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简称"")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指导,在教育部领导下,依托北京大学建设,同时在研究开发以及测试与集成应用方面与支持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及其所属的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密切合作建立平台。
中文名称 |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研究方向 |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 |
---|---|---|---|
简 称 | 工程实验室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地 点 | 北京大学 |
依托北京大学建立研究环境与核心团队,针对数字视频编码与系统技术,建立研究开发和试验平台,开展视频编码算法、编解码系统、新媒体应用、媒体SoC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建立视频与多种音频标准同步的集成框架与测试方法;针对重点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需要,建立高性能编码器与核心产品开发平台、数字视频处理与与测试评估平台、重大应用示范与系统集成平台、多媒体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平台等支撑平台,并以支撑平台为基础加强与支持单位以及优势单位和地区开展合作研究,通过AVS工作组的集成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源编码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技术辐射,为我国数字电视、多媒体通信、消费电子、宽带网络等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简称"工程实验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指导,在教育部领导下,依托北京大学建设,同时在研究开发以及测试与集成应用方面与支持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及其所属的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密切合作建立平台。
厉害。不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保险一点。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简介:深圳市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0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政务相关标准、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法定代表人:连樟文成立时间:2014-04-03注册资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视频编解码模块说明书 一、 工作原理 : 常见的电视信号制式是 PAL 和 NTSC, 另外还有 SECAM 等。 NTSC 即正交平衡调幅制。 PAL 为逐行倒像正交平衡调幅制。 PAL 电视标准 , 每秒 25 帧 , 电视扫描线为 625 线 , 奇场在前 , 偶场在后 , 标准的数字化 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 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 , 画面的宽高比为 4: 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 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NTSC 电视标准 , 每秒 29.97帧( 简化为 30帧) , 电视扫描线为 525 线 , 偶场在前 , 奇场在后 , 标准的数字化 NTSC 电视标准分辨率为 720*486, 24 比特的色彩位深 , 画面的宽高比为 4: 3。NTSC电视标 准用于美、 日等国家和地区。 NTSC
针对当前视频高清编解码的计算密集性、并行性和数据局部性的特点,提出一个粗粒度的可重构处理器ReMAP-2。该处理器由一个可重构的计算单元阵列构成,通过由临近直联和分段式总线组成的互联网络完成数据通信任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计算阵列针对不同应用,通过加载不同配置信息流实时改变运算单元的计算功能和连接方式,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编解码应用。仿真验证表明,可重构处理器ReMAP-2在视频编解码应用时较常用的媒体处理器具有较大幅度的性能加速,处理性能达到或接近于ASIC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应用灵活性。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介绍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经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2月26日批准建设。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设为深圳市,建设期两年。
