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Tekla Structures钢结构BIM应用 | 作 者 | 张俏、董羽、焦立强 |
---|---|---|---|
类 别 | 教材 >> 高职 >> 高职建筑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8年6月 | 页 数 | 127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22-31129-0 |
概述 001
项目一 简易工业厂房 003
任务一 基本建模参数 004
一、新建项目 004
二、轴线的创建 005
任务二 创建柱子和梁 006
一、创建柱子并调整属性 006
二、创建梁并调整属性 007
三、线性的复制 007
任务三 细部处理 009
一、柱脚组件细部节点 009
二、梁柱组件细部节点 013
任务四 板 014
一、创建板并调整属性 014
二、板的复制 016
任务五 创建檩条 017
一、创建等分的辅助点 017
二、创建檩条 019
三、檩条的复制 021
任务六 创建十字支撑 022
一、运用梁命令创建十字支撑 022
二、创建支撑与位置修改 023
任务七 抗风柱 025
一、运用柱命令创建抗风柱 025
二、创建模型视图 027
任务八 创建图纸 030
一、两点创建视图 030
二、创建整体布置图 032
任务九 生成材料表 033
一、使用报告命令 033
二、生成全部材料表 034
总结 035
能力训练题 035
项目二 变截面门式钢架行车厂房 036
任务一 轴线的创建 037
一、轴线对话框的坐标与标签 037
二、轴线对话框常规按钮介绍 038
三、成角度轴线的创建 038
四、创建常规轴线总结 038
五、圆弧轴线的创建 038
任务二 视图的创建及钢柱的创建 038
一、轴线视图的创建 038
二、钢柱的创建 039
三、零件的三种位置关系 040
任务三 板的创建及1003号节点 041
一、板的创建 041
二、应用多边形板命令 041
三、1003号节点加劲板细部的应用 042
四、零件的四种切割方式 043
任务四 变截面梁的创建及螺栓的创建 043
一、三块板创建钢梁 043
二、型钢法创建变截面梁 043
三、螺栓的创建 044
任务五 1047号柱脚节点 045
一、1047号柱脚细部的创建 045
二、镜像 047
任务六 构件的定义及檩条的创建 048
一、构件的定义及焊缝的创建 048
二、檩条的创建 048
任务七 1号檩条节点及拉条的创建 049
一、1号节点创建檩条节点 049
二、拉条的创建 051
任务八 附属结构的创建 051
一、椭圆孔的创建 051
二、天沟的创建 052
总结 052
能力训练题 053
项目三 轻型钢结构建筑 055
任务一 基本建模参数 056
一、新建项目 056
二、轴线的创建 057
任务二 搭建模型柱子 060
一、创建H形截面柱子 060
二、创建圆截面柱子 062
任务三 搭建梁 066
一、创建直梁 066
二、创建曲梁 067
任务四 特殊结构搭建 069
一、特殊部位绘制 069
二、曲梁结构绘制 072
任务五 辅助线使用 073
一、辅助线布置 073
二、创建直梁和曲梁 074
任务六 拉撑 078
一、折梁创建拉杆 078
二、完善拉撑结构 081
任务七 细部节点 084
一、细部柱脚节点 084
二、角钢夹板节点 087
任务八 出图 092
一、创建整体布置图 092
二、图纸的修改 092
总结 095
能力训练题 095
项目四 高层楼房的建模 096
任务一 基本建模参数 097
一、新建项目 097
二、轴线的创建 097
任务二 基础与柱子 098
一、填充基础 098
二、填充柱子 099
任务三 梁 102
一、创建直梁 102
二、创建曲梁 104
任务四 复制楼层 105
一、线性的复制 105
二、楼层视图窗口 106
任务五 创建图纸 108
一、创建整体布置图 108
二、视图属性设置 109
任务六 板的修改 110
一、板的修改控制 110
二、板的切角属性 111
任务七 图纸变化和修改 112
一、图纸列表 112
二、图纸变化和修改 113
任务八 旋转命令与切割命令的结合使用 114
一、复制旋转 114
二、切割操作 118
任务九 完善高层楼房模型 120
一、复制操作 120
二、创建切割面 123
总结 126
能力训练题 126
参考文献 127 2100433B
本书按照项目化教学方法,结合编者多年的钢结构深化设计经验,综合国内钢结构详图设计现状而编写,涵盖当前主要钢结构建筑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书以实际典型工程项目为案例,分别讲解简易工业厂房、变截面门式钢架行车厂房、轻型钢结构建筑、高层钢结构楼房等。通过本书学习,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Tekla Structures软件,从而做出更正确的设计。
你这上面说的就不错铆工和钢结构方面和CAD之类的综合应用可用这个软件钢构CAD3.8输入参数就能自动出整体构件图和展开图自动标注所有下料尺寸和构件尺寸同步自动给出下料图面积弯头大小头圆锥和圆锥台和螺旋...
