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第2版)》注重选材,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在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很强的实用性。
《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第2版)》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是《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的修订版。《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字音频技术的基础理论、数字音频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数字声音广播的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
全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了声学基础知识、音频信号的数字化、数字音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标准、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电子乐器数字接口(MIDI)、数字音频文件格式、音频处理与控制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数字声音广播、音频测量与分析等内容。每章都附有小结与习题,以指导读者加深对《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第2版)》主要内容的理解。
出版说明
前 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2.1 声音的频率范围
2.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2.2.1 采样
2.2.2 量化
2.2.3 编码
2.3 A/D转换器
2.3.1 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
2.3.2级联积分式AA)转换器
2.3.3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D/A转换器
2.4.1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2.4.2权电阻式D/A转换器
2.4.3 R-2R梯形网络式D/A转换器
2.4.4级联积分式D/A转换器
2.4.5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5 过采样△—∑调制A/D、D/A转换器
2.5.1 过采样
2.5.2 A—∑调制和噪声整形
2.5.3 1比特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2.6 小结
2.7 习题
第3章 音频压缩编码原理及标准
3.1 音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3.1.1 音频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2 音频压缩编码方法的分类及典型代表
3.1.3 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
3.1.4 感知音频编码原理
3.2 MPEG-1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3.2.1 MPEG-1音频压缩算法的特点
3.2.2 MPEG-1音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3.3 杜比AG-3音频压缩算法
3.3.1 概述
3.3.2 杜比AC-3编码器
3.3.3 杜比AC-3解码器
3.4 MPEG-2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3.4.1 MPEG-2 BC
3.4.2 MPEG-2 AAC
3.5 MPEG-4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3.5.1 自然音频编码
3.5.2 合成音频编码
3.5.3 合成/自然音频混合编码
3.6 小结
3.7 习题
第4章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4.1 数字音频信号的处理流程
4.2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4.2.1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4.2.2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
4.2.3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4.2.4 常用术语
4.3 信道编码技术
4.3.1 奇偶校验码
4.3.2 线性分组码
4.3.3 循环码
4.3.4 RS码
4.3.5 CIRC纠错技术
4.3.6 RSPC码
4.3.7 卷积码
4.4 差错掩盖技术
4.4.1 插值
4.4.2 静音
4.5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变换
4.5.1 8-10调制
4.5.2 EFM调制
4.6 数字调制
4.6.1 概述
4.6.2 2ASK和MASK
4.6.3 QPSK和DQPSK
4.6.4 MPSK和MQAM
4.6.5 0FDM/(X)FDM技术
4.7 小结
4.8 习题
第5章 数字音频记录重放系统
5.1 激光唱盘和激光唱机
5.1.1 激光唱盘(CD)简介
5.1.2 CD盘的数据记录和读出原理
5.1.3 CD-DA标准摘要
5.1.4 CD-DA的存储格式
5.1.5 XRCD和HDCD
5.1.6 激光唱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1.7激光唱机新技术
5.2 超级音频CD(SACD)
5.3 DVD-Audio
5.3.1 概述
5.3.2 编码和声道选项
5.3.3 MLP编码
5.3.4 版权保护
5.4 微型光盘(MD)
5.4.1 MD唱机的工作原理
5.4.2 MD盘片及其非线性编辑特性