工程实验室将围绕数字音视频广播、多媒体通信、视听类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发音频优化算法、各种平台的音频编解码库,研制数字电视专用音频编解码芯片、专业实时音频硬件编码器,并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数字音频的音质评价、编解码技术测试、编解码技术软件开发、编解码技术硬件开发等研究平台,推进相关音视频编解码终端产品产业化,促进我国音视频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数字音频编解码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成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科研课题,开展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凝聚、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通过建立促进国家工程实验室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促使实验室更好地为国家和行业服务。
该书是对数字多媒体环境下,数字视频从摄录、采集、编辑制作到存储与传输等各个环节,以及适应不同场合、不同应用的压缩编码、格式转换等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教育技术、广告、摄影、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多媒体影视制作的相关人员以及DV摄影爱好者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视频基础、广义数字视频及其分类、数字图像与图像序列视频、摄录系统的数字视频、数字视频拍摄、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数字视频的压缩和桌面回放、桌面可编辑数字视频的导出与存储媒体、数字视频的流式传输技术、数字视频与多媒体通信等。
前言
第1章 数字视频概述
1.1 什么是视频
1.1.1 黑白视频
1.1.2 彩色模拟视频
1.2 什么是数字视频
1.2.1 数字视频的特点
1.2.2 广义的数字视频新概念
1.3 数字视频的现状
1.3.1 数字视频的应用现状
1.3.2 数字视频的前沿技术问题
思考题
第2章 彩色数字视频基础
2.1 彩色电视原理和信号类型
2.1.1 彩色电视的原理
2.1.2 彩色电视信号的组成
2.1.3 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
2.2 彩色电视制式与扫描特性
2.2.1 彩色电视制式
2.2.2 同步扫描特性
2.3 彩色电视图像的数字化
2.3.1 关于数字化方案
2.3.2 A/D转换与D/A转换
2.3.3 数据压缩编码
2.3.4 彩色图像子采样
2.4 彩色电视图像的数字化标准
2.4.1 色彩空间转换
2.4.2 采样频率与相应时间基准的关系
2.4.3 图像分辨率与每行有效像素
2.4.4 625扫描行系统中采样格式分析
2.4.5 ITU-R BT.601标准摘要
思考题
第3章 广义数字视频及其分类
3.1 广义的数字视频
3.1.1 广义数字视频的表述
3.1.2 广义数字视频概念的几个侧重点
3.2 数字视频的分类
3.2.1 基于演播室摄录系统的数字视频
3.2.2 基于磁带介质存储的数字视频
3.2.3 基于光盘存储的数字视频
3.2.4 基于图像序列的数字视频
3.2.5 基于桌面处理的数字视频
3.2.6 基于流式传输的数字视频
3.2.7 基于固体存储的数字视频
3.2.8 基于硬盘存储的数字视频
3.2.9 基于视频通信的数字视频
3.2.10 基于3D动画和虚拟现实系统的数字视频
思考题
第4章 数字图像与图像
4.1 计算机表色模式与数字图像
4.1.1 计算机表色模式
4.1.2 数字图像的种类
4.1.3 数字图像(位图)的基本属性
4.2 数字图像编辑处理
4.2.1 数字图像编辑处理软件
4.2.2 Photoshop编辑操作的核心技术思想
4.2.3 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关键与效率
4.3 数字图像编辑处理实践单元
4.3.1 图像合成制作
4.3.2 图像设计制作
4.3.3 制作适用于视频场合使用的图像
4.4 常用的几种图像序列与数字视频
4.4.1 图像序列与数字视频
4.4.2 常见的图像序列视频
4.4.3 图像序列的相互转换
思考题
第5章 摄录系统的数字视频
5.1 视频摄录系统的发展
5.1.1 视频摄像机的发展简述
5.1.2 视频录像机的发展
5.2 数字摄录系统的分类和机种格式
5.2.1 数字摄录系统的分类
5.2.2 数字摄录系统的机种格式
5.2.3 数字摄录机影像质量的比较
5.3 数字摄录设备的选购
5.3.1 目标用途和性价比的综合考虑
5.3.2 订货和验货的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6章 数字视频拍摄
6.1 认识数字摄录机
6.1.1 数字摄录一体机的组成
6.1.2 数字摄录机的基本性能指标
6.1.3 数字摄像机的综合指标
6.1.4 更高层次的性能指标
6.2 视频拍摄实践单元
6.2.1 数字摄录机的基本设置
6.2.2 使用操作数字摄录机遵循的步骤及其环节
6.3 数字摄录机的构画技巧
6.3.1 摄影景别和拍摄角度
6.3.2 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
6.4 数字摄录机的用光技巧
