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石英压电效应 | 应用学科 | 物理 |
---|---|---|---|
适用领域 | 机械加工 | 属 性 | 概念 |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如下,等效电路的Co为切片与金属板构成的静电电容,L表示模拟晶体的质量(代表惯性),C表示模拟晶体的弹性。R表示晶体振动时,因摩檫造成的损耗。石英晶体有很高的质量弹性比值(相当于L/C),品质因素也很高(10000~500000)。石英晶体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并联晶体振荡器以并联形式出现,串联晶体振荡器以串联的形式出现。两种振荡器最大特点是频率稳定性高,频率变化仅E-8/日~E-10/日,甚至更低。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外壳形状和材料,如B 表示玻璃壳,J表示金属壳,S表示塑封型;第二部分表示晶体切形,常和切形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如A表示AT切形;B表示BT切形;第三部分表示主要性能及外形尺寸等,一般用数字表示,有的最后加字母,如JA5为金属壳切形晶振元件。BA3为波壳AT切形晶振元件。要通过查相关手册,才知道主要的电特性。
晶振元件的主要电参数由标称频率fo,负载电容CL、激励电平(功率)、工作温度范围和温度频差。晶振元件相当于电感,组成振荡电路时需要配外部电容,此电容为负载电容,在规定的CL下的晶振元件的振荡频率即标称频率fo,所以在设计电路时要根据手册使用规定的电容CL。
激励电平(功率)是晶体元件工作时会消耗的有效功率、激励电平应选用适中,过大会使电路频率稳定变差,过小会使振荡幅度减小和不稳定,甚至不能起振。一般电平不应大于额定值,但也不要小于额定值的50﹪。
温度频差: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工作频率相对于基准温度下工作频率的最大偏离值,此参数实际上电表 晶振的频率温度特性。
晶振元件的标称频率一般都标注在外壳上。
是一种各向异性的结晶体,从一块晶体按一定的方位角切下的薄片成为晶片,然后在晶片的对应表面上涂银层,并安装一对金属块作为极板,构成石英晶体谐振器。
石英晶体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高频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则产生高频声信号(机械震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压电陶瓷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
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具体如下: 石英晶体的传感器的核心是传感元件--压电石英晶片。其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即石英晶体在某些方向受到机械应力后,便会产生电偶极子,相反, 若在石英某方向施以电压,...
福建省平潭县牛山石英砂有限公司 Fujian Pingtan cow mountain quartz sand co.,Ltd 公司地址:福建省平潭县潭城镇红东庄 57号 邮 编: 350400 电 话: 0591-24319690 网 址: http://fjsys.com 传 真 :0591-24366981 E-mail: trsys2000@vip.163.com 石英粉产品介绍 石英粉可用于制造玻璃,耐火材料,冶炼硅铁,冶金熔剂,陶瓷,研磨材料,铸造等方面。饮用水虑料, 人工草坪,外墙保温,防腐除锈等。在建筑中利用其有很强的抗酸性介质浸蚀能力,制取耐酸混凝土及耐 酸砂浆。 制造玻璃,耐火材料,冶炼硅铁,冶金熔剂,陶瓷,研磨材料,铸造等方面,在建筑中利用其有很强的抗 酸性介质浸蚀能力,
石 英 砖 石英砖是新兴的高品质 瓷砖。 特质: 1、石英砖采用特殊的生产 工艺技术和配方原料 ,在非恒温煅烧及压力等条件的改变下,在砖体 内形成石英晶体般的致密结构,砖体吸水率极低 <0.1%、致密度高、 坚硬、抗弯折、耐磨、防污防潮。 2、石英砖原料制备要求极高, 为满足石英砖 复制天然石材的纹理丰富、 逼真的触觉感和视觉感; 还原天然石材的通体质感, 石英砖的砖体是表里如一、 致密无孔的 复合材料,其装饰效果和实用性能 达到完美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的替代品。 3、石英砖在现代生产技术的保障下,原料中不含任何放射性污染的重金属杂质,无辐射,并且 摒弃天然石材存在的色差大、瑕疵多、易渗水渗污、难打理、价格高昂且供货周期长等缺陷。 生产工艺 : 原料精选 -- 制备粉料 -- 压制成型 -- 毛坯干燥 -- 高温烧成 -- 切割磨削加工 -- 成品。 和普通瓷砖对比: 石英砖和普通瓷砖 (抛
某些晶体,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现象叫压电效应。反之,如对晶体施加电场,晶体将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当外加电场撤去后,该变形也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也称作电致伸缩效应。
1880年皮埃尔·居里和雅克·居里兄弟发现电气石具有压电效应。1881年,他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逆压电效应,并得出了正逆压电常数。1984年,德国物理学家沃德马·沃伊特(德语:Woldemar Voigt),推论出只有无对称中心的20中点群的晶体才可能具有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用逆压电效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5种基本形式,如图1。压电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并非所有晶体都能在这5种状态下产生压电效应。例如石英晶体就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