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运行前准备工作检查
A、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断相、短路或裸线等情况。
B、检查接地装置接线处的接触是否良好。
C、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各连接处的接触是否良好,有否与炉体及罩壳相接触的地方。。
台车加热炉简介
一、 用途
该设备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进行加热、退火、正火、调质:表面淬火、回火::焊接消应力退火等热处理工艺。
二、技术规格
名称 | 单位 | RT3-9 | |
额定电压 | V | 380 | |
额定温度 | ℃ | 950 | |
加热元件接法 | Y | ||
频率 | HZ | 50 | |
空炉升温时间 | h | ≤3 | |
炉温均匀性 | ℃ | ≤10℃ | |
炉子表面温升 | ℃ | ≤55 | |
台车移动速度 | ~3-8m/min |
三、使用条件
1、 室内使用。
2、 环境温度在–5℃-40℃范围内。
3、 使用地区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 周围没有导电尘埃、爆炸性气体以及能严重破坏金属和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5、 无明显震动和颠簸
四、结构简介
本系列电炉外壳有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台车由型钢及钢板焊接,台车通过与炉衬的软接触来减少热辐射及对流损失,有效保证炉体密封性。
炉衬:该炉炉体全部采用耐火纤维结构。在台车耐压部分采用高铝砖砌筑,下部均有保温砖保温。
炉门(前后炉门)的升降是通过滚轮在导轨上.上下滚动来实现的,并采用国内先进的弹簧压紧机构对炉门密封,这样既保证了在关闭时炉门纤维与炉体纤维之间的吻合密封,又保证了在启闭的过程中不会摩擦损伤纤维。
电炉各活动机构采用连锁控制,即炉门打开后自动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同时恢复台车行走时的电源;炉门关闭后自动切断台车行走电机的电源,同时恢复加热元件的电源,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加热元件采用高温电阻合金丝绕制螺旋状,分别安装在炉侧及安放台车搁丝砖上。
台车上安装有耐压抗高温的铸钢炉底板,以承载工件之用。为了防止工件加热后产生的氧化皮通过炉底板间的缝隙落入加热元件周围而造成加热元件损坏,因此炉底板与炉体接触处采用插入式接触。
因为炉体与炉车有相对进出,考虑到加热后的膨胀,这一部位采用纤维棉软接触密封和砂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的特点是密封可靠,维修方便。
整台电炉分12区控温,每温区采用一只热电偶控温及温度检测,控制方式为程控PID自动调节,采用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进行温度调整。并采用接触器保护式控制。采用智能数显表温控仪可以对温度设定、修正、数显、控制。
五、烘炉
对于新的或长期搁置(半年以上)重新使用的电炉,必须进行烘炉,以除去炉内的水份,提高绝缘性能,并使灰缝烧结,增强炉衬结构强度。经过烘炉的炉衬还可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因迅速升温而导致损坏炉衬的现象。对于新砌的炉衬必须在不低于5℃的空气中自然干燥2~3昼夜方可进行。
烘炉工艺按下表进行
室温 ~200℃ 进行8小时 打开炉门
200℃~400℃ 进行6小时 打开炉门
400℃~600℃ 进行6小时 关闭炉门
600℃~800℃ 进行6小时 关闭炉
800℃~950℃ 进行3小时 关闭炉门
注:烘炉结束后,待炉温降至100℃以下时,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应不低于0.5兆欧。
六、电炉使用
1、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A、 电炉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B、 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布置及安全装置的位置等。
一、 用途:
该设备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进行加热、退火、正火、调质:表面淬火、回火::焊接消应力退火等热处理工艺。
二、技术规格
名称 |
单位 |
RT3-9 |
|
额定电压 |
V |
380 |
|
额定温度 |
℃ |
950 |
|
加热元件接法 |
Y |
||
频率 |
HZ |
50 |
|
空炉升温时间 |
h |
≤3 |
|
炉温均匀性 |
℃ |
≤10℃ |
|
炉子表面温升 |
℃ |
≤55 |
|
台车移动速度 |
~3-8m/min |
三、使用条件
1、 室内使用。
2、 环境温度在–5℃—40℃范围内。
3、 使用地区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 周围没有导电尘埃、爆炸性气体以及能严重破坏金属和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5、 无明显震动和颠簸
四、结构简介
本系列电炉外壳有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台车由型钢及钢板焊接,台车通过与炉衬的软接触来减少热辐射及对流损失,有效保证炉体密封性。
炉衬:该炉炉体全部采用耐火纤维结构。在台车耐压部分采用高铝砖砌筑,下部均有保温砖保温。
炉门(前后炉门)的升降是通过滚轮在导轨上.上下滚动来实现的,并采用国内先进的弹簧压紧机构对炉门密封,这样既保证了在关闭时炉门纤维与炉体纤维之间的吻合密封,又保证了在启闭的过程中不会摩擦损伤纤维。
电炉各活动机构采用连锁控制,即炉门打开后自动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同时恢复台车行走时的电源;炉门关闭后自动切断台车行走电机的电源,同时恢复加热元件的电源,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加热元件采用高温电阻合金丝绕制螺旋状,分别安装在炉侧及安放台车搁丝砖上。
台车上安装有耐压抗高温的铸钢炉底板,以承载工件之用。为了防止工件加热后产生的氧化皮通过炉底板间的缝隙落入加热元件周围而造成加热元件损坏,因此炉底板与炉体接触处采用插入式接触。
因为炉体与炉车有相对进出,考虑到加热后的膨胀,这一部位采用纤维棉软接触密封和砂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的特点是密封可靠,维修方便。
整台电炉分12区控温,每温区采用一只热电偶控温及温度检测,控制方式为程控PID自动调节,采用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进行温度调整。并采用接触器保护式控制。采用智能数显表温控仪可以对温度设定、修正、数显、控制。
五、烘炉
对于新的或长期搁置(半年以上)重新使用的电炉,必须进行烘炉,以除去炉内的水份,提高绝缘性能,并使灰缝烧结,增强炉衬结构强度。经过烘炉的炉衬还可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因迅速升温而导致损坏炉衬的现象。对于新砌的炉衬必须在不低于5℃的空气中自然干燥2~3昼夜方可进行。
烘炉工艺按下表进行
室温 ~200℃ 进行8小时 打开炉门
200℃~400℃ 进行6小时 打开炉门
400℃~600℃ 进行6小时 关闭炉门
600℃~800℃ 进行6小时 关闭炉
800℃~950℃ 进行3小时 关闭炉门
注:烘炉结束后,待炉温降至100℃以下时,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应不低于0.5兆欧。
六、电炉使用
1、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A、 电炉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B、 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布置及安全装置的位置等。
内容预览:1、工作前检查泵、空压机等正常;并检查管路、接头应无漏油、漏水和漏气现象。 2、 工作前应确定各部操作杆、控制装置及仪表应处于正常。 3、 行走作业: 1) 台车行走前,应查看场地周围...
