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设备润滑技术与润滑油
第一章 设备润滑基础
第一节 摩擦
第二节 磨损
第三节 润滑
第四节 润滑油基础知识
第二章 内燃机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柴油机油
第三节 汽油机油
第四节 燃气发动机油
第三章 齿轮油
第一节 车辆齿轮油
第二节 工业齿轮油
第四章 液压系统用油及液力传动油
第一节 液压油系统用油
第二节 液力传动油
第五章 压缩机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气压缩机油
第三节 烃类气体压缩机油
第六章 涡轮机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氧防锈汽轮机油
第三节 燃气轮机油
第七章 润滑脂
第一节 润滑脂的组成与性能
第二节 润滑脂的分类与标准
第三节 润滑脂的选用与加注
第八章 其他油品
第一节 冷冻机油
第二节 变压器油
第三节 有机热载体
第四节 轴承油
第五节 制动液
第六节 冷却液
第七节 玻璃水
第二篇 油气田主要设备润滑及用油
第一章 通用车辆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载货汽车润滑图表
第三节 载客汽车润滑图表
第四节 油田辅助专用车辆润滑图表
第二章 工程机械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推土机润滑图表
第三节 抓管机(装载机)润滑图表
第四节 挖掘机润滑图表
第五节 挖掘装载机润滑图表
第六节 汽车起重机润滑图表
第七节 其他工程机械润滑图表
第三章 钻井设备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天车润滑图表
第二节 游动系统润滑图表
第三节 水龙头润滑图表
第四节 转盘润滑图表
第五节 顶驱润滑图表
第六节 钻井泵润滑图表
第七节 绞车润滑图表
第八节 柴油机组润滑图表
第四章 固井设备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固井车/ 橇/ 拖润滑图表
第二节 固井混配车/ 橇/ 拖润滑图表
第三节 下灰车润滑图表
第四节 背罐车润滑图表
第五章 石油物探设备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物探车载钻机润滑图表
第二节 物探轻便钻机润滑图表
第三节 物探特种作业车辆底盘润滑图表
第四节 物探D8T 推土机润滑图表
第五节 可控震源润滑图表
第六章 测井专用车辆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测井车传动绞车润滑图表
第二节 测井车底盘润滑图表
第七章 井下作业设备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修井机润滑图表
第二节 液氮泵车(橇)润滑图表
第三节 压裂泵车润滑图表
第四节 混砂车润滑图表
第五节 仪表车润滑图表
第八章 钻采特车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井下作业机(车)润滑图表
第三节 制氮车辆润滑图表
第四节 钻采辅助作业车辆润滑图表
第五节 其他辅助作业车辆润滑图表
第九章 抽油机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游梁式抽油机润滑图表
第三节 无游梁式抽油机润滑图表
第四节 减速器的润滑
第十章 压缩机组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油气田天然气压缩机组润滑图表
第三节 空气压缩机组润滑图表
第四节 CNG 压缩机润滑图表
第五节 冷剂压缩机润滑及用油
第六节 其他压缩机润滑图表
第十一章 注输机泵润滑及用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离心泵润滑图表
第三节 柱塞泵润滑图表
第四节 螺杆泵润滑图表
第五节 齿轮泵润滑图表
第六节 滑片泵润滑图表
第三篇 设备润滑管理
第一章 设备润滑管理概述
第一节 设备润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设备润滑技术与管理的发展
第二章 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润滑剂选用和质量管理
第二节 润滑剂储存和使用管理
第三章 润滑油污染及其控制
第一节 润滑油污染
第二节 润滑油污染控制
第四章 润滑站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润滑站分类
第二节 润滑站管理规范与要求
第五章 油液监测技术与管理
第一节 油液监测概述
第二节 油液监测常用指标及检测方法
第三节 油液监测的实施
第六章 设备润滑安全、环保与经济
第一节 油品安全管理
第二节 废润滑油回收与管理
第三节 润滑经济
参考文献
本手册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系统介绍摩擦、磨损、润滑的基础知识和润滑技术,以及常用润滑油的性能、分类、技术标准和选用更换等;第二篇主要介绍通用车辆、工程机械、钻井设备、固井设备、物探设备、测井设备、井下作业设备、钻采特车、抽油机、压缩机、注输泵的润滑方式、管理要求及润滑图表;第三篇主要介绍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润滑站建设及管理、过滤净化技术、油液监测技术及设备润滑安全、环保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及要求。
本手册可供油气田及相关企业从事设备操作、维修、管理和润滑油品采购、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查阅和使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2012年石油天然气国标图书目录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T 19830-2011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2 GB/T 20657-2011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钻杆和用作套管或油管的管线管性能公式及计算 3 GB 11174-2011 液化石油气 4 GB/T 12234-2007/XG1-2011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第 1号修改单 5 GB/T 12235-2007 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 6 GB/T 12235-2007/XG1-2011 《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第 1号修改单 7 GB/T 13236-2011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液位手工测量设备 8 GB/T 13347-2010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 9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87117605.Doc 16 September 2010 Page 1 of 12 2 燃气及相关规范汇总( ZT) 国标 1.