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简 称 | 苏科、苏科大 |
---|---|---|---|
类 别 | 国立大学 | 现任校长 | 陈志刚 |
知名校友 | 周锡元、叶可明、王开忠等 | 所属地区 | 中国苏州 |
地址:苏州市滨河路1701号 邮编:215011
学院成立前历任系主任:
张家骥 教授 1985年7月-1988年5月
邵俊仪 教授 1988年6月-1993年1月
高 雷 教授 1993年1月-1995年1月
刘 策 教授 1995年1月-1995年6月
杨新海 教授 1995年7月-2006年7月
夏 健 副教授 2006年8月-2007年7月2100433B
建筑城规学院现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室内设计系等3个教学系,1个建筑实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院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3个管理机构;建筑图书分馆、资料室、图档室等3个教学辅助部门。
著名学者张家骥、邵俊仪和高雷教授长期在建筑城规学院任教,并先后主持工作,杭鸣时、许家珍等教授也为建筑城规学院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筑城规学院发展至今,现已拥有教职工一百二十余人,专业教师配备齐整,师资队伍年轻而富有朝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在编教师中既有毕业于国内东南、同济等名牌大学建筑系的硕、博士,又有曾留学德、英、意、美等国的归国学者,超过20%的教师同时又具有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或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职业执业资格。我院还常年聘请了10余位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带来了大量实践第一线的最新动态。全院教师队伍中,现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工程设计大师1人,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高级职称占近40%,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0%。
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含天平学院)、硕士研究生110余人。二十多年来已培养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各专业毕业生2500余人,工作遍及全国各地,远至欧、美、日等地。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为各地各类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的骨干力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院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保持特色、开拓创新的发展策略,产学研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的战术思想,克服了人力资源不足、实验设备落后、生产实践对外窗口短缺的困难,保证了教师队伍基本稳定、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科研生产快速发展的局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应用型建设人才。
经过教学实践与努力,学院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教学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美术、建筑初步、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多项课程教改研究曾获省、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改立项和省级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同时,学院学生在国内外设计方案竞赛中成绩显著,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作品都频频获奖,尤其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大赛、台湾洪四川基金建筑设计竞赛、全国建筑院校课程设计竞赛、全国“惠普杯”建筑设计竞赛、全国“新人杯”学生室内设计大赛、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多项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中屡创佳绩,学生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获奖数更是全省第一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近年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生设计作业竞赛中更是创下数项国内第一。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科研工作上有重大突破,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组织并承担完成了国家、省部、市厅各级立项课题数十项。近年共出版了专著及教材30余本,发表论文300余篇,各种等级画展入选画作50余幅并获各等级奖项多次。科研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以学院教师为主编著出版的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丛书,在该研究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同时,学院教师的大量规划及建筑设计工程项目曾荣获各等级嘉奖。已获得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国家优秀规划设计银质奖、建设部和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规划设计一等奖等奖项30余项。
学院建筑实验中心是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点,下辖五个实验室,装备各类主要实验设备四百余台套、价值逾千万元。院资料室提供专业中文期刊杂志、专业规范、情报资料、电子资料的阅览服务。建筑图书分馆提供专业外文期刊杂志、专业图书的阅览服务。院图档室留存和归档管理学生课程设计作业。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信息更新和技术观念更新的步伐。与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或地区有关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我系客座教授或来院讲学。
建筑城规学院学生以思想活跃、素质高、多才多艺而著称,系学生会等社团组织众多,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的建筑城规学院学生“江枫园文化艺术节”是集中展示全院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刊物《掌墨》是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工具,在同类院校中有相当的影响力。学生科研同样成果丰硕,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一批高等级奖项。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010年4月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而成。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以及区...
造价都差不多吧,很常见的专业,师资基本都差不多。造价想学好,还是要自己多多努力练习,多看图,多算不同的工程,才能积累经验。实际操作方面可参考陈陈的课程。
1、专科本科住宿上完全一视同仁,都是交什么钱住什么寝室(有两种选择)。 2、工程造价属于土木建筑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也可以叫它“工程造价系”。 3、不会,而且在这个学校,专科生由于有通过专升本拿到重大...
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前身为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境保护系。与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同步建立,1983年筹建,1985年正式成立并招生。当时国家环保总局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系由国家环保局投资建设,是国家环保局直接投资建设的唯一本科院系。1983年筹建环境保护系之初经批准设置三个专业: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1985年首届招生时招收了环境工程和环境规划管理二个专业, 其中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是我院在全国率先设置的本科专业。1987年在实验室条件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开始招收环境监测专业。
1986年,由国家环保局投资建设的环保实验楼正式交工使用。按照学科设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与监测、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化工原理、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11个实验室。
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成建设部和国家环保局, 环境保护系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的其他系一起隶属于建设部, 但环境保护系的业务仍受国家环保局指导。
1989年在城建系城镇建设专业中试办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2年经教育部批准后正式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并于同年正式招生,考虑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部分教学内容及实验室设置与环境工程类似,1995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调到环境保护系。
1994环境保护系先于国家教委公布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二年,将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三个专业按方向合并成环境工程专业,并于当年按大类招生。
1994年,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实验室合并成化学实验室, 1995年给水排水工程并入环保系, 给排水实验室也同时并入, 至此, 全系设化学、分析与监测、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化工原理、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给水排水等10个实验室。1999年, 将全部10个实验室合并组成中心实验室。
1998年环保系为了加强技术开发和对外技术服务,开始筹建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1999年正式成立独立建制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
2000年设置了应用化学专业并于当年正式招生。
2000年申请并获准设立建设部部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01年合校后, 省教委批准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直属于苏州科技学院。
2001年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并于当年正式招生。至此全系共设置了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
2001年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成立苏州科技学院,此年,环境保护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专业调入化学化工系。
2002年,环境工程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2003年,环境工程专业增设环境监察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二个专业方向,并将原环境工程方向改为水污染控制方向,环境监测与管理方向并入环境科学专业。
2003年,根据需要保应用技术研究所归属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04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环境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审批权,并于当年招收首届研究生。
2006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市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审批权,并于2007年招收首届研究生。
2005年,环境工程专业获准副教授评审权。
2006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环境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
原城市与环境学系
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于2001年9月6日由原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资源与城市科学系和测量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教研室;城市与环境学系实验中心和GIS和数字城市重点实验室;小城镇规划、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研究所;其中系实验中心设有城市规划、土壤与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学、地球概论、测量学等相关学科实验室以及学生学习机房和教师机房。
1987年由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创办地理教育专业,同年招收专科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1993年创办旅游管理专业,招收专科学生,并于1996年招收本科学生。
2001年9月6日由原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资源与城市科学系和测量教研室合并组建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
2004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与建筑系合办)。
学校简介
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上海工程科技学院上榜。
学校简介
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建筑科技学院上榜。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