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储层裂缝及非均质性研究》是2007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邵先杰。
书名 | 砂岩储层裂缝及非均质性研究 | 作者 | 邵先杰 |
---|---|---|---|
ISBN | 7227035603、9787227035602 | 定价 | 20.00元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8-1 |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第一节沉积环境标志
第二节沉积微相
第三节沉积体系空间演化及沉积模式
第三章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第一节裂缝特征描述
第二节裂缝分布规律
第三节裂缝分形几何特征
第四节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
第五节裂缝模糊识别技术
第六节裂缝成因及对开发的影响
第四章储层微观孔隙及孔隙结构特征
第一节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第五章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微观非均质参数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第三节储层微观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第六章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层内非均质性
第二节层间非均质性
第三节平面非均质性
第四节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
参考文献
江苏油田地处苏北盆地,大部分属复杂小断块油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微裂缝发育,这些特征都影响到了开发效果。
本书以陈堡油田陈2断块为例,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化验分析资料和岩电关系的研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从油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详细剖析了储层的裂缝特征,建立了裂缝的模糊识别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以及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你可以查看一下定额的土壤、岩石分类表,我认为应该是属于岩石。
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除粉砂以外其它由砂、粘土或化学沉淀物组成。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粉砂...
最简单的道理,泥岩的断面像玻璃断口有点像,只有其泥质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这种断面,听一搞地质的老师说的
从储层评价角度来看,沥青是占据孔隙空间的一种化学沉淀物。沥青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储层的孔渗特性和地层岩电参数的确定,进而导致测井解释结论出现误差。通过岩电试验,探讨了塔河油田西部志留系因含有沥青质而对物性、电性影响的问题,并按储层分类,给出了沥青质砂岩和非沥青质砂岩的岩电参数,提出了沥青质砂岩的物性校正公式。这些结果已用于实际测井资料的解释评价,为正确识别油气层提供了保障。
目前对油气开采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些隐蔽性地点,而且较差品质的油气开采出来需要进行试验,以便做进一步的处理,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借助一些较为先进的勘探手段之外,还需要一些较为特殊的手段才能解决,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由于沉积环境、物质供应、水动力条件、成岩作用等影响,使油储层的不同部位,在岩性、物性、产状、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油层的非均质性。
由于沉积环境、物质供应、水动力条件、成岩作用等影响,使油储层的不同部位,在岩性、物性、产状、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油层的非均质性。一般把油储层非均质性分为宏观非均质性与微观非均质性两种。宏观非均质性包括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包括孔隙、孔道及岩石表面性质非均质性等。2100433B
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属于河流相沉积环境。河道的不断移动和水流强度的变化使沉积物岩性复杂多变, 而且成熟度低, 砂体横向连通差, 平面及纵向渗透率变化大, 储层非均质比较严重。平面上砂体面积小, 分布零散, 除个别主力层砂体大面积分布连通外, 大部分砂体面积小, 厚度薄、连通差。
层内夹层主要分为两类: 岩性夹层和物性夹层, 其中岩性夹层占32 . 4% , 物性夹层占67 . 6%。平均单井岩性夹层1 . 2~1 . 4 个, 物性夹层2 . 1~2 . 5 个, 每米夹层数0 . 21~0 . 51 个, 反映出河流相沉积夹层比较发育, 但其分布没有规律性, 一般延伸200~400 m,无法确定主要夹层。夹层的多变反映河流相砂体的非均质严重性。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河流相砂体以正韵律为主, 占64 . 9% , 正韵律油层各均质段渗透率变化大, 层内非均质严重。