有的,我虽然是自学的,自学了三个月搞定。但我的同事有两个是参加培训的,学了一个月,效果还行吧,就在河南当地,叫大鼎tekla工作室吧可能,我感觉虽然没我学的透,但比自己摸索还是快多了。
学习版本的不可以做工程的、有构件数量限制要求的、不要使用学习版本的做工程学习版本的只是学习练手的,不能拿来做工程的,没有保证
随着钢结构的迅速发展,Tekla Structures 在钢结构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钢结构投标报价、材料计划、详图深化、碰撞检测、排版下料、施工交底、施工模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钢结构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简述了Tekla Structures软件的概况和特点,并以轻型门式刚架设计过程为依托,阐述了利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设计钢结构门式刚架的具体步骤,以及软件的扩展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Tekla Structures软件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3D模型包含了设计、制造、构装的全部资讯需求,所有的图面与报告完全整合在模型中产生一致的输出文件,与以前的设计文件使用的系统相较,Tekla Structures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结果,让设计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正确的设计。Tekla Structures有效地控制整个结构设计的流程,设计资讯的管理透过共享的3D介面得到提升。
Tekla Structures 完整深化设计是一种无所不包的配置,囊括了每个细部设计专业所用的模块。 用户可以创建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然后生成制造和架设阶段使用的输出数据。
查看 Tekla 模型(所有材料和截面)
创建和修改轴线
建立部件模型(不考虑建筑材料)和螺栓模型
创建焊接
向模型添加负荷
建立钢筋模型
创建钢铁部件的构件
创建混凝土部件的浇筑体
创建构件层次
创建细部(钢筋混凝土)连接
与多个部件创建自动预置连接
制定架设顺序
查看 4D 模型信息(模拟进度)
自动对部件进行标记/编号
输出功能使用户能够
创建带有钢筋弯曲表的现浇混凝土钢筋图纸
自定义图纸标题栏和报告
创建整体布置图(规划、截面和架设)
创建单零件和构件图纸(钢)
创建浇铸件图纸(预制混凝土)
打印和标示图纸与报告
创建报告(构件列表和部件列表)
创建钢筋报告(钢筋弯曲表、重量和数量)
协作属性使用户能够
与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模型执行操作
连接到其他工具和专业
在因特网发布模型以供查看
交换数据(CIS/2 格式,MIS 系统)
导出CNC 和 DSTV
通过链接(FEM、SDNF 和 XML)导入外部数据/导出数据
通过 IFC 2x2、2x3 和 Tekla Open API 导入和导出数据
连接到分析和设计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导入和导出图形的二维和三维数据(DXF、DGN 和 DWG)
Tekla Structures软件是由芬兰Teknillinen laskenta(简称Tekla)公司于1966年开发的,1980年该公司正式更名为Tekla,并于2011年被美国Trimble公司收购。经过50年的不断完善,Tekla Structures软件在钢结构深化设计领域中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领先优势。
(1)直观:所有的三维软件操作都比二维软件复杂,但Tekla Structures相对来说是交互界面做得最简单直接的,所见即所得。
(2)精细:创建三维模型时可以进行精细的细部设计与操作,如详细的螺栓连接、焊缝连接、碰撞检查、荷载分析等。
(3)便捷:创建三维模型后可自动生成所需的钢结构详图和各种报表,如整体布置图、构件图、零件图、工程量清单等;可以用生成的详图指导下料和制作,也可将详图直接导入数控机床。
(4)经济:虚拟建造可以发现并纠正原设计图纸中出现的一些失误,优化设计,大幅度减少返工。
Tekla Structures软件引入中国后,被应用于各大中型建筑,包括武汉大剧院、武汉音乐厅、中央电视台新楼、水立方、鸟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广东亚运体育场、上海环球金融大厦、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大楼、沈阳同方时代广场、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现代传媒广场等。这些建筑的共同点是钢结构总用钢量大,空间结构复杂,非标准构件和非标准节点多,用二维软件进行设计、指导施工比较困难。
本书共9章,主要介绍Tekla Structures概述、建模准备工作、建立基于CAD的门式刚架、螺栓与底板、吊车梁、支撑系统、二楼与楼梯、屋面、出图简介等内容,用一套完整的实例详细介绍如何建立一座比较简单的单层钢结构厂房的三维模型。本书在建模的过程中,同时介绍软件的相关知识,以便大家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这个软件。我们建议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按以下的步骤学习本书。
(1)本书每一小节的第一部分“任务”,是建模前给读者提出的预习问题,也是很多学员在建模过程中问到的问题。三思而后行是有必要的,今后大家独立工作的时候也要这样先问问自己再开工,一味蛮干,最后的结果就是返工。
(2)如果你确实是个很急性子的人,就只看每一小节的第二部分“任务实施”,这样你可以迅速上手,完成模型。
(3)要检查自己做得怎么样,看看第三部分“任务结果”。
(4)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看看第四部分“任务资料”。
(5)如果你还想做点别的什么,第五部分“知识链接”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