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砂与砂砾地层盾构工程技术 | 作 者 | 黄威然、杨书江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2月 |
页 数 | 252 页 | 定 价 | 48 元 |
ISBN | 9787112144815 |
第一篇 砂和砂砾地层地质特性和工程风险分析
第1章 砂和砂砾地层地质特性
1.1 地质历史成因
1.1.1 河流上游地区
1.1.2 河流中下游地区
1.2 工程地质特性
1.2.1 地层的稳定性
1.2.2 地层的互层性
1.2.3 地层的可开挖性
1.3 地层判别的标准
1.3.1 按照颗粒粒径分析的判别标准
1.3.2 [案例]砂砾层颗粒分析(成都)
1.3.3 其他判别指标
1.4 小结
第2章 砂和砂砾地层盾构工程风险综述
2.1 砂砾地层地表沉降的风险
2.2 盾构机设备的风险
2.2.1 刀具的磨损
2.2.2 刀盘的磨损
2.2.3 螺旋输送机的磨损
2.2.4 泥水盾构循环系统的磨损
2.2.5 小结和导读
2.3 盾构掘进施工的风险
2.3.1 盾构推力扭矩超过机械极限值
2.3.2 换刀困难
2.3.3 粉细砂层盾构密封失效
2.3.4 泥水盾构泥水压力波动风险
2.3.5 粉细砂层中的成型隧道漂移
2.3.6 小结和导读
2.4 附属工程的风险
2.4.1 盾构始发和到达风险
2.4.2 盾构联络通道塌陷风险
2.4.3 小结和导读
第3章 地层沉降规律研究
3.1 盾构对周边地层扰动机理
3.2 短期沉降机理
3.2.1 地面隆沉的横向沉陷槽和影响范围
3.2.2 地面建筑沉降
3.2.3 地下管线沉降
3.2.4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3.2.5 [案例]中粗砂层的地层沉降(佛山)
3.3 长期滞后沉降机理
3.3.1 砂砾地层特点
3.3.2 盾构掘进扰动地层的缝隙原理(GAP原理)
3.3.3 盾构选型和注浆控制的原因
3.3.4 长期滞后沉降引发坍塌过程
3.4 小结
第二篇 盾构机选型及改造维修
第4章 泥水盾构与土压盾构的比选
4.1 经典的选型理论
4.1.1 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选择
4.1.2 根据岩土颗粒分析选择
4.2 实践的比较
4.2.1 成都盾构工程对比
4.2.2 沈阳盾构工程对比
4.2.3 成都与沈阳的对比分析
4.3 敞开式盾构适应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渣土改良剂原理与配套设备
5.1 渣土改良剂原理和分类
5.1.1 膨润土
5.1.2 泡沫
5.1.3 高分子聚合物
5.2 渣土改良剂注入设备
5.2.1 膨润土注入设备
5.2.2 泡沫注入设备
5.2.3 聚合物注射设备
5.2.4 注人口的设计
第6章 土压盾构选型和改造维修
6.1 刀盘的选型
6.1.1 刀盘开口率
6.1.2 刀盘剖面形状和厚度
6.1.3 刀盘参数
6.2 刀具的配置
6.2.1 滚刀体系的破岩机理和选型
6.2.2 切削刀体系的破岩机理和选型
6.2.3 滚刀与切削刀系的实践效果比较
6.2.4 铲刀选型
6.2.5 刀具体系选型
6.3 砂砾层中刀盘和刀具磨损情况对比
6.3.1 刀具的检查和维修
6.3.2 [案例]面板式(开口率22%)刀盘的磨损和维修(北京)
6.3.3 [案例]面板式(开口率26%)刀盘的磨损和维修(成都)
6.3.4 [案例]辐条式(开口率63%)刀盘的磨损和维修(沈阳)
6.4 螺旋机选型和维修
6.4.1 富水粉细砂层
6.4.2 砂砾地层
6.4.3 [案例]砂砾地层螺旋机选型和维修(成都)
6.5 气压设备选型
6.5.1 MAss控制器的构成
6.5.2 MAss控制器的动作原理
第7章 泥水盾构选型和改造维修
7.1 刀盘选型和维修
7.1.1 泥水盾构刀盘维修
7.1.2 [案例]刀盘局部解体和修复(广州)
7.2 碎石机选型和维修
7.2.1 碎石机的结构组成
7.2.2 碎石机的工作原理
7.2.3 碎石机故障及处理
7.2.4 [案例]砂砾地层碎石机维修改造(成都)
7.3 泥水平衡系统建立压力模式选型
7.3.1 日本式泥水压力模式
7.3.2 欧洲式泥水压力模式
7.4 泥浆输送系统理论参数设计
7.4.1 泥浆输送系统流量计算
7.4.2 泥浆输送系统流量选择
7.5 泥水循环系统功能选型
7.5.1 逆循环功能
7.5.2 土仓冲刷功能
7.5.3 土仓内辅助小循环功能
7.6 泥水循环系统设备选型
第三篇 施工掘进技术
第8章 盾构掘进辅助技术
8.1 添加渣土改良剂技术
8.2 衬背注浆技术
8.2.1 注浆目的
8.2.2 注浆装置分类
8.2.3 注浆液的选择
8.2.4 注浆参数
8.2.5 施工中常见问题
8.2.6 注浆控制
8.3 施工阶段盾构隧道漂移控制技术
8.3.1 原因分析及对策
8.3.2 小结
8.3.3 [案例]富水粉细砂层隧道上浮(南京)
第9章 土压盾构掘进技术
9.1 富水粉细砂层掘进技术
9.1.1 掘进控制
9.1.2 [案例]穿越大直径污水管(杭州)
9.1.3 [案例]穿越浅基础建筑群(南京)
9.2 复合地层砂层掘进技术
9.2.1 掘进控制
9.2.2 渣土改良
9.2.3 沉降控制
9.3 [案例]砂砾地层掘进技术(沈阳)
9.3.1 掘进控制
9.3.2 小结
第10章 泥水盾构掘进技术
10.1 泥浆性能指标
10.1.1 泥膜作用机理
10.1.2 泥浆基本性能要求
10.1.3 可渗比及其与泥膜的关系
10.1.4 泥浆配料
10.1.5 [案例]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浆配比(成都)
10.2 循环系统运行及故障排除
10.2.1 [案例]P2.1 泵进口负压处理(广州)
10.2.2 [案例]气压仓高压气体直接进入泥水仓导致塌方(广州)
10.3 穿越水体施工技术
10.3.1 风险分析