5.4.3 ATRAC压缩算法
5.4.4 MD技术的发展
5.5 数字录音机
5.5.1 旋转磁头式数字录音机(R-DAT)
5.5.2 固定磁头式数字录音机(S-DAT)
5.5.3 数字小型盒式磁带(DCC)录音机
5.5.4 可录式激光唱机
5.6 小结
5.7 习题
第6章 电子乐器数字接口(MIDI)
6.1 概述
6.2 MIDI乐音合成器原理
6.2.1 频率调制(FM)合成法
6.2.2 波形表合成法
6.3 MIDI系统中的设备配置
6.3.1 MIDI消息输入设备
6.3.2 音序器
6.3.3 音源
6.4 MIDI系统连接
6.4.1 MIDI端口
6.4.2 连接方式
6.4.3 MIDI的通道
6.4.4 MIDI系统连接实例
6.5 常见的MIDI应用软件
6.6 小结
6.7 习题
第7章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与接口标准
7.1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7.2 数字音频接口标准简介
7.2.1 AES/EBU(AES3-1992)接口标准
7.2.2 标准型民用接口(IEC958,类型2)
7.2.3 SPDIF-2接口
7.2.4 多通道音频数字接口(MADI)
7.2.5 其他标准接口
7,3 小结
7.4 习题
第8章 音频处理与控制设备
8.1 音质的评价
8.1.1 音质的评价用语
8.1.2 音质的主观评价与技术指标的关系
8.2 音响设备的分类
8.3 信号动态处理设备
8.3.1 压缩器
8.3.2 压限器
8.3.3 扩展器与噪声门
8.3.4 自动增益控制器
8.4 均衡器
8.4.1 均衡器的作用
8.4.2 均衡器的种类
8.4.3 图示均衡器的基本原理
8.4.4 均衡器的技术指标
8.5 声反馈抑制器
8.5.1 声反馈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8.5.2 声反馈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8.5.3 FBX-901型声反馈抑制器
8.6效果处理器
8.6.1 室内声的组成以及对调音的影响
8.6.2 延时器
8.6.3 混响器
8.7听觉激励器
8.7.1 听觉激励器的作用
8.7.2 听觉激励器的工作原理
8.7.3 听觉激励器上的功能键及调试方法
8.7.4 听觉激励器的应用
8.8 调音台
8.8.1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
8.8.2 调音台的分类
8.8.3 调音台的基本构成
8.8.4 调音台的信号流程
8.8.5 调音台的技术指标
8.8.6 调音台与效果处理器的连接方式
8.8.7 数字调音台
8.9 小结
8.10 习题
第9章 数字音频工作站
9.1 概述
9.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主要功能
9.3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组成
9.3.1 主机
9.3.2 音频处理软件
9.3.3 音频接口
9.4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附件
9.4.1 信号转换器
9.4.2 遥控台
9.4.3 同步器
9.5 音频设备间的同步实现
9.5.1 模拟设备之间的同步
9.5.2 模拟设备与数字设备之间的同步
9.5.3 数字音频设备之间的同步
9.5.4 同步方法综合运用实例
9.6 音频编辑软件CoolEdit2000
9.6.1 录音
9.6.2 编辑制作
9.6.3 保存与发送
9.7 小结
9.8 习题
第10章 数字声音广播
10.1 概述
10.2 数字音频广播
10.2.1 DAB/DMB系统的构成
10.2.2 DAB/DMB系统技术参数
10.2.3 DAB/DMB的覆盖方式
10.2.4 DAB/DMB数据广播
10.2.5 DAB/DMB接收机原理简述
10.2.6 DAB/DMB系统的特点
10.3 数字调幅(AM)广播系统
10.3.1 调幅广播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0.3.2 DRM的诞生
10.3.3 基于DRM标准的数字AM广播系统
10.3.4 DRM系统的技术特点
10.4 网络广播
10.4.1 网络广播的特点
10.4.2 网络广播技术
10.4.3 流媒体技术原理
10.4.4 网络广播软件系统
10.5 小结
10.6 习题
第11章 音频测量与分析
11.1 电平测量
11.1.1 测量方法
11.1.2 电平测量单位
11.1.3 声音电平的监测仪表
11.2 串音和隔离度测量
11.3 噪声的测量
11.4 相位和频率测量
11.4.1 引言
11.4.2 相位测量
11.4.3 频率测量
11.5 信号频谱分析
11.5.1 时域和频域的关系
11.5.2 周期性矩形脉冲的频谱
11.5.3 谐波分析仪(选频电平表)
11.5.4 频谱分析仪
11.6 非线性失真的测量
11.6.1 基波抑制法
11.6.2 交互调制法
11.6.3 白噪声法
11.7 眼图及抖动测量
11.7.1 眼图
11.7.2 抖动
11.8 小结
11.9 习题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各地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设计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操作方法。看一下你的机顶盒遥控器,如有《电视》键,按一下就回到电视节目了;如有《主页》键,按一下就返回主页,再选择“电视”确认就回到电视节目了;如有《返回》...
推荐HDX Bone能够解码mkv、ts、tp、wmv、Ifo、iso、avi、mpg、mp4、movRM、RMVB等格式的...
一个基本音响系统的组成,是把话筒连接至调音台,调音台的输出经过一大堆周边器材,然后送往功放,功放的输出连接至音箱
基于DSP的数字音频均衡器设计
对数字音频放大器各组成环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双边带三电平自然采样法脉宽调制技术、Dead-Time技术、负反馈技术等引入脉冲编码调制器、开关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等环节。通过对脉冲编码调制器、驱动方式、开关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整机失真度低于0.05%,信噪比大于110 dB,效率达到了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