工程与验收: GB 50289-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094-98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1-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5-94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028-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J 29-90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252 -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T 6583-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idt ISO 8402:1994 GBJ 302-88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润滑与摩擦的基本原理,设备润滑的基本知识,设备的润滑与管理,润滑油的试验项目及其意义,润滑油的新分类、新规格、性能要求及其应用等。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对设备润滑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性。
本书可供设备润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润滑油销售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润滑油应用与设备润滑的培训教材。
制度内容
为使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润滑材料供应的管理制度
1)供应部门根据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的年度或季度润滑材料申请计划,按时、按质、按量采购供应。
2)润滑材料进厂后,应经检验部门按油品质量指标抽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润滑材料按其品种、牌号用专用容器盛放入库,容器应封盖严密,不得露天堆放。
4)做好润滑材料入库、发放的登记统计工作。
5)润滑材料库存一年以上,应由检验部门重新化验,未合格者严禁发放使用。
2.润滑站管理制度
1)油库的各种设施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程规定,按特级防火区要求设置防火设施。
2)油桶实行专桶专用,标明牌号,分类存放,封盖严密。
3)严格执行油品“三过滤”制度。
4)做好收发油品的登记统计工作,每月定期按要求汇总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5)保持站内清洁整齐,地面无油液,所用的贮油箱(桶)每年至少清洗1~2次。
6)有条件的企业要进行废油再生工作,再生油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7)按工艺要求配置切削液,并由中央试验室进行业务指导,定期检查其质量的稳定性。
8)对站内润滑工具、器皿及油品、油质、油量应定期(如一季节)进行检查。
3.设备清洗换油制度
1)采取集中维修管理的企业,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润滑技术员编制设备清洗换油计划;采取分级维修管理的企业,由车间机械员编制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并抄送设备管理部门润滑工程师。
2)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应尽量与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修理计划相结合进行编制。
3)新设备和大修后的设备,第一次清洗换油时间一般安排在运行30个班次之后,以后纳入正常换油周期。
4)对容油量大的油箱(油池)进行计划换油前,应先抽样化验,如油质未达到换油指标规定,则可延长油品使用时间。
5)设备清洗换油工作一般以润滑工为主,操作工与维修钳工必须配合,车间设备员或润滑技术员检查验收,并按规定填写设备换油卡片。
4.废油回收及再生管理制度
1)企业所有废油应统一回收,集中处理,防止浪费及污染环境。
2)废油回收和再生工作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回收的废油必须去除明显的水分和杂质。
②不同种类的废油应分别回收保管。
③污染程度不同的废油或混有切削液的废油,应分别回收保管,以利于再生。
④贮存废油的容器应有明显的标志,防止混淆,封盖严密,防止灰砂及水混入油内。
⑤废油再生场地应清洁整齐,安全防火。
⑥再生油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⑦废油回收再生,再生油发放均应记录在案,定期汇总并上报企业设备管理部门。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摩擦学的基本原理,润滑材料的基本知识,润滑油的新分类、新标准、新规格;典型零部件的润滑,现代设备润滑管理,废油回收与再生方法,润滑装置及工具的使用,如何治理设备泄漏,如何设置密封装置,产生金属腐蚀的环境及影响因素,腐蚀的防护对策及除锈方法等。
本书从职业技术教育出发,加强应用技术,强化理论实际,同时适当扩大知识面和反映现代设备润滑管理,以及介绍新材料、新标准、新工艺,为我国润滑油的升级换代和工业设备管理服务。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机电类规划规划,也可作为职业大学、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及从事工业设备管理、设备润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