一.操作人员将工具准备齐全,操作人员全部分工到位。 二.通知调度室联系吹扫用氮气、煤气救护队全部到位。 三.加热炉停煤气前,通知煤气加压站、汽化冷却仪表室。 四.停炉降温曲线,...
一、锅炉正常运转时要求做到:锅炉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保持锅炉的整洁、做好交接班工作。遵守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监察。确保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注意节约用煤。司炉工应该定期总结操...
E、检查炉门升降、台车进出运行是否正常。
3、 带有腐蚀性、挥发性、爆炸性气体的工件严禁进入炉体加工,以免影响加热元件和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及引起爆炸等事故。
4、 电炉不得超温运行,否则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5、 氧化皮太多的工件进炉前需清除,可用钢丝刷刷下。
6、 工件均匀堆放,离加热元件应在100-150mm左右。
7、 严禁野蛮操作,工件应轻放,避免冲击。
8、 电炉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随时注意电炉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9、 电炉在进行装卸工件时,必须先切断加热元件电源,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七、电炉的维护及保养
1、炉膛的氧化物(包括电炉丝下)应经常清理,至少每周一次或五炉次一次。炉底板下可用压缩空气吹。
2、电阻丝如经使用后,就不得碰撞拗折,以免断裂。
3、电炉电动机需定期检查,添加润滑油等,注意使用安全。
4、定期检查加热元件的使用情况。加热元件经短期使用后便不得拗折、碰撞。如尚未严重腐蚀而折断时,可用与电炉丝相同的材料(或电炉丝本身)作为焊条,采用乙炔气进行加热焊接,焊条采用50%白云粉末混合而成,若加热元件严重腐蚀不能使用时,则应另行更换。
5、定期校验仪表、热电偶的使用情况,防止因仪表、热电偶的误差造成测温不正确而影响产品质量。
本产品及图片为丹阳市恒力炉业陈赟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如有剽窃,必究其法律责任。
凿岩台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的检查: 1、检查发动机机油、工作油、制动器油、油位应在油 位上下线之间,并检查油的污浊程度。 2、检查泵、空压机等是否正常。 3、检查液压管路、接头有无漏油或松弛现象。 4、检查凿岩机、连接套、钻杆、钻头等应完好无损、 连接可靠。工作前应确定各部操纵杆、控制装置及仪表应处 于正常。 5、检查导向架、工作架臂、工作台、轮胎外表有无损 伤、电缆及其他电器元件有无损伤并绝缘可靠。 二、行走作业: 1、视巷道和电机车滑线高度提升驾驶室顶盖,倒回滑 动工作台,缩回臂架,将导向架摆成水平,使之后退,凿岩 机保持在使动位置,缩回支腿方能行走。 2、台车行走前,检测台车照明设施良好,轮胎气压满 足正常值。 3、台车行走前,应查看场地周围,确认前后左右无人 及障碍物后,鸣一声长笛再启动行走,期间切不可误触操作 杆。 4、行走时要平稳,避免紧急操作(如紧急刹车等)发 生意外事
湿喷台车安全操作规程 1、湿喷机操作人员独立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施工时,湿喷机必须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摆放平稳,所有轮子必须着地。 3、外接电源线时,必须先关闭电源开关,并检查电缆线是否有破损,电缆线必 须悬挂,不得置于水中。 4、开机前应先检查料斗中是否有异物,推进缸冷却水箱内水是否足够、清洁。 5、喷射前必须检查系统风压是否足够、电压是否在合格范围、拉杆压紧力是否 合适、转子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振动电机和计量泵是否正常、 速凝剂管路是否通 畅。 6、喷射前必须与喷射手约定交流的语言、手势、信号。 7、在喷射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工作风压的变化,并随时保持与喷射手联系, 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风量和速凝剂用量。 8、喷射中发生喷射管堵管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时,应先关闭高压风,控制好喷 嘴,避免余风在疏通喷射管时, 混凝土射出或喷射管乱摆,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