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TH2 柱式称重传感器 | 额定载荷 | 200kg~100t |
---|---|---|---|
安全过载 | 150% F·S | 材 质 | 合金钢 |
产品介绍
额定载荷:200kg~100t
综合精度 :0.05(线性 滞后 重复性)
灵敏度 :2.0mV/V
蠕变 :±0.05 %F·S/30min
零点输出 :±1 %F·S
零点温度影响 :±0.05 %F·S/10℃
输出温度影响 :±0.05 %F·S/10℃
工作温度 :-20℃~ 65℃
输入阻抗 :380±10 Ω
输出阻抗 :350±3 Ω
绝缘电阻: 〉5000 MΩ
安全过载 :150% F·S
供桥电压: 建议10VDC
材质 :合金钢
接线方式: 输入( ):红线 输入(-):黑线 输出( ):绿线 输出(-):白线
单点式的传感器 主要是测压力,一端固定,一端受压,然后信号传输就可以了。传感器QQ175821424
传感器从国产到进口,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片组成测量桥路,利用金属电阻丝在张力作用下伸长变细,电阻增加的原理,即金属电阻随所受应变而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
称重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用传感器茵 先要考虑传感器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称重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 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在称重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上,新旧国标有质的差异。 传统概念上,负荷传感器是称重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的统称,用单项参数评价它 的计量特性。旧国标将应用对象和使用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 “称重 ”和“测力 ”两种传感 器合二为一来考虑,对试验和评价方法未给予区分。旧国标共有 21 项指标,均在常 温下进行试验;并用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蠕变、零点温度附加误差以及 额定输出温度附加误差 6 项指标中的最大误差,来确定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分别 用 0.02 、 0.03 、0.05......1.0 表示。 衡器上使用的一种力传感器。 它能将
券柱式概述
券柱式
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柱式的开间放宽,其他的细节比例不变,贴在拱券的表面,券脚券面也用柱式线脚。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3/4个柱径。
这种券柱式的构图很成功。方的墙墩同圆柱产生对比,方的开间同圆券产生对比,富有变化。这种形式构图非常契合:圆券同梁柱相切,有龙门石和券脚线脚加强联系,加以一致的装饰细节,所以很统一。但柱式成了单纯的装饰品,有损于结构逻辑的明确性。柱子倚在墙墩上,轮廓的重要性降低了,导致它们失去了希腊柱子那种精微的敏感性。
柱式概述
一种建筑结构的样式。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塔斯干、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复合式。多立克柱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基刻有凹圆槽,槽背呈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基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径的1.2至1.5倍。爱奥尼克式的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基,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塔司干式的柱身比例较粗,无圆槽、有柱基的一种简单柱式。复合式则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加上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卷,柱式趋向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
西方古典柱式
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柱式包括柱、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线脚、凹槽、雕饰等细节处理都基本定型,各部分的比例也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决定着建筑物风格。柱式形成于希腊,而在罗马得到发展。
欧洲古典柱式的渊源在室内外装饰中常常出现所谓的"欧式"风格,而且也可以看到一些"柱式"的装饰处理,本文主要研究这些欧洲古典柱式的渊源。欧洲古典柱式主要有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人像柱式等几种形式,其基本形式在古代希腊就已经形成。欧洲古典"柱式"这一词,其广义是指古代希腊建筑,主要是神殿的整个样式与结构的系统,狭义则指柱子以及柱子与放在檐部的相互关系和组合顺序,"式"的称号是古代罗马人命名的。
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中,柱式是欧洲建筑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式样,装饰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规范着西方国家所谓的"欧式"建筑文化艺术风格,同时也影响了西方古典家具艺术的结构形式和文化特征。从现今遗留下来的各时期建筑和家具式样中,都可以窥视到这种柱式的演变转移过来的特征。然而,研究欧洲古典柱式的渊源,不得不提到古埃及和古西亚,因为古埃及、古西亚的柱式式欧洲建筑柱式文化的先驱。
形成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柱式和形成于希腊的多立克柱式,是两种最基本的柱式。它们都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代表性作品。爱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有柱础,由圆盘等组成。多立克柱式的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爱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还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莨叶,很华丽,其余部分则如爱奥尼柱式。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根据新的审美要求和技术条件加以改造和发展。他们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并且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更加华丽。他们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并参照伊特鲁里亚人传统发展出塔斯干柱式。这两种柱式差别不大,前者檐部保留了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三陇板,而后者柱身没有凹槽。爱奥尼柱式变化较小,只把柱础改为一个圆盘和一块方板。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五种柱式。其风格的差异远比希腊爱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的差异为小,因而失去了鲜明性。罗马人创造了新的柱式组合,最重要的是券柱式。 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给柱式本身和柱式组合作了相当详细的量的规定,用柱身底部的半径作量度单位。他注意到这些规定要根据建筑物大小、位置等具体条件作必要的调整。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马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罗马建筑风格。
1、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泼、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希腊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或说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
古罗马五种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混合柱式)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后,欧洲大多数地区柱式建筑不再流行。在意大利虽然流风尚存,但细部和组合方式等都不很严格,与罗马柱式有很大差别。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重新使用罗马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追求风格的纯正。16世纪下半叶的手法主义,产生了两种潮流。一种是刻意求奇,不惜破坏柱式的结构逻辑来创造新的建筑形象,如螺旋式柱身、断折的额枋、不均匀的开间、成组的柱子等,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另一种是刻意求同,给五种柱式厘订死板的规范,消除古罗马时期普遍存在的变体,作出苛细的量的规定,这种教条化的潮流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巴洛克建筑流行于意大利等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古典主义建筑流行于法国和北美等地。它们都创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组合。但二者在个别手法上互有渗透。后来,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比巴洛克建筑的大。尤其是法国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中心以后,教条化的柱式就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但装饰仍多用巴洛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