6.4.1 对光及光线形式的认识
6.4.2 数字摄录时对照明的要求
6.4.3 摄像照明的光线分析
6.5 数字摄录机的数据传输与上载接口
6.5.1 IEEE 1394接口解析
6.5.2 SDI标准与SDI接口
6.5.3 SDTI压缩串行数字接口
6.5.4 AES/EBU及S/PDIF数字音频接口
6.5.5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思考题
第7章 桌面数字视频的获取与格式转换
7.1 桌面数字视频的获取概述
7.1.1 桌面数字视频的获取途径
7.1.2 图像采集的获取方法
7.1.3 数据上载的获取方法
7.1.4 光盘数据截取的获取方法
7.2 桌面数字视频的格式转换
7.2.1 桌面数字视频的格式
7.2.2 桌面数字视频的格式转换方法
思考题
第8章 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
8.1 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
8.1.1 非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8.1.2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分类
8.2 专业化的板卡驱动非编系统
8.2.1 平台构成
8.2.2 专业非编视频卡
8.2.3 大容量数字存储载体
8.2.4 方便实用的软件
8.3 大众化的软件驱动非编系统
8.3.1 基于软件加速的非编卡的出现
8.3.2 大众化的软件驱动非编系统
8.4 两款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
8.4.1 专业DPS非线性编辑系统简介
8.4.2 DV Storm 2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简介
思考题
第9章 数字视频编辑制作
9.1 数字视频编辑制作概述
9.1.1 视频编辑的几个概念
9.1.2 非线性编辑制作的工作流程
9.2 通用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
9.2.1 通用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简介
9.2.2 Adobe Premiere成为视频编辑制作的主流工具
9.3 Premiere 6.5 软件的编辑操作
9.3.1 Premiere 6.5 软件编辑操作的核心思想
9.3.2 Premiere 6.5 编辑制作实例
9.4 Premiere Pro 2.0软件的编辑操作
9.4.1 Premiere Pro 2.0软件编辑操作的核心思想
9.4.2.Premiere Pro 2.0下的主要特效解析与图示
9.5 Premiere Pro 2.0外挂插件的使用
9.5.1 。Premiere Pro 2.0外挂插件的安装
9.5.2.Premiere Pro 2.0外挂插件的使用
9.6 Adobe Aiter Effects软件编辑操作
9.6.1 Adobe After Effect软件特点及其核心思想
9.6.2 AE视频包装软件的实例
思考题
第10章 数字视频的压缩和桌面回放
10.1 数据压缩编码的几个概念
10.1.1 数据冗余及其种类
10.1.2 数据压缩的方法和类型
10.2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算法基础
10.2.1 无损压缩编码算法
10.2.2 有损压缩编码算法及其种类
10.3 常用的混合编码类型及国际图像编码技术标准
10.3.1 常用的混合编码类型
10.3.2 JPEG标准及编码方案要点
10.3.3 MPEG.1 标准及具体编码方案要点
10.3.4 MPEG.2 标准及具体编码方案要点
10.3.5 MPEG-4标准及具体编码方案要点
10.3.6 H.261、H.263标准
10.4 桌面无硬件视频回放压缩编码格式
10.4.1 AVI(含DV AVI)格式
10.4.2 MPEG格式(跨平台)
10.4.3 MOV/QT格式
10.4.4 DV格式
思考题
第11章 可编辑数字视频的导出与存储
11.1 桌面可编辑数字视频的导出
11.1.1 借助通用平台非编软件Premiere的导出
11.1.2 借助其他专业非编系统平台的导出
11.2 数字视频的存储媒体
11.2.1 光盘存储媒体
11.2.2 磁带存储媒体
11.2.3 硬盘阵列存储
思考题
第12章 数字视频的流式传输技术
12.1 流式传输技术概述
12.1.1 流式传输技术和相关概念
12.1.2 流式传输的方式与特点
12.1.3 流式传输的历史与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12.2 流式传输的工作原理与协议
12.2.1 流式传输的工作原理
12.2.2 流式传输的协议
12.3 三种主流流式传输平台体系
12.3.1 RealSystem流式传输平台体系
12.3.2 QuickTime流式传输平台体系
12.3.3 Windows Media流式传输平台体系
12.4 流媒体服务器的架设与运行
12.4.1 流媒体系统架设流程
12.4.2 架设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器的步骤
12.5 P2P流媒体系统概述
12.5.1 P2P流媒体系统播送方式
12.5.2 P2P流媒体中的关键技术
12.5.3 P2P流媒体的应用
思考题
第13章 数字视频与多媒体通信
13.1 宽带多媒体视频通信
13.1.1 宽带多媒体视频通信简介
13.1.2 宽带多媒体视频通信编码标准
13.1.3 网络电视
13.2 无线移动多媒体视频通信
13.2.1 无线移动多媒体视频通信简介
13.2.2 移动手机电视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