1968年,G.H. Murry将构造横剖面看作弯曲的“梁”,用几何方法导出了剖面曲率值与裂缝孔隙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对裂缝作了初步定量研究。1971年,他进行了关于构造主曲率和裂缝发育的关系的研究。1982年日本的Masanobu Oda引进裂隙张量来研究各向异性裂隙岩体的孔隙性指数。80年代初,美国的范.高尔夫─拉特才写成了关于裂缝油藏工程的专著,基本形成了裂缝型储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专著却不是针对裂缝本身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分形几何学概念的提出,国外学者逐渐把这一理论引入储层裂缝研究领域。 1980年P.L.Gong Dilland从理论上证明分形理论可用于碳酸盐岩地区裂缝的研究,并介绍了用分形理论建立裂缝分布的实际模型。随后Barton C.C. (1985)、Hirata(1989)、Thomas and Blin-lacroix(1989)、Velde B. and Duboes J (1990)、Main(1990)等人又把这一理论用于其他岩石裂缝的研究,并在断层几何形态的描述、裂缝数与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和密度、裂缝平面分布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到1995年,Barton C.C.通过研究认为,当裂缝的分维D大于1.34,裂缝就能构成互相渗流的裂缝网络。
除了理论上的发展外,国外专家学者在储层裂缝的识别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90年代后,国外在裂缝的测井识别、地震识别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测井方面新方法和新设备主要体现在:电磁测向仪、CT扫描仪、微Lambda测井、环形声波测井、成像测井(FMI)、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FMI)、DSI偶极横波成像仪和井下电视仪(BHTV)等,这些方法和设备能测量出储层裂缝的倾角、走向、宽度、长度、视孔隙度,以及裂缝的充填与开启程度,甚至能识别出微裂缝及亚微观裂缝。
国内对储层裂缝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早,技术手段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50年代后期开始,四川油气田的地质工作者根据构造形态特征和断层部位等构造组合特征,提出寻找裂缝的“一占一沿”(即布置油气井位置时要占褶皱构造的高点,沿褶皱的长轴,),“三占三沿”(占高点、沿长轴,占鞍部、沿扭曲,占鼻突、沿断裂),“三打三不打”(打凸不打凹,打拱不打弯,对断层打上盘不打下盘)等经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构造特征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2)利用测井手段和地震信息识别和预测裂缝
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剧,国内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国内专家学者也在数据的处理上有所发展,如在分析处理地震S波分析资料上,国外提出了旋转方法(Ando,1983)、偏振法(Crampin,1985)、旋转相关法(Bowman,1987)和纵横比方法(Smith,1989)四种方法,而在国内也相应提出了四种方法,即最大似然法、最大特征向量法、波形算法和自适应慢S波法。
利用测井和地震手段来识别裂缝,准确地说不能叫预测裂缝。同时测井与地震识别裂缝费用也高,且存在多解性,很难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定量预测。
(3)非线性理论方法检测和识别地下裂缝
和国外一样,非线性理论也主要应用分形理论、神经网络等技术方法对裂缝进行检测和识别,但总体来说也不成熟。如1992年赵阳升在研究煤岩体裂缝分布规律后指出,小尺寸岩体与大尺寸岩体裂缝数存在一种自相似性。1995年彭仕宓等利用分形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E3储层裂缝进行了预测,指出裂缝发育与构造及断层有着直接关系。
(4)据构造应力的分析研究预测裂缝
构造应力作用是裂缝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对构造应力研究来预测裂缝的发育分布,应该是裂缝预测的主要方向。国内不少学者对此问题作过探索,但对于构造应力的求解方式、构造应力与裂缝的关系问题上,以及相关方法的适用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分歧或问题。
1982年和1988年,成都理工大学曾锦光教授先后提出了“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和“用屈曲薄板模拟纵弯褶皱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分析褶皱应力场的计算方法。随后在1994年他建立了断层古应力场解析计算方法,从而提出了断层裂缝系统分布的预测方法。这些工作,为用力学理论来解决裂缝预测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其基础或理论依据过于理想化,所使用的解析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造应力的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的殷有泉、陈子光、安欧、宋惠珍、黄润秋、胡明和秦启荣等人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90年代末至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构造应力场的角度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裂缝的定量预测,但这些工作大都是针对单个构造进行,或是仅为储层渗流的目的来研究裂缝。而系统、全面地从理论角度研究应用构造应力场进行区域性裂缝预测却很少,所以,今后主要要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摸索出一套进行区域性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带规律性的理论与方法。