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 | 作 者 | 钱家欢,殷宗泽 |
---|---|---|---|
类 别 | 建筑科学>土力学/基础工程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6年05月 | 定 价 | 75 元 |
装 帧 | 精装 | ISBN | 9787801241429 |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土的物质构成及分类
第一节 土的矿物成分
第二节 粘土颗粒的带电性
第三节 土中水和气
第四节 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五节 土质分类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及土工有限元分析
第一节 土体的变形特性
第二节 弹性非线性模型
第三节 弹塑性模型
第四节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第五节 土体非线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计算
第一节 土的渗透性与达西定律
第二节 流网及其应用
第三节 水在土中渗流的作用
第四节 渗流出口的临界坡降及其防护
第五节 闸坝基底浮托力和出口坡降的近似计算
第六节 渗流对堤坝稳定的影响及渗流控制
第七节 堤坝的渗流计算
第八节 基坑排水的渗流计算
第九节 有限单元法的渗流计算
第四章 地基应力与建筑物沉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基自重应力
第三节 附加应力
第四节 实用沉降计算方法
第五节 应力路径法计算沉降
第五章 固结与流变理论
……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
第七章 土坡稳定计算
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
第九章 地基与基础计算中的若干问题
第十章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
第十一章 土的动力性质
第十二章 土体动力分析
第十三章 桩的动力测试方法及应用
第十四章 边界单元法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概率论与统计学在土工问题中的应用2100433B
工程案例常见问题向专家提问 关注 土工格栅应用原理 性能特点: 1. 土工格栅加固土的机理 土工格栅对土的加固机理存在于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中,一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可 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格栅表面与土的磨擦作用; 2) 格栅孔眼对土的 “锁定”作用; 3) 土对格栅肋条的被动阻抗作用。 上述三种作用均能充分约束土颗粒的侧向位移,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土体的自立稳定 性,至于这三种作用在土体中各自发挥的程度将随格栅种类, 开孔大小, 土颗粒级配等因素 而定。 2. 土工格栅的力学效应 土工格栅是通过独特的工艺过程使聚合物的长链碳氢分子沿拉伸方向重新排列一直 线,因而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延伸率, 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已接近于软钢, 再加之 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 土对栅肋的被动阻抗作用, 使得土对工格栅在土中抗拔能力或格栅对 土的加固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加筋构件。 另外,如控制土工格栅的设计
Δhi= 压缩试验 孔隙比 e0 ei 0 E0 0.578 式中h0=20为环刀高度 E0.5 0.578 0.536 0.532 E1.0 0.578 0.512 0.837 E2.0 0.578 0.478 1.267 E4.0 0.578 0.439 1.762 E8.0 该列为土工压缩表中千分表读数 E16.0 E32.0 C fai 剪切试验 49.6 15.2 0.271693987 T1 76.76939867 1.29 60 30.34363584 T2 103.9387973 2.53 41 80.57271112 T3 131.108196 2.54 52 52.65389398 T4 158.2775947 2.49 64 62.31401366 渗透试验 渗透系数 t2-t1 log(h1/h2) h1 h2 0.00095 225.3773156 0.04575
本书以各种岩土工程抗震设计和动力机器及设备减振评价的分析方法为主线将岩土工程方面的抗震和减振的主要原理和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基本涉及了岩土工程抗震和减振的各个领域,同时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应用的可操作性,使读者对岩土工程抗震和减振的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可在此基础上从事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前言
第1章 地震与灾害
1.1 概述
1.2 地球构造与板块运动
1.3 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
1.4 地震活动与地震灾害
1.5 地震动特性
1.6 震级与烈度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结构动力学基础
2.1 地震分析模型概述
2.2 单自由度结构的地震反应
2.3 多自由度结构的地震反应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地震反应谱理论及应用
3.1 地震反应谱概念与计算
3.2 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因素及衰减关系
3.3 地震反应谱的应用
3.4 设计地震动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工程场地条件与宏观震害
4.1 概述
4.2 场地条件对宏观震害的影响
4.3 场地地层条件的影响
4.4 场地地形条件的影响
4.5 场地内断裂带的影响
4.6 广义地基失效的影响
4.7 抗震地段划分与场地分类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与隔震减震设计
5.1 工程结构震损危害
5.2 抗震设防的目的及目标
5.3 抗震设防标准与方法
5.4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
5.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5.6 建筑结构隔震
5.7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土的动力特性
6.1 概述
6.2 振动与波动
6.3 土的动力特性测试
6.4 土的动强度特性
6.5 土的动孔压特性与预测模型
6.6 土的振动液化与判别
6.7 土的动应力一应变特性
6.8 土的动力固结特性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地基动力分析及基础抗震
7.1 天然地基土层动力响应与计算
7.2 砂土液化与软土地基震陷评价
7.3 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7.4 桩基础抗震分析与验算
7.5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边坡及其加固的动力响应及安全评价
8.1 边坡工程震害及其特点
8.2 地震作用下土石坝坝坡和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
8.3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8.4 边坡的加固措施
8.5 挡土墙的抗震验算
8.6 抗滑桩加固的计算与分析
8.7 抗滑桩抗震加固的离心模型试验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
9.1 地下结构震害分析
9.2 地下结构抗震特点及设计原则
9.3 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模型试验分析方法
9.4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9.5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数值计算分析
9.6 地下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动力机器基础及隔振减振设计
10.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10.2 隔振设计
10.3 主动隔振
10.4 被动隔振
10.5 隔振减振措施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11.1 概述
11.2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与分级
11.3 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11.4 地震危险性分析
11.5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测
11.6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1.7 地震区划
本章参考文献 2100433B
《炉内传热原理与计算》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炉内传热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全书共分7章,包括辐射换热的基本理论与计算,层燃炉、室燃炉和循环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锅炉热力计算方法,以及积灰、结渣对炉膛传热的影响等内容。《炉内传热原理与计算》作为衔接基础课“传热学”和“锅炉课程设计”之间的教材,对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的处理方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提供了完整的炉膛传热和热力计算的实例,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气固两相流的传热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传热计算。《炉内传热原理与计算》采用国际单位制,并附录了常用的中英文专业词汇,供查阅英文资料时使用。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热能工程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