部资助下建立了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与上海市科委共建水资源循环利用科普基地。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520平方米,仪器设备600多台(件),设备总值1500万元。实验教师39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16人,教授4人。创新实验指导教师26人,全部为教授或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中心下设水处理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室等,向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市政工程专业以及海洋、材料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环境类实验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和应用实验项目40项,环境科技创新实验项目28项。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同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6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00433B
山东建筑大学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学科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仪器设备优势,构建了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拥有5825余万元的仪器和设备。在结构检测、模拟加载、数据采集系统、结构高性能计算、有机混合物的分离鉴定、有机混合物组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实验、岩土力学实验等领域的仪器、设备都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结构工程实验室的L型大型反力墙系统和从美国引进的价值600多万元的MTS液压伺服静力和拟动力加载及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结构模型的各种荷载模拟和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处理;投资300万元建成的结构耐火行为试验研究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检验结构模型受火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劣化规律,是国内综合性能指标处于领先地位的结构耐火实验系统。本实验教学中心装备有共计90多万元的ANSYS、ABQUS和PKPM等大型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中心每学年接纳实验学生数5000人左右,年实验人时数约25万。
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担任中心实验教学的33位专职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13人,副高职称教师17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1人,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渗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来,承担教研教改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4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863和973)发展子项目共7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56项。中心教师在各种杂志发表教学研究和科研论文45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5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实验成果奖7项,其中《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分别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以中心为支撑的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中心教师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心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和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8年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是学校的骨干学科,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结构工程综合实验室,在“十五”期间被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以此为依托,申请并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绿色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水排水综合实验室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综合实验室在“十一五”期间被列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室为依托的建筑节能技术实验室2008年10月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建筑大学十分重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优先支持。中心将针对21世纪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朝向以过程控制为特色、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迈进。
2007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考察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对中心发展建设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2008年5月顺利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和给水排水专业评估,2008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专家组对中心进行全面考察,充分肯定了中心建设成绩,认为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对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方高校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继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