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应遵守的原则:
1)全局统筹,兼顾局部的原则
只有把水资源看成一个系统,从整体的高度、全局的观点,来分析水资源系统、评价水资源系统,才能保证整体最优的目标,同时考虑局部要求的特殊性,使全局与局部辩证统一。
2)系统分析与综合利用的原则
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水资源的供与需很难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在做水资源规划时,既要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又要采取综合措施,尽可能做到一水多用、一库多用、一物多用、最大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让水资源创造更多的效益,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3)因时因地制定规划方案的原则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在做水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水资源的这些特性,既要因时因地地合理选择开发方案,又要流出适当的余地,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让方案具有一定应对变化的能力。同时采用发展的观点,随时吸收新的资料和科学技术,发现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水资源规划方案,以满足不同时间、地点对水资源规划的需求。
4)实施的可行性原则
无论什么类型的水资源规划,在最终选择时,必须考虑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包括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时间上可行。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实施的可行性这一原则,往往制定出来的方案不可实行,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
根据规划的对象和要求,水资源的规划可划分为一下五种类型:
1)流域水资源规划
流域水资源规划是以整个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水资源规划,包括大型江河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和中小型河流流域水资源的规划,简称流域规划。其规划区域一般按照地表水系空间地理位置来进行划分,并以流域分水岭为研究水资源的系统边界。针对不同的流域,其规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跨流域水资源规划是指以一个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以跨流域调水为目的的水资源规划,其规划考虑的问题相比单个流域规划更广泛,更深入。
3)地区水资源规划
地区水资源规划是指以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工程影响区为对象的水资源的规划。其规划的重点视具体的区域和水资源的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侧重。重点考虑本地区是首要的,但同时还要兼顾更大范围或者研究区所在流域的水资源总体规划,不能片面强调当地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
4)专项水资源规划
专项水资源规划是指以流域或地区某一专项水资源任务为对象或对某一行业所做的水资源的规划。该规划针对性强,但在规划时,不能仅盯住要讨论的专门问题,还要考虑对区域或流域的影响以及区域或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
5)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指以流域或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对象的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在查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流域或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是合理评价、调度和分配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以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达到水资源的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互协调的目标。
现代意义下的水资源规划是水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流域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中进行水资源多种服务功能的协调,为适应各类用水需要的水量科学分配,水的供需分析及解决途径,水质保护及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总...
编制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从多方面研究选择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考虑必要的水利措施,也考虑农业、林业等非水利措施,既采用工程措施,也采用管理、立法等必要的非工程措施。编制水利规划一般都采取分阶段进行...
水资源规划的类型: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建设各类型规划的任务和内容:1.水资源:是指能被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能满足某一地区某种需求的水源。他的特点是,1,流动性2...
水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量与质的计算与评估,水资源功能的划分和协调,水资源供求平衡的分析与水量科学分配,水资源保护与灾害防治规划以及相应的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及论证等。
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保护生态系统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或区域间水资源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开发治理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次序方案,并对生态系统保护、社会发展规模与经济结构调整提出意见。这些规划成果,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
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社会与周边环境健康发展的一种基础性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然成为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水资源规划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当前水资源规划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出发点。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水资源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人为调控手段和措施,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及人类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
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对水资源规划的具体要求概括为:
1)水资源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
2) 需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或可再生性,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可持续利用的允许范范围内进行,确保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
3) 水资源规划的实施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确保水资源规划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
4)需要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考虑流域上下游以及不同区域用水间的相互协调,确保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5) 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注意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注意从社会发展根源上来寻找解决水问题的途径,也配合一定的经济手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五强溪水电站水资源规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 》 课程设计 成果报告 指导老师:左其亭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组长: 成绩: 组员: 成绩: 组员: 成绩: 组员: 成绩: 组员: 成绩: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014 年 5 月 23 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录 前言 一. 博斯腾湖区域概括 二. 水文资料整理与分析 三. 兴利调节计算和特征水位特征库容确定 四. 兴利调节计算软件开发及使用说明 结束语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前言: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 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方 式,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规模,拟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最佳运行方式。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的 博斯腾湖湖为例, 按照水库进行
学科:陆地水文学与水资源学
词目:水资源规划类别
英文:sort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根据不同规划对象和目的,水资源规划分四类:①流域及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规划。其重点为:制定河流综合开发与治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总体方案,确定诸如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工程的初步轮廓,以及一些关键性工程的位置和工程规模,通过方案比较选定实施方案和开发程序。②地区水资源规划。在流域和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对各行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其重点或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防洪、灌溉、排水工程,或是服务于工业能源发展的水力发电,或是服务于工业、城市供水和航运等,或是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③专业水资源规划。是在流域或地区水资源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某一单项工程的水资源规划。④跨流域调水规划。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以在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为目的的水资源规划。跨流域引水,关系到相邻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涉及到有关流域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可能引起的社会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变化。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跨流域的水量平衡关系,综合协调地区间、经济部门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书 号 ISBN 978-7-5170-3927-3 计算机号 25-1428
书 名 生态水资源规划
作 译 者 傅长锋 李发文 著
开 本 16开 平装
字 数 368 千字
印 张 15.25 页 数 244 页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出 版 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定 价 68.00 元 网上售价 61.20 元
分 类 号 TV212
主 题 词 生态系统-水资源-水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