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紫茉莉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700-2 750(-3 400)米干暖河谷的灌丛草地、河边大石缝中 及石墙上。
山紫茉莉植物形态
山紫茉莉(原变种)Oxybaphus himalaicus var. himalaicus
茎斜升,长60-120厘米,圆柱形,密生粘腺毛。叶片卵形或卵状心形,长5-7.5厘米,宽3.8-6.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具短缘毛;叶柄长1.3-2.5厘米。疏松圆锥花序,具长花序梗,花单生总苞内;总苞钟状,长6毫米,5齿裂,密被粘腺毛;花被玫瑰色,裂片开展,具褶;雄蕊4,内藏。果实椭圆体状或卵球形,长8毫米,粗糙,黑色。
中华山紫茉莉(变种),中华紫茉莉(西藏植物志),东亚紫茉莉(秦岭植物志)
一年生草本。茎斜升或平卧,圆柱形,多分枝,长50-180厘米,疏生腺 毛至近无毛。叶片卵形,长2-6厘米,宽1-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上面粗糙,下面被毛,边缘具毛或不明显小齿;叶柄长1-2厘米。花生于枝顶或叶腋,花梗细长,长2-2.5厘米,密被粘腺毛;总苞钟形,长2.5-5毫米,具5个三角形齿,外面密被粘腺毛;花被紫红色或粉红色,长6-8毫米,顶端5裂;雄蕊5,与花被近等长,花丝线形,拳卷,内弯,花药卵形,2室,纵裂;子房倒圆锥形,无毛,花柱线形,与花被等长或稍长,柱头膨大,多裂。果实椭圆体状或卵球形,长约5毫米,黑色。花果期8-10月。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雄蕊5;茎疏被腺毛至近无毛。
山紫茉莉地理分布
产喜马拉雅西部地区(印度西北部、不丹)。据《西藏植物志》载西藏个别地方 有,但未见4枚雄蕊的标本,西藏是否有此原变种,存疑。
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云南、西藏。
山紫茉莉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根补益脾肾、利水,治肾炎水肿、淋病。
医药:【藏药】巴朱:根用于胃寒,肾寒,下身寒,阳痿浮肿,膀胱结石,腰痛,关节痛,黄水病《部藏标》。帕布:根治"黄水"病,胃寒,肾寒,阳痿,下身寒症,浮肿,水肿,膀胱结石,淋病,腰痛,关节痛《藏本草》。帕竹:根治淋病,水肿《青藏药鉴》。巴朱:根主治肾寒,肾虚,浮肿,腰及下肢痹症《中国藏药》。帕朱:根主治"黄水病",肾寒,浮肿,膀胱结石等症。《民族药志二》。帕朱:根治黄水病,肾寒,浮肿,膀胱结石《滇省志》。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 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 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 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 1~2 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 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 15cm左右便可, 4月修 剪,秋后可恢复到 1m高,并且树冠丰满。 常绿灌木。土壤。花期 5-7 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 多栽于庭园。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长。 南天竹的养殖方法 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 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 护要加强通风透光, 防止介壳虫发生。 种子繁殖 秋季采种,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 按行距 33厘米开沟, 深约
香樟 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 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 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 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女贞 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大叶女贞木樨科女贞属 ,别名: 桢树,大叶女贞,高杆女贞。树皮灰绿色,平滑不开裂。枝条开展,光滑无毛。浆果状核果 近肾形, 10~11 月果熟,熟时深蓝色。大叶女贞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 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大叶女贞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环境。适生于深厚、肥沃、湿 润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酸性、中性、碱性土及轻度盐碱土均可生长。深根性,侧根 广展,抗风力强。忌积水,不耐
山紫茉莉属下级分类
山紫茉莉Oxybaphus himalaicus Edgew.
中华山紫茉莉(变种)Oxybaphus himalaicus Edgew. var. chinensis (Heimerl) D. Q. Lu
山紫茉莉(原变种)Oxybaphus himalaicus Edgew. var. himalai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