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绥中花岗岩结构与成因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金巍 | 依托单位 | 吉林大学 |
项目背景 本项目以辽西新太古代绥中花岗岩为主要对象(相关地区同类花岗质岩石的对比研究)研究花岗岩结构,揭示其成因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总结花岗岩组分-组构演化关系,探索研究该类花岗质岩石成因的岩石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深熔花岗岩宏观岩貌特征研究。分别在兴城、绥中、葫芦岛、青龙等地区研究绥中花岗岩的组成、深熔构造类型;实测大比例尺岩性-构造图,确定深熔花岗岩的组成部分、面积比例、组构标志、变形特征和形成序次;同时选择相关地区同类岩石进行对比研究(鞍山、冀东)。 2)宏观-微观尺度的系统岩相学研究。根据宏观尺度的组构关系,研究黑云斜长片麻岩-细粒花岗质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等显微组构特征,确定主要矿物间微观结构关系、相对序次,不同结构相矿物微区成分分析; 3)深熔花岗岩锆石矿物原位-微区U-Pb 同位素测定。分别对绥中花岗岩(兴城、双山子、丁家河)鞍山太古代花岗岩(铁架山、立山、陈台沟)冀东太古代花岗岩(青龙、迁安)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合花岗岩组合、产状确定太古代地壳热事件的时限,估算热演化持续时间。 重要结果 1、太古代深熔花岗岩的宏观-微观组构特征:通过野外宏观组构和岩石微观组构研究,确定区分深熔新生组构相和残余组构相、估计部分熔融程度、花岗质熔体分异程度的典型组构标志和转化规律。 2、华北克拉通典型区古-新太古代花岗岩对比研究:鞍山古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杂岩(3.3Ga)为英云闪长质地壳的初始部分熔融产物;鞍山中太古代花岗岩(3.1-2.9Ga)为闪长质地壳的高度熔融产物;鞍山、绥中新太古代花岗岩(2.5Ga)应属于较成熟地壳高度再造的混合花岗岩(有幔源岩浆的混合贡献)。 3、根据研究将原“绥中花岗岩”解体为太古宙花岗质杂岩和中生代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两部分,前者为中下地壳高度熔融缓慢冷却结晶的产物,后者为先期克拉通地壳再度熔融-熔体高度分异-快速就位冷却的产物,反映华北克拉通地壳不同演化时期的深熔作用特点。 科学意义 岩石组构研究可充分揭示花岗质岩石成因过程信息,详细的组构研究是花岗岩成因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展系统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测试和数据解释的前提。 岩石组构研究可为太古代花岗岩的成因过程恢复、早期地壳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岩相学标志和研究准则。 2100433B
从区域-宏观-显微层次入手,系统总结绥中花岗岩组分-组构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取较全面的岩石结构信息;以混合花岗岩的结构研究为基础,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定绥中花岗岩产出主要控制因素,较完整的恢复其形成过程;分析华北克拉通晚太古代构造演化的地质背景,为探讨前寒武纪花岗岩地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岩石组构-组分约束。
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
花岗岩(Granite)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
花岗岩,地壳主要组成岩石之一,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
- 1 - 花崗岩地質與金門花崗岩 鍾廣吉 編 2008 一、 火成作用與岩漿活動 (一) 闡述地球形成的假說 闡述地球形成的假說較重要的計有星雲假說、氣雲假說、電 磁假說、渦旋亂流假說,宇宙塵假說等十二類,其中較普遍被接 受的假說是星雲假說與宇宙塵假說。 1. 星雲假說 此假說由坎特氏( Kant,1763 年)提出,認為散佈於太陽 系所佔有的空間中的物質,初始呈分離的元素粒子,這些粒 子的特性各有不同,相互之間的吸引是促成粒子的運動,經 歷一段甚長久的時間,粒子相互碰撞吸引到呈相同方向的運 動,圍繞太陽系中心的太陽公轉式的運動,先形成稀薄的星 雲,此等星雲隨著熱的放散凝集的引力和因熱所發生的反引 力之相互作用,溫度也隨著下降,星雲呈收縮,行星即因此 形成,地球為行星之一也在此相似過程中的一部份,形成地 球的星雲團塊。 - 2 - 2. 宇宙塵假說 此假說由史密特氏( Schmid
1 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板块构造环境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岩浆岩石学又可分为岩类学和岩理学。岩类学又称 描述岩石学、岩相学,主要研究岩石的产状、分布、组成、分类、命名等方面 的问题。岩理学又称理论岩石学、成因岩石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形成条件、成 因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一)相关知识 花岗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花岗岩是指 石英含量> 20%的侵入岩。 广义的花岗岩称花岗岩类,是 空间上与狭义的花岗岩相伴生,成因上与狭义的 花岗岩有联系,石英含量一般> 5%的各类侵入岩 。 花岗岩的成因分类主要有 3种类型: S- I - M- A 型、壳幔同熔型-陆壳改造 型-幔源型、磁铁矿系列-钛铁矿系列。这 3种划分方案中, S- I- M- A 型应用 较广。 花岗岩浆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一般划分为:火山弧花岗岩( VAG.)、板内 花岗岩(WPG.)、同碰撞花岗岩( S-COLG.)、洋中脊花岗岩
有关文象花岗岩的观察和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其成因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问题,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从文献资料来看,多数学者倾向于认可同时生长机制。依据晶体成核与成长过程的差异,上述机制又可以细分为共晶结晶、 同结晶和连续结晶等作用。支持同时生长机制的证据主要包括:
(1) 文象花岗岩通常具有稳定的矿物成分和含量,同一地区文象花岗岩中的长石端元组成变化范围很小,石英与斜长石和钾长石的相对百分含量非常稳定;
(2)单个长石晶体之中,文象石英颗粒通常具有规则的形态组构,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多呈近似平行状排列;
(3) 多数文象石英与寄主长石之间具有特殊结晶学取向关系,正交偏光镜下石英颗粒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消光;
(4) 文象结构通常产出在花岗伟晶岩中,常呈域状或带状 。
批准号 |
49672101 |
项目名称 |
花岗岩中微球粒的成因与来源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204 |
项目负责人 |
王尔康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经费 |
12(万元) |
内容介绍
《花岗岩成因:原地重熔与地壳演化》提出的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原地重熔一壳内对流模型,严格定义了从中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到对流岩浆层形成的物理过程。 板块的汇聚作用被认为是中上地壳大规模熔融和对流岩浆层形成的主要热源。以位处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中国东南部地区和位处特提斯碰撞造山带西藏地区的资料为基础建立的大地构造模型,系统地解释了板块汇聚、壳内对流岩浆层形成和陆壳大规模压缩变形(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中国东南部为例,讨论了与壳内岩浆层演化有关的断陷盆地、大陆红层、火山作用、成矿作用机制。
《花岗岩成因:原地重熔与地壳演化》适用于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经济地质学感兴趣的广大科技人员、研究者与在校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