10.3.2 控制风险对策
10.3.3 [案例]穿越三枝香水道塌方的处置(广州)
第11章 进仓技术
11.1 风险分析
11.1.1 风险因素分析
11.1.2 定性风险分析
11.2 进仓作业的辅助工法技术
11.2.1 盾壳外部止水
11.2.2 仓内超前地层加固
11.2.3 施作泥膜
11.3 压气进仓
11.3.1 准备工作
11.3.2 作业环境要求
11.3.3 作业操作
11.4 地面应急加固进仓
11.4.1 [案例]江边河堤下应急加固(广州)
11.4.2 [案例]钢板桩和降水井共同应急加固(广州)
第四篇 附属工程和特殊工法技术
第12章 端头加固与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12.1 理论分析与传统加固方法
12.1.1 端头加固土体的稳定验算
12.1.2 封堵加固体间隙
12.1.3 破洞门前检测
12.1.4 封堵盾壳外间隙
12.1.5 [案例]搅拌桩 旋喷桩包围法加固(广州)
12.2 可切削混凝土加固技术
12.2.1 玻璃纤维(GFRP)筋
12.2.2 竹片筋混凝土桩加固
12.3 平衡法盾构始发到达
12.3.1 [案例]水土中盾构到达(广州)
12.3.2 [案例]密闭钢筋混凝土箱体始发盾构(广州)
12.3.3 [案例]密闭钢套筒接收盾构技术(广州)
第13章 特殊工法技术
13.1 盾构穿越浅覆土水域盖板加固技术
13.1.1 风险分析
13.1.2 水底盾构隧道最小覆土厚度分析
13.1.3 河底成型隧道抗浮控制
13.1.4 盾构穿越河底浅覆土可采取的技术措施
13.1.5 小结
13.1.6 [实例]抗浮结构和注浆联合加固(南京)
13.2 盾构穿越铁路扣轨加固技术
13.3 冻结法修筑联络通道技术
13.4 [案例]明挖法修复超限盾构管片隧道结构(佛山)
13.4.1 工程概况
13.4.2 端头加固封堵
13.4.3 冻土帷幕发展推算
13.4.4 管片后冻结冻胀压力监测分析
13.4.5 冻结效果探孔检查
13.4.6 小结
13.5 盾构机采用水土平衡法通过中风井技术
13.5.1 与传统加固方案比较
13.5.2 平衡法过中间风井方案
13.5.3 小结
参考文献
砂和砂砾地层的特性不尽相同,其风险点也不一样。砂砾地层中,主要风险是盾构设备的过度磨损;富水粉细砂层中,主要风险是涌水涌砂(包括始发到达端头和联络通道),这一特点展开,以地质特点分析和地质风险判别为开篇,按照“盾构选型、设备维修、辅助工法、掘进技术、附属工程”为主线论述应对砂和砂砾地层工程风险的措施。着重分析了大开口率盾构、渣土改良剂、松动土压力、水土平衡始发到达等技术,在论述中力求资料翔实,借用国内各大盾构工程的25个典型案例进行引证。《砂与砂砾地层盾构工程技术》可供盾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白河第三级橡胶坝直接座于河床上,饱水、强透水性。鉴于该坝水毁教训,在加长的混凝土水平防渗铺盖前缘,新增悬挂式帷幕垂直防渗措施,以便进一步达到防渗抗冲的目的。通过喷浆桩的试验及施工,说明该项技术应用于粗砂、砾砂地层中是可行的。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大量跑浆、冒浆、夹砂等难题亦进行了探讨。
砂砾地层中盾构施工壁后同步注浆的模型实验与研究
内容介绍
《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机理与实践》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工程案例,系统研究砂卵石地层地质力学特性、盾构选型、掘进参数及其盾构掘进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当前隧道掘进机进行了科学分类。结合现场及室内试验分析了该类地层的力学不稳定特性,探讨了导致盾构掘进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时,介绍了专为该类地层开发的数据模型生成系统,进行了卵石空间形态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深入探讨。并推导该类地层力学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
2100433B
扬程范围:5-80m 4: 泵出口尺寸(英寸)
D: 砂砾泵托架形式
砂砾石是一种颗粒状、无粘性材料。
国内公路建设中,对天然砂砾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将砂砾石按一定的级配组成,然后掺加少量的粘结料(如水泥或二灰),以此组成的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以天然砂砾石作为道路的底基层。
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砂砾石材料分布广,单个颗粒的强度大。
由于砂砾石缺乏粘性,容易产生水破坏、渗透破坏、冰冻破坏、松散破坏现象。为此,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砂砾石混合料水破坏的因素、水破坏的机理以及冰冻破坏的机理,分析了砂砾石混合料结构渗透破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砂砾石混合料容易出现松散破坏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松散破坏的对策。认为合理的级配有助于保证混合料的冰、水稳定性。破碎后的砂砾石能增强混合料中颗粒间的相互嵌挤和锁结作用。因此天然砂砾石、破碎后的砂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其性能要优于天然砂砾石混合料。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